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我国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坚持防灾工作重心前移,应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从灾后治理向灾前预防转变,把减轻地质灾害风险贯穿地质灾害防治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识别、管控、综合治理能力。本文从加强机理机制基础科学研究、提高监测预警与信息传播能力等七方面入手,介绍了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向灾前预防转变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过抢险",说的就是排查隐患、防患未然的重要性,防灾减灾之目的亦然.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难度大;是一项民生工程,社会期望高,工作压力大;是一项基础工程,一时难见效,工作任务重.作为今年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的组织计划和协调参与者,笔者认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至少要做到"五有".一、要有全新的思想观念.防灾减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时下,不少同志认为防灾减灾工作劳民伤财,费时又费力,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不如救灾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得民意、惠民心.  相似文献   

3.
正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大搬快治"在讲求速度与百姓幸福的兼顾中平稳推进,让绿水青山真正带来安全感和获得感。"通过建立高效顺畅的机制,落实惠民政策,让常年饱受地质灾害之苦的村民,不再像从前那样担惊受怕,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这是丽水赢得群众喝彩的理由。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是浙江省2017年的民生实事。无论是高水平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4.
桂政发[2012]5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我区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分布广、数量多,地质灾害险情重、危害大、治理难,尤其是近年来频繁的极端天气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引发大量地质灾害,防灾形势十分严峻,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为贯彻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的发生"面广量大",并表现出"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的时空发生特点.而应对地质灾害风险最好的方法便是群众自我判定与群测群防.因此,居民如何正确识别地质灾害风险、采用何种方法应对以及地方政府或城乡社区怎样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规避灾害风险损失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6.
正燕窝塔社区成立于2007年9月,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崇文街道,辖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近3千户,约1万人,驻有3家单位。由于辖区内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社区自成立以来,便把"防灾减灾"列为社区的工作重点,完善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与防范治理力度,提高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水平,致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2015年,燕窝塔社区被评为  相似文献   

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了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将《重庆市2004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8.
杨晨 《今日浙江》2021,(23):56-57
"较'十三五'期间(均值)取得人员伤亡、撤离人数'双降'和成功避险、有效管控'双升'的改革初步成效……"10月19日,全省"地灾智治"应用场景建设工作推进会公布了浙江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绩单. 从"除险安居"到"整体智治",浙江始终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基本消灭地质灾害隐患点后,浙江正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应用场景建设,"抢"出新跑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23):30-31
正为切实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深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统筹部署、纵深推进、全面发力,积极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一年来,体制机制改革工  相似文献   

11.
正鹏溪社区位于江西省因千里赣江最狭处而得名的峡江县,是地质灾害隐患较严重的地区。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鹏溪社区多年来把防灾减灾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重视减灾宣传和居民安全意识的培养,为全县各社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农村低设防"的现象在特定领域和地区依然普遍存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仍面临较大的挑战。本文建议通过健全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摸清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隐患底数、建强乡村应急人员队伍、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等,提升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筑府办函[2015]98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各直属事业单位,市管企业:《贵阳市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6月19日贵阳市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一、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动员、主动防灾"的工作新  相似文献   

15.
一、要研究和把握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规律性任何事物各要素关系的联系都有其内在规律,任何工作运作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年汛期,我省达州、绵阳、巴中、雅安、甘孜、凉山等地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各地在防灾救灾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应该吸取的教训。通过认真总结,特别是对一些成功防灾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一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内在规律,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把握。一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要全员重视,各级切实履行职责。2007年7月30日宣汉县清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江西结合本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实际,通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十项配套工程"建设、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试点等举措,努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相似文献   

17.
渝办发〔2007〕26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今年以来,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截至8月底,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3176起,转移安置2.9万人,经济损失约4亿元。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40起,因灾50人死亡、3人失踪、58人受伤。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监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管工作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翠明 《中国减灾》2022,(17):58-61
<正>增强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夯实社区基层防灾减灾基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海涛社区扎实推进综合减灾工作,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通过辖区全覆盖的网格员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同时,社区还利用新技术手段和多方资源,打造综合减灾工作新亮点,让防灾减灾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进而提升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22,(17):25-27
<正>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普查办与行业部门横向协同,因地制宜,结合地区应用需求,细化具体措施,有效推进了普查成果于防灾减灾、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公路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危化品企业与矿山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与预警等多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10,(14):16-20
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大,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为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汀本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