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西安市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养老服务供给状况、供需矛盾与养老服务短板,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建议政府部门要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指导;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工作考核与服务监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落实养老用地、用房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政策制定优先考虑服务失能、失智、独居、空巢老人;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积极发展老年志愿者,给老年人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大型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对珠海市19家养老机构进行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养老机构服务供需不平衡、体制束缚、管理人员水平、护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拓宽发展思路、强化管理、争取社会关注与支持、培养专业护工、引入社工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趋势无法逆转,这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人口转型的加剧,深刻影响着人口、环境、资源的结构组成.与全国相比,河南省受人口庞大基数等因素影响,人口转型更加剧烈,导致全省人口老龄化水平极速攀升.伴随养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问题日益突出.以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面临严峻挑战,存在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资金投入不足、养老服务队伍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从完善法规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监督、拓宽投资渠道、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农村老龄化问题相较城市更为严峻,养老任务更为艰巨,而发展农村社区老年协会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关键环节,可有效破除农村养老困境。选取碧山社区老年协会作为研究个案,构建以农村老年协会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剧场供给模式。在养老服务剧场中,基本要素为场景、演员、观众和表演,核心运行机制包括政社力量分工与合作、供需双方群体联动、服务模式扩散与创新。养老服务剧场的构建依赖于四大驱力的综合作用,即在扶持政策塑造的运行框架下,在差序格局塑造的特定服务场景中,协会管理人员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本与密集的社会网络发挥精英领袖作用,打造以老年协会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剧场,并借助管理人员跨区域流动、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实现服务剧场模式的扩散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源于养老服务有效需求的不断扩张。本文基于福建省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还是一种潜在需求,尚未充分转化为实际有效需求。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对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构成了明显的需求约束。突破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约束,需要政府牵头承担起应尽职责,大力调动和扶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提高老年人收入,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并持续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和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化和老年人生活,养老工作养老政策体系日益完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利用2019年中国老龄化和养老工作调查数据,从服务供给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对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提高了我国老年人满意度水平,对环境满意度影响高于生活满意度;呈现较强增量效应,即服务项目数量越多,老年满意度越高;呈现异质性效应,健康护理类服务影响最大,精神文化类和权益保障类影响较大,生活辅助类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年龄结构特征,养老服务要重视注重由扶弱型向普及型、从补充型向提高型转变,鼓励多元主体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老年人多方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智慧养老是养老服务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新思路.在对城市中高收入人群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现代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层次的特点.而传统养老服务存在供需信息沟通机制缺乏、服务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等产业共性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互联网+"背景下推行智慧养老模式有利于实现由"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的转化,也是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升养老服务产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社会、政府、产业、老人及家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苏南佛教界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原因有:佛教界参与养老服务有良好的基础;宗教工作部门、佛教界协同自律、佛教信众现实需求的推动作用。苏南佛教界参与养老服务的特点是:做到了安身、安心、安生三安;佛教界开办的安养院社会认可度较高。苏南佛教界开办的安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建设发展基础软与政策法规要求硬之间的矛盾;机构发展规模小与养老需求市场大之间的矛盾;服务对象定位窄与养老服务要求宽之间的矛盾;养老护理要求高与护理服务水平低之间的矛盾;建设发展愿望强和政策扶持力度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办好佛教安养院应该做到:加强教育引导;出台扶持政策;强化各项建设;建立规范机制;转变狭隘观念;积极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研究,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在概念界定、人员队伍、服务资金、配套设施以及评估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为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借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和英国“去机构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科学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和网络化体系、健全服务标准和评估机制等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具有与社区高度结合的特点.健康管理作为医养结合的重点服务内容之一,在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减少和控制老年人的健康危险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研究,本文通过调查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对完善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探讨,通过政府、社会和机构三个层面从资金资源投入、管理制度和规范、人员培养和配备、信息联动和共享等方面完善养老机构健康体系,开展综合性健康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速度快、空巢独居困难老人比重较大的特点。如何积极应对贵阳市人口老龄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解决日渐突出的养老供需矛盾,是党委政府重大政治任务。调查研究贵阳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供决策参考,有利于推进贵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已进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老年人逐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山东省仅十多所高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基于研究山东省老龄化的形势,从总量、类型、层次、能力四个维度对山东省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最终对其培养路径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工作的当务之急。社区养老是社会转型期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要充分认识和发展社区养老,以发展的观点完善我国的养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开封市社会养老异常繁荣,规模小、数量众多的社会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养老问题的现象。开封的社会养老机构在发展中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整合与二次利用,入住成本低,拟家庭化等优势,因南是一种可供欠发达城市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课题,近年来,大连市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为全国甚至世界的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居家养老已经成为老年人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之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城市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职业、收入。家庭因素的影响则体现为家庭结构、居住方式、家庭赡养费用。居家养老体系因素包括居家养老服务收费情况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在社区养老产业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通过对北京、台湾等地的调查发现,大陆地区志愿服务以志愿者动员、养老志愿活动的方式逐渐嵌入社区养老产业,为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了人力资源,是社区老人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补充;台湾地区的志愿服务深深的嵌入了养老产业,与社区养老高度融合,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议通过人才培养、组织培育、项目扶持、基层赋权、政府合力支持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嵌入社区养老产业,不断增强老年人口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19.
20.
养老是民生之本,保障老有所养是保障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程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不断增多,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老龄化进程中社会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诸如供求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