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所一贯追求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思想为直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3.
以党章为核心的一系列党内法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是党的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党内法规并未得到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党内法规的执行力不强,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党的建设。当前一些党内法规执行不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部分党内法规的不完善、执行主体的法规意识有待提高、对违反党法行为的监督不力、对违反党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不力。针对党内法规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完善党内法规、加大公开宣传教育的力度、加强党内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来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其中第22条明确要求“把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如何全面、有效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成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法规出台并不意味着必然能取得预期实效性,利用科学评估制度总结普遍性规律,以此倒逼执行力的提升成为必然的制度选择。党内法规执行力评估则是依据法定职权或授权对党内法规在实践中的质量和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的过程,是一项极具专业性和严谨性的工作。通过阐明评估意义、分析评估模式、规范评估程序、确立评估原则、确定评估标准,形成科学合理评估体系为执行力提升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推动“纸面上的法”向“行动中的法”的高效转化,走出党内法规“重制定、轻执行”的困境,促进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了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有效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快提升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为此,必须牢牢坚持忠实执行、合法执行、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等原则,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强化党内法规制度认同、加强纪委执行能力、健全党内巡视制度,不断提升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制度治党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其中,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是制度治党的前提,执行力是制度治党的关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提高执行力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卓著成效。但是,受到制度建设、执行主体、约束客体、执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仍然在路上。在新时代,要从注重制度质量、提高执行能力、强化执行监督、营造执行氛围等方面加强执行力建设,推动制度治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并将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作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内问责制是党内自我监督和完善的重要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党内问责制作为一个制度性体系,它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依赖于构成要素。确定谁来问责,保证问责主体的独立性;明确对谁问责,坚持问责对象的关键性;理清问责什么,增强问责内容的系统性;把握怎样问责,提高问责过程的规范性;明晰为何问责,增加问责结果的有效性。党内问责制需要在完善问责主体、对象、内容、过程、结果的基础上,立足实践,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9.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执行力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提高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执行力是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当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设计不科学,监督不力,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加强制度教育,科学设计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是提高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内法规制度的价值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党内法规制度的目的价值体系、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价值体系和党内法规制度的评价标准体系。党内法规制度的目的价值是指党内法规制度所追求的目的,反映着党内法规制度的宗旨,党内法规制度的目的价值体系由先进性和纯洁性组成;党内法规的形式价值是指党内法规制度本身的品质值得追求,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价值体系要求党内法规制度具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且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党内法规制度的评价标准是指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判断的准则,党内法规制度的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内法规制度的目的价值是基础,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价值是实现目的价值的保障,而党内法规制度的评价标准是用来证成和评判目的价值和形式价值的,三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制度的制定与执行相并重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克服制度执行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制约,须从制度执行者的态度、能力着手,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等实践途径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13.
<正>“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1]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制度治党的发展史,从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和二大通过的党章开始,党内法规从提出到写入党章,从规范化到制度化再到体系化,历经了从思想建党到制度治党的探索和实践。一、新时代党内法规体系的建构梳理(一)新时代党内法规体系的建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人民的期待,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治国”和“治党”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法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成就,研究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意义重大。党内民主法规制度既以党内民主为基础,又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党内民主法规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新时代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法规制度,可遵循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以党员权利保障为基础、以带动人民民主发展为目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有关党内法规特征的研究,是党内法规理论研究中一个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党内法规的特征取决于党内法规的属性,党内法规拥有什么样的属性往往就会表现出与这些属性相适应的特征。党内法规拥有法律属性、政治属性以及道德属性。这使得党内法规必然表现出相应的法律性特征、政治性特征以及道德性特征,并因此而具有相比于其他社会规范所不具有的制度调整优势。党内法规制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之治”的显著优势,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入前进的制度密码。而全面从严治党以建设具有先进性与纯洁性并具备长期执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为目标,要求党必须不断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借助党内法规的调整优势,深入推进依规治党。  相似文献   

16.
蒋黎 《重庆行政》2018,(1):68-69
正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项最基本的纪律外,还需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则,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从而指出了党规党法与国家法律在国家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历史演变而言,党内法规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度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全面、完整地揭示了党内法规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作用:一是根本性,二是全局性,三是稳定性,四是长期性,五是完备性,六是管用性。我们党只有通过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新水平,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宣示的"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相似文献   

18.
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途径,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前提,是党长期执政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依规治党,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的制度体系,要在立足宗旨、抓住关键、标本兼治和与时俱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党章为根本,坚持科学立规、民主立规,坚持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同时坚持强化党内法规的针对性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包括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内的法治规范。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不可能纯粹地建构于国家法律之上。从法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的定义和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应成为判断的绝对依据和标准,而应当结合法作为一种调整和指引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本质特征进行理解。党内法规具有明显的政党属性,党内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具有程序性,党内法规在外在形式上具有特定性。广义的法治是规则之治,服从规则并非意味着只服从国家法律,还要遵循各种符合宪法规范与法治精神的其他法治规范。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有赖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优势互补,形成法治合力。  相似文献   

20.
加快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的目标性要求,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实施后评估制度的建立是党内法规监督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建设实践中,实施后评估制度特别是评估程序目前仍然面临着制度规范的缺失,需要在宏观设计和实践探索上加以完善。党内法规实施后评估程序必须坚持民主参与、公开性、合法性、科学性等基本原则,程序上可参考立法后评估制度程序的设计原则,实际工作中则应当遵循"整体统一、具体细调"和"局部先行,逐渐推广"两条主线,并注重与其他党内法规制度程序的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