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彝海结盟”和党的民族政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杨绍猷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红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和坚韧不拔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新人。红军在长征途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又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民族...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历经多个民族区域,每到一个地区,红军都严格执行部队纪律,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作为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风俗、语言和文字,最终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与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先后只有28天,但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中央红军过广西的19天,红军经历了长征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战役——湘江战役,以损失过半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保存了红军主力,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红军长征过广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严明的纪律和模范行动赢得了桂北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他们踊跃参军,舍生忘死救护红军伤病员,积极  相似文献   

4.
王佳翠 《传承》2010,(21):12-13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人民历史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红军长征中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严密高效的组织,灵活生动的形式,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在四川途经各种社会形态千差万别、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指引下,红军通过统一战线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不仅团结少数民族支援长征取得胜利,而且为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长征中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人民历史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红军长征中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严密高效的组织,灵活生动的形式,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在四川途经社会形态千差万别、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指引下,红军通过统一战线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和武装,视不同情况实施民族政策,不仅团结少数民族支援长征取得胜利,而且为杜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中的回族政策谢秀宏,史迪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很多回族聚居区,由于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尤其是回民长期受封建军阀、地主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残酷压迫,因此,红军对回族的政策制定及实践成为长征中民族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长征开始以后,党和红军就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长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顺利通过情况复杂的民族地区,党和红军坚持正确的民族观,以民族平等为基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政策,成功地争取到少数民族的支持,为红军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时代潮》2005,(2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工农红军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由于红军在遵义会议以后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军事路线和民族政策,因而得以纵横驰骋于黔、滇、川、康、甘、陕等省的苗、瑶、侗、彝、藏、羌、回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最终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数不尽的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长征。总结红军长征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经验,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全心全意地为中国各民族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一九二二年七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蒙古、西藏、回疆实行民族自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处理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苗、瑶、壮、侗、布依、土家、白、纳西、彝、藏、羌、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确保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本文就红军长征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保证长征胜利,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制定正…  相似文献   

13.
熊婧  张强 《传承》2013,(14)
长期以来,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已有不少研究,但从整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角度研究的不多。红军转战陕北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为党和红军的革命信念做了广泛的宣传,为党领导群众进行人民战争提供客观条件,积累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战略优势。从这一视角看,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熊婧  张强 《传承》2013,(12):38-39
长期以来,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已有不少研究,但从整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角度研究的不多。红军转战陕北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为党和红军的革命信念做了广泛的宣传,为党领导群众进行人民战争提供客观条件,积累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战略优势。从这一视角看,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对红军长征史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廓清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深入挖掘弘扬红军长征最宝贵的精神底蕴,提高长征史研究质量,更好地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成功经验,广泛继承与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定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富强盛国家的新长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在红军长征途中,尤其是在遵义会议前后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不断打破困境,突破了一道又一道的封锁,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为实事求是的不断丰富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召开的重要保证,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过云南,在云南境内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并得到具体落实,彻底纠正了"左"倾路线,红军实现了新的战略转移,为长征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红军过云南又是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具体实践和完善的时期.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和践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团结各族群众反压迫、反民族歧视,尊重各族群众宗教信仰,在各族群众...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期间的统战工作,不仅对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而且对党的民族和统战理论的成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是依不同对象而从多方面展开的。1.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红军长征初期以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领导人意识到,只...  相似文献   

19.
长征不仅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长征的胜利直接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没有长征的胜利,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就不可能形成。长征的胜利对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有着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党和红军摆脱危机局面,是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长征途中,“北上抗日”方针的明确提出,使党和红军由长征初期的战略退却转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广泛的抗日宣传,为全民族团结抗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长征的胜利,开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原由及其历史意义王晋林李东晖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