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可以把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划分为三个阶段:共建、共享、共富。三个阶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交叉与重合,贯穿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的始终。但三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各有侧重: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共建"是发展的重点,更是基础;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要求"共享发展"是必由之路;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共富"必然是发展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正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真正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财力稳步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过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重申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论述共同富裕,并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这表明,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到了刻不容缓的历史时刻,成为当前及今后必须给予重视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共享发展可以视为共同富裕在现阶段的现实化版本,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式发展理念的再出发,通过从先富带动到共享发展的转换,实现对共同富裕终极价值的再次迈进。共享发展首先提供了一种现实版本的共同富裕方案,即实现一种"够得着"的社会兜底正义,同时共享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还是中国共产党厚植执政根基的政治固本工程。  相似文献   

4.
"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探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富""共享"作为顶层设计的价值旨归。本文在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两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实现"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新时代必须探寻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享发展"之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新征程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厘清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关联,主要体现在必然目标、本质要求和发展动能三个层面。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历程,深刻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方略,一是统筹共建与共享,在全民族共同参与中推进共同富裕;二是统筹物质与精神,在对美好生活向往中推进共同富裕;三是统筹生产与生态,在全方位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四是统筹和平与发展,在全方位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这些实践的顺利展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画好共同富裕"同心圆",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和民心所向,事关提高社会公平带给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民为圆心、以发展为半径、以奋斗为线条,才能在实现为民目标的新征程上促进成果共享、擘画最美蓝图,真正画好共同富裕"同心圆"。  相似文献   

7.
杜奋根  赵翠萍 《求实》2008,(5):36-39
在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利益共享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利益共享"分配模式构建的现实基础、影响和谐社会"利益共享"分配模式构建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对"利益共享"分配模式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4,(4)
从内涵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看,应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当前的现状看,出现了"贫困人口减少"与"贫富差距扩大"两种趋势并存的格局,以及"先富带后富"和"先富汰后富"双重效应同时演进的状态,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已经刻不容缓。创造性地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共享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在探索推进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共富"、"共享"作为制定我国发展政策的价值归依。本文选择以"共享发展"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厘清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的逻辑理路,指出实现"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现实选择,探寻一条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的核心是"共同富裕",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观中"共同富裕"内含和实现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为逻辑线索,从"先富"逻辑的开启、"市场"财富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财富观的提出、"财富共享"观的形成四个阶段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反复思考和逐步深化、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共同富裕思想的最初提出,以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为标志;1984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邓小平提出了完整的"共同富裕"概念;1992年,以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正式形成,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被确立下来,其理论地位、实现途径和具体措施均得以明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今天,更应该正确发挥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冯小燕 《理论研究》2008,(1):40-41,54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目标,近几十年来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公平缺失,使得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难度加大,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共同富裕”遭遇困境的应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较大篇幅地关注民生,让我们看到国家在共富道路上所做的努力,面对困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调整完善社会公共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补偿机制,关注民生,运用法律刚性与道德柔性双重力量,使社会成员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8,(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事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承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首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就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对于更好地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北京率先实现共同富裕,既有利于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也为全国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北京具备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加大、中等收入群体偏小等三大制约。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共享、效率与公平、量变与质变这三对关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路径包括:促进城乡之间、各区之间资源高效流动,实现发展与共享的有机结合;发挥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龙清华 《当代贵州》2022,(45):60-61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征程上,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共建共享中推进共同富裕;要统筹效率与公平,在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要统筹物质与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要注重巩固与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分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价值,并提出了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松 《理论建设》2020,36(2):41-48
习近平关于分配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习近平关于分配的重要论述将生产与分配、国内与国际、公平与效率、目标与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站在新发展理念的立场上对其进行阐释,主要包含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分配理论制度创新;不断协调分配失衡,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坚持绿色生产,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坚持分配的国际视野,回应国际不合理分配秩序;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理念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把握共享发展理念:包括共享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观点是相通的,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共享发展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相互替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共享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并不断把"蛋糕"分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尤为重要的有以下三点: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破解地区差距问题;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破解城乡差距问题;以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为抓手,破解收入差距问题,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正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读者提问:"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应如何看待共享发展这一新发展理念?——南开大学哲学院2015级博士生杨植迪共享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它生动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