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7,(14)
<正>政策更宽松一点,让外国人在中国创业就业更容易一点,这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的心声。他们同时还希望日常生活方面能更便利,比如租房、住酒店、上网等方面能够有更多选择空间。"我喜欢了解中国对外国人的政策,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在中国肯定要去了解。"当问及是否了解最新的绿卡新政,来自埃及的留学生王海波这般对《小康》记者说。对于外籍留学生来说,与他们相关的中国政策确实关涉他们的未来。最近,中国政府向外籍友人和外籍华人"发福利"了,其中就惠及创新创业的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学生,临时购阅了一期《今日中国》,很喜欢其中的《为了正义和尊严以文章)和世界同艺、嘉峪关及长城问片)。希望贵刊报道中国政府对留学生学成回国的政策、海外留学生的生活,以及迎澳I习回归时海外舆论的看法。我对贵刊整体质量很满意,因为读者意见受重视,从文章选题、文字表达到图片拍摄、版式设计都不错,定价也合理,尤其是新闻消息面J"。我认为《今日中国》是一本读了会令人受益匪浅的刊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所关心的时事动态。不过日前有很多留学生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本刊物,他们只是从其他的中文报道中获取信息。贵刊…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保障》2014,(6):12-13
正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人社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部署要求,坚持优化政策环境,搭建服务平台,推动大学生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孵化服务和项目对接等工作深入开展,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和带动就业人数的双提高。2010~201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从不足0.5%提高到1.5%,创业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2万人,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谢思惠,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排行榜"  相似文献   

4.
冯薇 《小康》2013,(6):74
在中国人眼中,全球最富裕的国家瑞士安全感最高,其次是国民享有高标准生活品质的瑞典,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澳大利亚则在"中国人眼中的27国安全感排行"中位列第三无锡旅行团巴黎遇劫,留学生吕令子波士顿爆炸中身亡,南非华人店铺接连遭抢,3名中国女子在俄罗斯遭杀害……2013上半年,华人在海外遇害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在国内舆论和社会大众的愤怒和不胜唏嘘后,"某某国是否安全"成为热议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留学生队伍在海外的日趋庞大和国人出国旅游的常态化,他国的社会安全状况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再"事不关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幼年就学和以后从事革命活动、领导伟大的辛亥革命,均与海外华侨和友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十年前,我曾经在孙先生所创办的一家海外华文报——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工作过两年多,有机会接触一些当年在孙先生身边为革命事业而奔走的老一辈侨胞,时常听到他们谈起孙先生在美国进行革命活动的许多往事,不禁使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6.
何玉 《台声》2023,(7):98-103
<正>在20世纪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期间,中国港台留学生为了更好地对“保钓”运动进行宣传,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钓鱼台战歌》。与此同时,多首格律相同而填词各异的《满江红》出现在海外“保钓”运动的不同时空中,亦曾作为插曲响彻“保钓”游行的队伍。这些《满江红》留下了他们的爱国激情与慷慨悲歌,本文聊举数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沟通中外的新一代●中国人留学海外,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拚搏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国门开启以后,先后有20多万莘莘学子去异乡求学。学成之后,他们将如何施展才华?●中国正以其古老的文明、新兴的经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远道而来。留学...  相似文献   

8.
《就业与保障》2005,(8):23-24
海外留学生学有所成归国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但也有一批莘莘学子"读书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选择在海外寻求工作发展。国外求职涉及的不仅仅是你的学历文凭、毕业学校和你的天生资质,更重要的是了解海外的就业政策以及一段时间来的就业大盘走势,求职过程中还要注意这个国家独特的求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正自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国家先后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马鞍山市也相继出台了《马鞍山市"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及实施措施,积极部署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末、50年代初,大批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形成一股青春涌动的留学生归国潮。由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建国初期留学生归国纪事》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我刊特地摘编其中的《不屈的斗争自豪的胜利》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彭维标,广西兴安县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篆刻名家工作室高级课程研修班,系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兴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作品入选第二届广西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届广西艺术作品展,以及"长征颂·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和第九届、第十届中国重阳书画展。多幅作品在《书法报》《海内与海外》《广西画报》《桂林日报》等报刊发表,并入编20余  相似文献   

12.
正由《旺报》主办的"第二届两岸青年创业论坛"2017年12月20日在台北举行。论坛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主题,邀请到中国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主任李荣民、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秘书长夏雷、智荣基金会董事长施振荣、App Works之初创投创始合伙人林之晨等嘉宾与会,还有大陆孵化器包括上海台青创客家、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孵化器、厦门青创基  相似文献   

13.
<正>鲁政办字[2015]1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委、省政府确定,邹定国等64人为我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吴训伟等38人为我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同时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现将名单公布如下:一、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64人)邹定国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曲廷瑜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留学生占到美国高等院校海外留学生总量的近1/3,中国因此首次成为美国外国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2014—2015学年,赴美留学中国学生人数总计304040人,较上一学年增长10.8%,中国继续名列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让人高兴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回味的时刻。 当新中国妇女运动朝阳初升时,《中国妇运》肩负历史重任扬帆起航,50年来追随时代,见证历史,辛勤耕耘,谋求发展,在新世纪曙光普照之时,又开始了下一个50年的征程。作为工作指导刊物,《中国妇运》可能没有哄动一时的辉煌,平凡中却有无数可圈可点的感人事迹;或许没有精美豪华的装饰,质朴中却透射出求真务实的力量。50年的创业历程,《中国妇运》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责任和期望,老一辈妇女工作者谆谆教诲、细心扶持,基层干部投入真爱、付出心血、贡献智慧。50年的创业和…  相似文献   

16.
程希 《中国发展》2002,(1):55-61
本文在对近代中国留学生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赴海外留学生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对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进行的统计、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未来政治生活中将扮演的角色、留学人员回国和居留海外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全球化时代留学人员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其实有不少年轻人创业,很多在大陆人看来属于‘小确幸’式的创业。互联网创业也有,不过很多是偏生活化、跟文化有关的。"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毕业、玖楼共生公寓的联合创始人潘信荣对记者说。根据台湾科技财经媒体《数位时代》发布的《2015创业大调查》,台湾创业热潮大约从2012年涌现,此后新创公司如雨后春笋,排名前  相似文献   

18.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继续高涨,"双创"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3月,南宁市提出打造"双创"示范基地目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双创"工作不断迸发新活力。南宁"双创"让人刮目相看今年7月29日,南宁蓝比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璇带着自己的创新项目《办公家用造纸机》,参加首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并获得企业组一等奖和15万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9.
正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是英国第三大城市。境内有曼彻斯特大学、皇家北方音乐学院等多所知名高校。曼彻斯特市学生人数多达73000,仅曼彻斯特大学的在校学生就约23600人,其中有6000多名研究生,约2500海外留学生来自150个不同的国家。曼城境内以中国留学生人数为冠,每年还接收120位左右的中国访问学者。中国文化符号是曼城一大特色,中国城,中国餐厅,以及一年一度的中国年庆典都非常醒目。教堂是曼城另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大大小小、各具  相似文献   

20.
陆蔚  罗加详 《就业与保障》2023,(12):130-132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选择在华就业创业,中国企业对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文章旨在分析高校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