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共建共治"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共享"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打造,应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实现"共建共治",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达成"共享"。  相似文献   

2.
苏日娜 《理论研究》2019,(4):63-68,74
新时代民族地区的社区治理更具有地域、文化、民族特征,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恢复社区自治功能、打造专业稳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特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从历史维度透视,中国社会治理体制的演进轨迹可以分为社会统治、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五个阶段。从现实维度分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面临社会治理理念创新还不适应、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还没形成、社会治理方式还不规范、共建共治共享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的困境。从未来维度展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重塑社会治理价值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社会赋权的力度,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安格局中面临着内外部双重压力。统筹社会治理及公安工作理念转变、优化结构、完善制度等总体发展思路,是公安机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5.
"元治理"强调政府的中心地位,政府为在共治体系中实现平衡,需要做好领导统筹、协调各方的工作,与我国当前的"一核多元"治理模式高度契合,"一核"为党委和政府,"多元"即社会、市场、公众等其他治理主体。"元治理"视域下,党委是领导核心、政府是负责主体、社会是积极力量、公众是坚实基础、法治是必要保障。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应从完善党委核心政府负责的元治理架构、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统筹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和完善法治保障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6.
陈闯 《前线》2020,(5):47-50
为有效破解社区治理动力缺乏、主体缺位、互信缺失等矛盾,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和问题导向,率先在上河村社区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合伙人机制,注重在拢资源、清责权、促互信上下功夫,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理成效。这一机制背后隐含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充分说明,以党的强大组织力撬动整合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不仅关乎民生,还关乎社会和谐发展,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欠发达地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面临一系列问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还不适应,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社会治理方式尚需规范;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有效解决当前欠发达地区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不仅是主动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还是顺应欠发达地区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欠发达地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需要从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及价值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社会赋权的力度;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8.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体系完善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多样多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是政权建设的根基、社会管理的基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做好新形势下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为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鸡西市麻山区通过强化五项措施,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面对快速城市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新挑战,积极探索"We家行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共治自治做法,为城郊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