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方式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的飞跃。目前,我国形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和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三大模式的实践表现都未能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明确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政府主导下“一核多维”的治理框架、推动多属性治理的法治化,能够推动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明确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加强公私协同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公私主体在协同关系上的情感嵌入是实现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明确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社会主体的自治能力、促进与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衔接,能够实现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社会数据种类和规模的指数级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治理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深刻地影响着政府及社会和市场的运行方式。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战略资源和革新技术,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公共决策水平、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由于存在明显的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势必要加快转型,而大数据广泛而又深入的推广应用,则为传统的政府治理转型提供了变革契机和方法。为此,要着力培育全面、系统的大数据意识,运用大数据的治理属性,推动传统政府的治理变革,重塑政府形态和治理模式,以适应和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是两类不同的公共治理主体,两者都具有公共治理的权力。公共治理权力具有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平正义双重维度的效益。目前,在我国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实现和提升中存在着治理权力主体能力、权力结构及权力运行模式等诸多制约性因素和发展障碍。只有探究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和对策,才能破解影响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困局,实现和提升公共治理权力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Web 2.0时代,多国政府对社会化媒体在政府公共治理转型中的作用均寄予了很高期待,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实践。分析西方各国具体实践和学术研究,在政府公共治理方式改进过程中,社会化媒体不应只扮演"短期见效"的"工具性"角色,而更应当扮演一种与当下社会特征全面契合的"架构性"的角色。与其说政府在尝试通过使用社会化媒体来改善公共治理方式,不如说政府和公众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来适应被社会化媒体全方位改造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大致由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的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用,为行政权的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给政府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政府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加强危机管理。特别对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类事件、重大事故等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政府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进行信息公开,避免公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非理性地进行活动。如何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应对公共危机,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强化信息公开意识。目前政府及  相似文献   

8.
廖业扬 《前沿》2010,(17):159-163
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治理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的条件下,构建"政府主导的公共危机复合共治"模式,以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和社会大转型所带来的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是一个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与国内社会双重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公共管理正在历经路径转变,即从“发展主义”转向“以人为本”。针对“发展主义”带来的失衡和以往形成于同质社会的一整套管理模式,中国公共管理的路径选择应以人为逻辑起点,构建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与可治理的社会。中国公共管理最终将从经济建设的管制型公共管理转变为均衡发展的服务型公共管理,从政府单独治理型公共管理转变为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型公共管理,从为民做主的权力本位型公共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权利本位型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转型社会的中国进入到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时期,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高度重视,谨慎对待.通过建立和健全新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治理危机的各种能力,加强政府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来体现政府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会以具体的矛盾问题乃至突发公共危机表现出来,冲击地方治理的短板和软肋,倒逼治理方式的升级转型。对于各级地方党政部门来说,必须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要求,把改进地方治理的行为从自发探索转变为自觉行动,创造性地提高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治理理论与公共产品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治理理论的兴起,出现了不同的治理模式。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治理理论产生发展和治理模式变迁的研究探讨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层面。本文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入手,认为治理理论的提出以及治理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社会生活中公共产品的发展变化相关,即与公共产品属性的变化、人们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的资源环境、技术手段的变化相关。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考查治理理论产生发展、治理模式变迁与公共产品发展变化的关联性来论证上述假设和相应观点,希望为理解治理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解释治理概念的提出以及治理模式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机制介入政府摊贩治理行动的研究以浙江新埭镇摊贩治理行动为个案,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从社会组织功能视角探究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开展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治理政策倡导、利益整合与利益实现、矛盾化解以及促进有序治理结构的生成是社会组织协同政府进行摊贩治理的功能体现。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社会组织协同政府开展公共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从社会治理空间让渡、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培育公共精神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突发公共事件若不能得到及时控制,肆意发酵扩大,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公信力和形象产生极大危害。由此,我们需要通过实施协同化治理、动态化治理、生态化治理、增强法律法规建设等措施,促进网络舆论环境和谐有序发展,实现网络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2,(10):94-94
张珏芙蓉在《湖湘论坛》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频发,全面建设公共危机治理机制是目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跳出强政府——弱社会模式,重新定位应急状态中政府与社会的角色与分工,公法私法化的背景下,私法相关原则及基本理念的运用,为行政权的法治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我们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危机事关公众权益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既要求政府全力以赴处置危机事件,同时也需要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当前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多数是政府主导,公众及其它参与较少,公众及社会组织多是充当“评判员”或“观察员”的角色。这样,不但无助于危机治理,甚至还会影响政府危机治理效果。因此,要顺应危机治理的趋势,激发公众及其它社会组织的热情,促进协同治理,使危机治理达到各方联动。  相似文献   

17.
陈华 《求索》2007,(3):42-44
西方第三部门发展与公共管理转型之间在学理上和实践层面都存在密切关联。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优势:可提供部分特殊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管理绩效、使政府走出腐败陷阱、提高政府治理的合法性、促进社会自治和秩序稳定等。但其在深入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困境。通过对西方第三部门功能优势与困境的梳理,提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路径选择:如应注重我国独特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本身应致力.于对促进社会公正的实际作为、在公共管理中第三部门与政府、公民等治理主体要有制度化的关系定位、应当对第三部门发展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制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政府治理的组织形式,但在信息社会,官僚制正陷入应对不足的困境。"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西方国家对这一危机的反应,其基本做法是在不变更整个政府管理制度结构的前提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增强政府的灵活性。由于行政发展阶段和制度完善程度的不同,中国官僚制的转型面临着完善与创新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官僚制,用科学化、理性化的官僚制治理国家;另一方面,要借鉴西方国家政府变革的最新理念,建立适应全球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形态、结构和承载的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城市社区也受到外部变化的冲击和内部调整的共同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以PV-GPG理论框架为视角,回顾和梳理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发展变迁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初期以管制为主、政府通过行政途径实施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逐渐转向政府支持,社区负责组织和提供服务,以发展社会资本为目标,而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由政府主导,社会、社区、市场多元主体合作互补来实现冲突的调解和公共需求的满足,体现了基于公共价值的治理思想。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情境,城市社区治理中仍应重视公共价值,并以促进价值生成作为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公共管理存在着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内在的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等特质,决定了必须超越政府本位理念,树立社会本位理念。在政府管理中,应渗透“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精神,推动政府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形成完整的公共管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