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矢弓 《今日海南》2014,(11):19-19
正冬天来了,大雁南飞。小时候,我们读过的课文,如今被赋予了新意。冬天快到了,北方的老人们要到海南过冬了,人们称这些老人为"候鸟一族"。有资料说,近年来每年到三亚过冬的"候鸟一族"就有40万人左右。对"候鸟一族",舆论上拍手和拍砖的都有,但并不影响"候鸟一族"年复一年的南迁北返。"候鸟一族"是一种客观存在。面对现实,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候鸟一族"对海南,到底是压力还是商机?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
正每到冬天,不少老人从寒冷地区移居三亚,等天气回暖后,再返回原居住地,这些老人被称为"候鸟",每年有45万人到海南,这让海南、特别是三亚的城市管理受到挑战。面对问题,三亚市民、"候鸟"代表皆认为应严格执法。对此,三亚将成立城管110热线,24小时为市民、游客和"候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提高,去气候宜人、生态宜居的地方过冬成为潮流.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15 ~24 ℃,集阳光、海水、沙滩、森林、热带田园风光和名胜古迹于一地,是全国著名度假胜地.海南省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大量"候鸟"来此过冬,成为非常典型的"候鸟"群体流入地.根据《海南统计年鉴-2020》,海南省2019 年常住人口为944. 72万人,"候鸟"人口134. 12万人,其中流动型候鸟人口84. 47万人,占比约63% [1]."候鸟"群体是指为了躲避严寒、雾霾等相对恶劣的环境而季节性地变换地域生活的群体."候鸟"群体从流动特点来看,基本上是从10月份大量迁入,次年3、4月份集体迁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从人口来源来看,不同迁入地人口来源有所不同,如三亚市"候鸟"主要来自东北地区,海口市"候鸟"来自全国各地;从年龄构成来看,以中老年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7,(2)
候鸟老人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中高收入阶层追求养老生活品质的产物,候鸟老人群体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候鸟老人给流入地带来新的问题,同时他们在流入地也存在社会融合困境。应推行"三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在候鸟老人社会融合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过后,许多家庭子女离开家里,父母独守空房,又变成了空巢老人。今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预计突破2亿人,其中空巢老人达到1亿人。这些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难题?今天,我们开始推出"走近空巢老人"连续报道,记录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策,以期引起社会更深切的关注。——编者李本谊:当"候鸟"只为不孤单只在海南待3个月到半年,每年10月到海南,次年春节后回老家。这么来回跑很麻烦,但"麻烦也比守着空巢好哇"  相似文献   

6.
候鸟老人     
日前,28名居住在黑龙江的老人,从哈尔滨出发,结伴骑车到海南三亚过冬。随着冬天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北方老人开始计划到南方越冬的行程,等到春暖花开,再返回塞北。  相似文献   

7.
<正>又是一年冬令到。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的海南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候鸟人群前来过冬,或者置业。这种季节性的涌入,在拉动海南消费的同时,也给海南带来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同时本地居民和候鸟人  相似文献   

8.
本刊点评     
正2017/02/12—2017/02/2312月12日,有媒体报道,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海南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候鸟老人"集中涌入。在给海南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多个方面给海南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如物价高、房子空置率高。本刊点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如果没有这些"候鸟老人"的涌入,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少了许多机遇。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如何加强管理、搞好服务,顺势而为地留住"候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空气新鲜、气候温暖、海景怡人,是备受我国老年人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冬天数十万北方老人前来过冬,形成独特的"候鸟人群"。不少老年人常年在此居住。与普通游客不同,老年人健康问题明显,如慢性病高发,关节病、呼吸疾病比例大。目前,海南的养老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经济发展及社会老龄化的速度,难以满足老年游客的要求。因此,海南发展老年人医疗健康服务业,既是发挥气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构建以旅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4,(12):22-22
又是一年冬令到。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盛开。气候宜人的海南岛,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候鸟人群前来过冬,或者置业。这种季节性的涌入。在拉动海南消费的同时,也给海南带来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同时本地居民和候鸟人群之间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突。近年也呈显性化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2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两者的结合能否发挥"1+12"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深圳市坪山新区始终在探索家住六联社区的91岁老人李连娣平时一个人在家,往年过冬的时候,政府会给她这样的老人送米面油等过冬慰问品,虽然她很开心,但心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去年深秋的一天,李连娣像往常一样在家休息,突然听到一声呼喊:"李连娣在吗?有快递!"她起身去开门,门开了,她又听到一声:"您是李连娣老人  相似文献   

