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各地自2003年以来,积极试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根据不同职位特点,采取不同的竞争性选拔方式。选配正职突出民意和业绩,更多采取公推公选的方法;选配副职着眼在更大范围内发现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主要采用公开选拔方式;选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主要通过公推直选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正在稳妥有序地进行。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有关规定,把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大幅度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比例。综合运用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遴选等多种竞争性选拔方式,结合实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3.
罗中枢 《廉政瞭望》2012,(11):46-47
干部怎么任,原本有讲究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公推公选、三票制、两票制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在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竞争性选拔中的分类无区别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惑。因为责任制体现的是以民意为主,其授权主为民众,适用于代表大会制和委员会制的干部。而委任制体  相似文献   

4.
公推公选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地实践的探索,公推公选的影响不断扩大,正逐渐成为各省、市选拔任用干部的主要方式.四川、湖北、江苏三地实践较早,对三地主要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童健 《唯实》2012,(6):4-8
随着当前公开选拔方式运用广度与深度的有效拓展,党政人才选拔任用中的适用比例和频率正逐步增强,各地在党政人才公选模式和公选机制的构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选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应紧紧抓住"加大竞争性选拔"和"推行差额选拔"两个干部制度改革重点,积极引入现代人才测评理论,探索测评量化积分模式,着力构建党政人才公推选差选新机制,努力推动党政人才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探索创新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方法,有效增强了干部选拔的透明度,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按照中央、北京市相关要求,西城区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进行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2,(12):30-31
多年来,红桥区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新一届区委产生以来,把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力抓平,制定出台了《红桥区关于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区委管理干部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比选、差额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四举并进,努力提高竞争性选拔...  相似文献   

8.
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探索创新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方法,有效增强了干部选拔的透明度,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按照中央、北京市相关要求,西城区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进行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实践探索。目前,全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已初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公推公选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公推公选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体现了公开、民主和竞争,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列举了公推公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罗中枢 《廉政瞭望》2012,(21):46-47
干部怎么任,原本有讲究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公推公选、三票制、两票制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在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竞争性选拔中的分类无区别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困惑。因为责任制体现的是以民意为主,其授权主为民众,适用于代表大会制和委员会制的干部。而委任制体现的是遵从上级组织和领导人的意旨,其授权主体是上级组织及其代表,适用于职能部门的千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加大了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探索力度,并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考选拔"等主要形式的公选模式。其中,公开考试选拔是整个公选制度的基本形式。本文以公开考试选拔领导干部为依据,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干部人事制度常用的方法是竞争性选拔的方式,这一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作为竞争性选拔的选拔依据和核心程序,考试、考核和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质量。当然,这一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基本概念与功能定位入手,对这一方式中的考试、考核、考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求贤》2012,(4):6-10
按照中央要求,近年来各地备部门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深入开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等竞争『生选拔干部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据统计,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通过竞争性选拔产生的厅局级以下干部达234万名。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连续多年被评为最有成效的干部人事制度改...  相似文献   

14.
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昆明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昆明市委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重点探索差额选拔干部办法。为此,昆明将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进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区分不同情况.合理界定提名主体,规范提名程序,明确提名责任,鼓励多种渠道提名推荐干部。为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昆明市的组织部门将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不断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在提拔干部总数中的比例。在这一工作中,将重点探索差额选拔干部办法.选择3至5个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级部门正职人选,重点试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8,(10)
近年来,江苏省仪征市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核心,不断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大力推行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不断推进民主推荐工作。从2002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11次公推公选活动,共选拔了78名思  相似文献   

16.
郑志文 《世纪桥》2009,(19):17-18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任用的一种新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在全国各地都有发展,已逐渐规范和成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公推公选中的公推问题、公选问题和公推公选后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立武 《先锋队》2013,(16):23-2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宽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建立健全干部队伍建设配套体系。这是新时期对我们科学、合理配备干部、有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的总要求。一、有计划地储备干部按照职位需要储备干部。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机制。在选拔干部的过程中,对公选  相似文献   

18.
杨雪冬 《新视野》2012,(2):74-76
干部选拔是一项关乎我党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性举措.目前干部民主选拔方式改革有两种基本形式: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它们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革举措.尽管“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在产生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但是两者体现出的干部选拔透明化、开放化、竞争化、民主化的方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要继续坚持这个改革方向,完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述职述廉是干部考核的重要环节,科学、公开、群众参与程度高的述职方式,是做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在不断深化探索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公派等干部培养选拔方式的同时,围绕干部述职方式也进行了积极实践,先后在县(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和市直机关部门年度考核工作中探索实行了干部“网上述职”办法,共有80多个县处级领导班子和500余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在政府网站公开。  相似文献   

20.
梅丽红 《党课》2010,(12):59-61
“公推直选”相对于过去单向、封闭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实现了向民主开放的选人用人方式的转变。但是,作为体制内的一种渐进改革,“公推直选”与既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冲突,致使"公推直选"改革难以深入开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公推直选"成果的巩固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