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审判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回顾审判管理走过的每一个足迹,不难发现,许多的变革和创新机制,都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政治氛围和制度环境越来越好,其自身拥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越来越好,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高效司法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人民法院服务发展的责任更加重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自身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现阶段,基层法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各地区基层法院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诸如,推进审判基本单位一庭一级审判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五位一体”审判管理体系;设置和实行法官助理制度;优化审委会组织构成,完善和创新其工作机制;为科学评估法院运行绩效,在评估内容和方法上的改变等等,都是极具理论探讨价值,并颇有现实意义的新问题或前沿问题。为此,本刊专门邀请全国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基层法院负责人,就完善和发展审判管理机制的问题展开专题探讨。希望引起国内法律界或法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作为人民法院内部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机构,在集体领导审判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指出问题、查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这一审判组织的观点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审判辅助体系是由审判辅助人员的分类与配置、审判辅助事务的区分与管理、辅助审判系统的建设与运用、辅助审判资源的优化与保障等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法院对审判辅助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是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适应司法环境、符合审判规律的实践创新,对保证实现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司法改革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审判委员会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审判委员会的认识及改革一直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审判委员会的存废、性质、职能、组成、程序、责任等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时机选择、审判委员会的性质及职能的定位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司法改革有浓重一笔,提出的法、检“省级统管”为学界呼吁多年,在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制度设计中,改变法院受制于地方行政机关和党委,理顺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监督关系及法院内部的办案责任制,需要明确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原意,严格按照宪法规范确保审判独立,树立审判权威。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行体制下法院不敢和不能正常行使行政案件的立案权、审判权、执行权现象,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有关"移送管辖"的相关规定,尝试推行了行政案件异地交叉审判模式.该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独立和权力监督,因而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同时,在现行体制下进行的异地交叉审判模式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异地交叉审判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成因、规范与法理之基础,尝试对部分质疑作出回应与反思,并期待异地交叉审判模式成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审判权运行必须遵循司法规律,拔除制约其健康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当下审判权运行机制中存在行政化、地方化、秩序紊乱以及隐性司法等流弊。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需要完善司法的基础性、制度性建设,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正正义,”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此展开.2014年6月《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被中央批准,随后上海确定包括1家中院、3家基层法院在内的4家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开始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基层法院试点内容主要是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解决的是“权”的问题,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解决的则是“人”的问题,而无论是“权”还是“人”,都是法院最主要的审判资源.本文对基层法院审判资源优化的探讨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  相似文献   

9.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透析与远景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的独创.审判委员会从组成到运作都存在着不规范、随意性大、行政化浓厚等缺陷.从远景看,以大法庭、专家参审、专家咨询等制度将其替代完全必要和可行.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舆论成为社会监督司法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舆论的一些天然缺陷,对司法产生反面作用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从辩证法的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以求在二者冲突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最,从而实现司法和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将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规定为“确有错误” ,违背了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不利于纠正错误 ,也与其他法律规定相抵触 ,立法上应作出具体规定 ,以便于实务中操作。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确有错误 ,其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既不是本院院长 ,也不是本院审判委员会 ,而只能是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在党中央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区域司法协同作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区域治理的交汇点,强调将区域内的司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审视。区域司法协同不仅构成了区域法治必要的组成部分,也符合现今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还有助于破除司法地方化的弊病。但同时也面临着规范冲突、制度保障不足、发展动力缺失、区域内部不平衡等问题。与之相应,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有助于通过消减司法地方化、统一区域法律适用、司法协作常态化等方式,有力推动区域司法协同。在这一过程中,巡回法庭还应当注意处理区域“建构性”与“自生自发”之间的矛盾,并弥合自身功能定位同司法协同目标之间的缝隙,进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日常办公室”,不断优化和完善“便利型”“治理型”“交流型”三类区域司法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警用装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是公安装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展趋势,是保障各项公安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从装备方面为打击违法犯罪做好准备的重要环节。在警用装备更新步伐加快,公安队伍换装力度加大,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从警用装备管理的现实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警用装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影响公安队伍装备保障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人民法院在宪法的适用中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和职权。尽管“宪法司法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但并不意味着宪法适用就完全与司法机关无关,人民法院适用宪法也并不等于“宪法司法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作为有最高效力的法,必然要被适用。中国的现行制度并没有完全否定人民法院的宪法适用职权,再加上社会实际的需要,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道路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人民法院在宪法适用中要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宪法诉讼应该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了促进审判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无论是立法界,还是审判实务界都开展了积极探索.本文以基层法院庭级审判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角度,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从法院审判工作实然状态出发,试图建立一套以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为主的庭级审判质效管理体制。以不同模式下庭级管理分类研究为调研方式,分析在不同人员、案件配置情况下,最为合理、有效的庭级审判质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法官是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 ,法官的庭审地位决定着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因此 ,确立法官作为一个中立的事实裁判者 ,独立的法律适用者和消极公正的纠纷解决者的庭审地位 ,对于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增强法官职业的自豪感 ,推进我国司法改革 ,建立一个独立、高效、公正和受社会尊重和信任的司法权力体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制度是我国警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探讨司法警察体制改革与创新,警察法治始终是其应有之义,相关立法也就必然成为完善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司法警察在任务、组织、行为、责任及救济立法等方面皆存在不足。应通过修改《人民警察法》、《法院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制定《执行程序法》、《行政强制法》等立法途径加以完善,并使之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2010年10月1日实施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确立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和判决书的说理性要求,但对量刑信息的收集机制、量刑程序的证明的特殊性及建议权的变更问题没有规定,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的两审终审制度,虽然具有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审判资源的特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案件类型与数量的剧增,两审终审制度的适时性、合理性已经逐渐地丧失,它在实际运作中已显得弊端丛生,我国民事诉讼的审级由两审终审走向多元化审级制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