12.
《乡音》2014,(12):11-12
邢台市政协到柏乡县看望贫困孤寡老人 11月6日,邢台市政协组织有关人员到柏乡县慰问贫困孤寡老人,走访慰问了16个村的25户贫困孤寡老人,为每位老人送上米、面、油、棉被、棉鞋、煤球等价值1500元的过冬必备用品和救助资金。(兰少楠)  相似文献   

13.
正整个海南岛,目前似乎成了国内"候鸟"过冬首选地,具有鲜明区域性和季节性的人员迁徙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不同地域间文化的冲突,也时有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质还是文化融合的老问题。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从来不会"温良恭俭让",每一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在当前,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则集中体现在对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冬季大量"候鸟老人"的集中涌入,给海南带来经济社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交通、餐饮、保险、住宿、医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给当地城市管理提出新的挑战。1月22日,海南临高县凭海临江双水湾小区住户张碧琴有些焦虑。连日来,为满足自己和老伴的每天用水,她不得不每天从超市购买大量瓶装矿泉水。"买房时有老乡告诉我,除了三亚外,海南  相似文献   

15.
候鸟一族,是个比喻.海南天生丽质,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但是夏天气候炎热,酷暑难当.冬天风和日丽,暖日洋洋,照在人身上很舒服.所以人们更愿意冬天到海南来看海,来度假,来休闲,来过冬.有条件的人已在海南置业,没条件的在海南租房.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年,海南房地产90%卖给了岛外.冬天来,夏天归,生活惬意,也很浪漫.所以每年有几十万人到海南越冬,是海南国际旅游岛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国庆节过后,北方的天气很快冷了起来。每年这个时候,我就会提前安排好工作,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去家政公司挑选保姆,做好迎接母亲来北京过冬的准备。自从18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就跟着我妹妹一起生活,住在山东梁山的乡下。但到了冬天,农村乡下没有暖气,母亲就会象候鸟一样来北京,到家“猫冬”。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发展极快。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县面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滞后;乱搭乱建问题突出;"候鸟人"管理压力大;长寿老人管理和保护薄弱;旅游景点景区负载过重等问题。为此,建议从加强规划管理和人员分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破解问题,促进世界长寿之乡"长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月14日,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敬老院,市人大代表、临沂鑫鹏文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广武为该院46名老人捐赠了46床总价值5000余元的军用棉被,让老人们温暖过冬。这也是杜广武连续11年为家乡老人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2日上午,五指山市委宣传部在五指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致敬·祖国"百人诵读活动,这既是五指山市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五指山市山城读书会的第十二期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礼赞新时代"三个篇章,五指山市娘子军宣讲团、基层干部、道德模范、教师学生、医生护士、返乡大学生、农民代表、候鸟老人等代表纷纷登台,用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朗诵文章向祖国母  相似文献   

20.
位于鄱阳湖畔的吴城镇,是世界级候鸟保护区。每年深秋季节,成千上万只白鹳、丹顶鹤、白天鹅飞越高山大河,从北方来此安家过冬。这些白色天使给荒芜的草滩带来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吉祥的希冀。今年,比候鸟来得更早的则是一身洁白的白衣使者,他们就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卫生防疫队的队员们。这支卫生防疫队是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受农工党中央委托,为协助灾区政府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而组建的。10月26日上午,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在省政协大楼前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梅亦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