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锐 《理论月刊》2003,(9):36-3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而得出的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结论,它必然地对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以《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建构为基础,分析它对我们的现实启示,旨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鉴戒。  相似文献   

2.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出版了一本名为《共产党宣言》的小册子,向人类社会正式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世。150年后,我们掀开尘封的历史,重新回顾这本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的小册子诞生的前前后后,仍然可以从中得到许许多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课讲的是现代资本主义。重点介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各种矛盾及其发展的趋势。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是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社会做物质准备的社会。2.从现实所处的时代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当前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面对的资本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有必要对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的认识。既要明确社…  相似文献   

4.
秦宏莉 《前沿》2010,(16):154-156
意识流小说是现代文学中的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个文学流派,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之无愧地成为意识流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认识人类、认识社会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们更深刻、更直接地认识和了解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与人类。因为,解读《尤利西斯》则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学阅读水平与创作水平。本文在此抛砖引玉,旨在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共同研究意识流小说创作的技巧,提高我们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5.
任晓萌 《新东方》2015,(3):36-4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老子》是马克思和老子同样面对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飞快前进的状况,对身处其中的人和人类社会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本。然而,虽然面临的都是社会大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二者却在人的本质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作出了不同的回应。通过对这两个文本有关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对我们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抉择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初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它讲述的都是概念性的知识,学生受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的限制,理解和掌握本框内容有一定难度;而能否深入浅出地组织材料、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法,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一个检验。一、教材结构与分析本框内容篇幅短小,内容却不少,包括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形成;两个重要概念:生产劳动、人类社会;三个知识点(略)。教材贯穿着一条主线:人类社会是由猿群转变而来的,人类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同一过程,在…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价值论》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金融证券中心主任,中共北京市委政法系统特邀监督员。本书主要是讨论环境法的价值问题,这是我国目前环境法学的重点任务。对环境法价值的讨论,同时也是对传统法学价值论的反思。传统法学的价值论是以保护人的权利为核心价值论,这种价值论是适应人类社会内部成员处理关系和分配利益的现实的。但是,环境法的研究对象与传统法学不同,它不仅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在环境法架构下对社会系统进行扩充,即将人的系统扩展为自然的系统,在这种思路下,法学的价值就展开到了自然系统之中,这就是生态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这种生态哲学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同时,自然环境是属于全球的,更属于人类共同的未来,因此,我们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考虑到对别人、对后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读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我们可以了解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及其后果。在现代社会中,盲目拜物教和对符号象征性的消费,看似一场解放欲望的“革命”,但其极端化趋势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平衡的丧失和人类精神的异化。对此,人们需要引起足够的警觉。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一、本课在初三教材中的地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初三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这就要求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迭这一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是依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作用而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的一个高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人类社会是从猿群转变而来的,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起了推动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猿群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在于劳动,从而加深认识劳动的意义,并初步懂得“神创造人”的各种神话、宗教和迷信都是不科学的。教材分析这一课是讲解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起源。这个问题是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问题,因此,科学而又通俗地介绍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课有两个框题。  相似文献   

11.
残疾是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代价。日趋完善的人类社会,不应当漠视这种牺牲和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愈加重要。王永生同志的《创新方略论》一书,就创新的渊源和内涵,创新的思维、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这既是一本有关创新的理论专著,又是一本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科书。综观全书,特色鲜明,读后收益匪浅,感受颇多。一、时代感。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饱含创新激情、积极进行创新实践的伟大民族。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之际,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时,我们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蕴涵着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论述,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所作的严谨思考。它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科学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性文献,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的一次建设性对话,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自觉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五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书的最后一课。依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在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各个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是社会发展一般过程的总结。本课在重温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之后,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揭示f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观察人类社会的基本观点。然后指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学习社会发展史复习要点: 1.社会发展史是讲什么的?社会发展史是讲述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使我们初步认识支配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掌握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的课程。 2.学习社会发展史的重要意义。可以使我们懂得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练习题及答案参考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1-29887-9上榜理由:一位教育部长写给大家的32堂哲学课,它一反传统哲学教学方式,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一个个哲学家为起点,而以人类的经验、行为、知识和思考作为起点,关注哲学如何有助于人类在世界上作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社会的人、道德的人的发展。从我们身边习见不察的小事物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述  相似文献   

17.
包国祥  包桂芹 《前沿》2011,(2):50-54
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从人的一般生存困境出发,以深层的文化批判精神为动力,对启蒙以来的技术理性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与批判。揭示了从前一直被视为自由和解放意识的理性和启蒙,原来不是一种自由和解放意识,相反倒是一种极权主义。因为它并未建立起一个真正合理的世界,反倒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无限的统治权。人类只能以痛苦为代价来认识事物的真相,只能把自己置于坚定的社会批判的位置上,才能寻找到一条通向人类和自然世界和谐相处的道路,实现真正合理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08,(1):56-63
怎样使人生快乐与幸福?这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根本的话题。可是,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考虑得实在太少。很多人到了白发苍苍时,也许还没有想过。没有想过有关生命、人生、幸福和快乐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我们社会关心的是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细雨中的阳光》通过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南方小城的爱与被爱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自由。这正切合了当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题。好在我们开始进入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并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现代法学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不仅是整体人类的自由,我们更要个体的自由。自由和权利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体的自由,权利就无从实现和落实;即使有了权利,没有自由的支撑,权利也不会牢固和持久,并且,权利会最终丧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20.
民法文化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则和社会成员对权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对警察执法的改善提出了严厉的挑战.而现行条例对民法文化却重视不足,缺失有余.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以上诸方面与民法文化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