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证欺诈是指利用信用证制度的独立抽象性原则。提供表面相符实际不能代表真实货物的单据以骗取货款支付,及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的商业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2.
对商品房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法律规制,采用瑕疵担保责任下的补偿性制度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这种制度选择的前提是厘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商品"是否包括商品房。仅以解释学为基础的分析思路不足以承担论证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之重任,只有借助价值法学、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规范进路,司法实践中所采用的适度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才能具有规范意义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可义  姜瑞林 《前沿》2009,(10):80-82
网络消费日益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重要消费模式,但是网络 消费欺诈行为日益猖獗,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背了市场竞争规律,抑制了消费增长,这对于打造诚信网络,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十分不利。针对网络消费欺诈行为必须给予法律规制,具体包括民法规制、经济法规制、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4.
对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法律应对取决于所处的价值立场.诉讼欺诈受害人的视角,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法院的视角,则强调在程序法治主义制度框架内,有效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由于我国现行刑法缺少诉讼欺诈的指导观念,在现行法律架构内实现对诉讼欺诈的规制,在合法性和实效性上都相当有限.当务之急是修改刑法,增设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法律权威的缺失已成为培育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国家在法制合理性上的问题是其明显的表征。要通过法治力量来培育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当务之急在于推行立法和执法的合理性,以消解法律的局限性、滞后性和疲软性而增强法律的神圣性、权威性和必行性,为良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石。本文结合商业贿赂的问题谈谈法律权威对于培育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文雪 《中国保安》2006,(20):19-21
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从此,一场在全国各行业反商业贿赂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求我们首先弄明白什么是商业贿赂,其次是我国目前法律是怎样对商业贿赂进行规制的,怎样才能更好的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一、商业贿赂的概念。商业贿赂一词严格来说并不是专商业贿赂涵义探析业的法律术语,我国刑法中也从没有“商业贿赂罪”的罪名,在我国工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  相似文献   

7.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学习/劳动中遭受过性骚扰的女性占7.8%,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多地遭遇到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身体触摸以及不愿意接受的与性有关的要求。调查同时也发现,在遭受性骚扰的女性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比例非常低。文章以港台地区立法为例说明,除了观念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现行的规制性骚扰的法律过于原则概括,法律救济途径不通畅也是导致阻碍性骚扰受害者寻求法律救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是作为法人的新闻媒体所享有的对于事实真相客观公正地报道不受阻碍的权利,新闻传播对于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新闻自由被滥用,会对一国的国家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威胁一国的国家安全。中国现有的对于新闻自由的限制性、禁止性规定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且法律效力较低。因此,应当完善我国的立法,制定效力更高、更为系统的法律规定,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杨飞 《重庆行政》2011,(6):65-69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逐利欲望日益膨胀,承载化解矛盾纠纷功能的诉讼本身也成为被利用的目标之一。民事诉讼中早就存在诉讼欺诈现象,其比例高居不下且有增加之势。诉讼欺诈是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通过向法院提供虚假证据或陈述虚构事实,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以达到逃避债务、转移财产、规避法律或非法侵占第三人合法财产权益目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企业自身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两者并行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更好地规制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责任保险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责任保险,已经成为分散医疗风险的重要工具。财政部于2014年底制定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明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全国各地逐步采用招投标方式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服务。同年,福建省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省内各地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方式确定保险机构,初步形成"福州模式""厦门模式""泉州模式"等较为特色的模式。作为新兴事物,难免在法律关系规则、购买规则以及政府监管规则等方面存在些许问题,为确保政府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服务到位,一要明确双方的购买合同关系,二要确立具体购买规则,三要建立政府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之而来的商业保险欺诈现象也愈演愈烈,保险业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美国作为世界保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商业保险欺诈曾一度猖獗。从上世纪90年代始,美国创制了独特的对商业保险欺诈的法律防控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反商业保险欺诈的实效,有效降低了美国的商业保险欺诈比率。虽然美国的监管经验是和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联系的,但某些技术性措施仍然可以为我国提供参考,有助于构建我国商业保险欺诈法律监管的全新模式。完善我国商业保险欺诈法律监管可以着重在如下方面努力:一是加快商业保险欺诈监管的专门立法,二是明确商业保险欺诈监管主体和监管职责,三是改革完善商业保险欺诈法律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3.
石光乾 《桂海论丛》2011,27(2):112-114
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的法律机制已成为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构成,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适时将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选择,而通过产业政策指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还存在制度性缺失和法律障碍,应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法律规范和体系,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法治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中暗藏权利寻租空间,存在采购当事人权责分配、属性认定、救济方式等诸多法律问题。借鉴域外政府采购规制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政府采购的特点和实践,应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利益挂钩机制;鼓励大品牌参与政府集中采购投标;赋予实际使用者评标权及合同履约监督权;扩大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范围,同时提高相应门槛;落实“一把手”监督责任制与多部门联合飞行检查监督机制;突破“合同相对性”,赋予政府采购实际使用人叫停权、追责权等独立请求权;突破危害公众利益的供应商有限责任,追责实际控制人,使政府采购法律规范得到良好适用,促进政府采购活动更加公平规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络广告存在缺乏市场准入资格、虚假广告和内容违法广告泛滥、网络广告的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现行广告法律法规对于网络广告的监管已显滞后。美国加强网络广告法律规制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明确广告监管机关的职能,确立网络广告市场准入条件,加大对网络虚假广告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限制对网络用户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禁止对用户发送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16.
金运韬 《重庆行政》2019,20(1):46-47
一、问题的提出《世界人类基因组和人权宣言》第1条明确提出:“人类基因组是人类家庭所有成员根本统一的基础,也是承认他们生来具有的尊严和多样性的基础。象征地说,它是人类的遗产。”然而,在医疗、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带来了技术风险、伦理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于1953年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对于满足大学生医疗保健需要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医疗保障制度逐渐暴露出自身弊端,其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介绍了沈阳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现状、阐述了沈阳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险待遇水平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沈阳市大学生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吴高盛 《中国人大》2009,(16):26-29
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和内容,是立法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之一。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人们试图列举出公共利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以期给公民、法人和管理者一个清晰明了的“单子”,使人一目了然,有所遵循,以解决部分地方借公共利益之名,谋开发商之利,导致拆迁、征地中纠纷不断,甚至引发出难以理喻的种种事端。但是,讨论、争论之后,大家发现,“公共利益”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要用法律条文加以界定,竟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事件回放与问题的提出 7月21日凌晨3点多,在冀中星制造北京首都机场爆炸案约9小时后。女歌手吴虹飞在微博上发表:“我想炸的地方有北京人才交流中心的居委会,还有妈逼的建委。我想说。我不知道建委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的,不过我敢肯定建委里全是傻逼。所有和建委交朋友的人我一律拉黑。  相似文献   

20.
预购商品房抵押是内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个人住房贷款回收风险而采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其模仿香港的房屋按揭贷款方式,但由于两地法律制度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通过研究《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及相关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对预购商品房抵押问题进行规制的变迁过程,探讨合理防范、分担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法律模式,以维护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