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     
《小康》2020,(21)
正麦当劳中国停用塑料吸管麦当劳中国宣布,6月30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门店开始逐步停用塑料吸管。这一举措将涵盖堂食及外带餐食,消费者可通过新型杯盖上的自带饮嘴来直接饮用不含固形物的冷饮,例如可乐等。相关减塑举措将于年内覆盖中国内地所有餐厅,预计每年约减少400吨塑料用量。  相似文献   

2.
老师拿着石榴和吸管进到教室,问我们:一只硬邦邦的石榴,一根喝牛奶用的普通吸管,哪位同学能想出好办法让吸管横穿过石榴?话说完,老师将吸管轻轻按在桌面,它便被弯成好几截。有同学说,可以在吸管中间穿进铁丝,或者等石榴腐烂后再穿。老师表扬了那位同学的办法好,又补充说,现在要求不借助任何其它物体,且不得改变环境,谁可以做到?我们冥思苦想起来。三分钟后,老师说,认为这不可能做到的同学请举手。80%的同学举手,20%的同学虽没举手,也没想出办法。老师微笑着说:事实上,你只要将吸管对准石榴,用足了力气,就可以做到。我们都不相信,老师举起吸…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大》2013,(8):47-47
现在市场上的吸管,七成以上都是不合格的。聚丙烯(PP)是无色无味的安全食品级包装材料,用这种材料做的吸管应该是透明的。而市场上彩色吸管都是后来添加的颜色,在出厂前要经过脱色试验、氧化试验,确保颜色不会轻易脱落并渗透到饮料中。不过,吸管上的颜料,遇到果汁和碳酸饮料里含的酸,就会溶解在饮料中。  相似文献   

4.
国办发[2007]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  相似文献   

5.
国办发〔2007〕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  相似文献   

6.
国发[2007]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07]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政报》2008,(2):37-38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科 《人民公安》2014,(1):14-15
<正>2007年的最后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预示来年人们的生活又有了一项息息相关的崭新变化。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08,(3):22-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去逛街买衣服,商场里塑料模特穿着的一件夏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款式不错,但总觉得不够完美。这时,从试衣间里走出一位女士,穿的恰是这件衣服,看上去典雅又不失热烈,与夏天的风貌不谋而和。我暗自琢磨:同一件衣服,为什么穿在塑料模特身上不那么令人心仪,换了人来穿却显得那么雅致?原来,塑料模特不乏姣好的容貌和修长的身材,但你不会对塑料模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们只有人的“形”,而无人的“灵气”。同样,一堂课看似设计巧妙,教学手段一应俱全,教师的讲解也不乏激情飞扬,结果却索然无味,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  相似文献   

14.
塑料制品在犯罪现场的出现率极高.对塑料制品上的指纹一般采用粉末法和"502"胶熏显法,实际工作中磁性粉应用最为广泛.塑料的特性及环境条件容易导致塑料客体带有静电性,塑料制品上的静电干扰容易被误解为显现不利.在塑料客体上显现指纹,静电的干扰一定要考虑.采用消除静电法可以明显增强粉末显现效果.在塑料客体上显现其他痕迹,如静电法显现压痕字迹(塑料膜上)、足迹的静电吸附等,也同样要注意消除静电干扰.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2,(9):90
英国一项新研究说,一种细菌能以较高效率把废弃食用油变成生物塑料,如果能将之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既可降低生物塑料成本,还能帮助解决"地沟油"问题。生物塑料是淀粉等天然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使用性能与传统的化学塑料类似,还具有可降解和环保的  相似文献   

16.
节假日,少不了要实用亲朋好友.为了美观,更为了方便,不少家庭主妇总要在餐桌上铺上塑料桑布。殊不知,这可万万使不得!因为,塑料桑布大多是由聚氯乙烯制成,它所含的游离单体氯乙烯有毒。此外.还有酚醛塑料和豚难塑料制作的桌布,所含的游离酚、游月醛也有毒。在这些塑料的添加剂中,还含有铜及各冲杂环类有害物质。由于塑料桌布直接与碗、筷、汤匙和良物接触,其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就有可能通过D腔进入人体引起任性中毒。因此,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在餐桌卜不登镇塑料桑布。《大众医学》塑料桌布铺不得  相似文献   

17.
酷品快递     
《创造》2012,(4):107-107
新塑料:创面触光后可自动愈合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种新型塑料可模仿人体皮肤,当被划伤或割伤时会‘出血’变红以警示受伤,而创面触光后又可自愈合,这为飞机、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产品提供了理想的自修复表面。”  相似文献   

18.
全国即将迎来“限塑”时代。 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自当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19.
浅析"限塑令"对环卫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盱出台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俗称“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昕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物证技术仪器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新技术手段应用到案件的破获以及司法鉴定当中,为结论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证。笔者对气相色谱法在物证检验及文件物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阐述。GC技术以其分离高效、分离速度快而准确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在微量物证中广泛的应用于爆炸残留物、涂料、塑料、橡胶、油类和纤维的检验,在文件形成时间上的研究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