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待妻子     
记得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一位朋友偶然问我:“你在家中同妻子打过架没有?”笔者肯定地摇了摇头。另一位朋友又接着问:“你们没红过脸么”,我又道了声:“没有。”听到一个又一个否定的答案,两位朋友颇为大惑不解。或许朋友的咋舌是正常的。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  相似文献   

2.
帮忙     
蒋廷松 《当代广西》2008,(16):57-57
一天,与几个朋友在一起玩麻将。一个朋友问我:“你儿子工作了吗?” 我说:“工作好几年了,他在芳塘乡村级建设规划站工作。” 朋友说:“为什么不调回城里?”我说:“我何尝不想?只是没有门路。” 另一个朋友李先生说:“城建局李局长是我叔叔,我可以帮这个忙!” 我满脸惊喜:“那就太感谢你了!”  相似文献   

3.
刘道伟 《今日广西》2007,(16):20-23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良 友益友可以带来帮助,恶友侫友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仁”,后者叫“知”(智)。 与朋友相处,应当注意分寸,朋友之间要保持尊重。 要成功越过人生的三道坎:少年、壮年、老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文献   

4.
守住底线     
前段时间高考录取时,朋友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没上重点线,朋友几次近乎哀求地托我这个在“官面上”混饭吃的为他儿子进重点“跑跑”,“花几万也行”。我只有拒绝,一来我确实不认识官儿;二  相似文献   

5.
到统战部工作两年多了。一次与一位朋友闲聊,当侃到统战工作时,这位朋友说:你原先在党政权力部门,到了这里后,感觉如何?回答:很好很好。朋友似有疑虑:好?答:然。朋友接着问:人们颇有微词, 说统战部是“小卖铺”,铺门面我送你一副对联:上联是“无职无权无忧愁”,下联为“有吃有喝有朋友”。答:此言差矣! 问:何以见得?答:此话最多说对一半。下联不错,统战干部拿着人民的俸禄,吃着百姓种  相似文献   

6.
读者朋友、同志们: 你们好!俗话说:“一加生,二加熟,三回四回成朋友。”这是我们“互动平台”栏目开辟以后的第四回相聚了,称呼“读者朋友”应该是名至实归的。  相似文献   

7.
剖析“朋友”□黎阳一个材料上记载:拥有160亿美元财产的日本首富堤义明有一条家教云:“不要交朋友,朋友互助是人类的弱点,交朋友是让你受朋友利用。”看了这句话,令人大吃一惊。我国自古以来都很看重朋友,孔圣人把“朋友信之”列为人生三大信条之一;曾子每天三...  相似文献   

8.
幽默天地     
唠叨 约翰的妻子很爱唠叨。一次他对朋友说:“我的妻子去海边度假,你猜结果怎么样?” 朋友问:“怎么样?”约翰说:“结果舌头被晒黑了!”省电 丈夫临睡前在看书,可是每隔几分钟关一次灯,一两秒后又开灯。 妻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结朋交友费思量刘绍楹人生活在群体社会中,谁也不能没有朋友。但是,同样叫朋友,也有真假之分,好坏之别。夜幕下北京站前的黑车司机,见到提着包走路的人常常也一脸微笑地招呼:“朋友,要不要车?”这时你千万要小心。如果真的坐上这样“朋友”的车,你就离挨“宰”不...  相似文献   

10.
电影开演前,一位朋友心安理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道上,一位迟来一步的姑娘冲着他微笑。电影开演了,这位朋友感到姑娘的目光还在冲着自己。他不自然起来,借着银幕上的反光又对了一次座号,这才发现自己“雀占凤巢”。他站起来,连说“对不起!”“没关系,”姑娘莞尔一笑:“怪我来迟了。”  相似文献   

11.
黄豆治便秘     
我是一位残疾人。因行动不便也经常便秘。去年贵刊第12期刊登了张买政朋友的“食生萝卜治截瘫便秘”一文,看后,我就多食生萝卜,至今觉得效果很好。两三天便一次,也不干燥了。对此,我非常感谢张买政朋友所出的“偏方”。 可是,一年四季不可能常有萝卜,有的地方也许没有萝卜。在此种情况下,我向便秘的朋友再推荐一个“偏方”——黄豆治便秘。  相似文献   

12.
金钱猛于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过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 “不”,哲学家说,“要比老虎历害得多,我是在挖一些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 “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 “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 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所指的地方,果然发现有一堆金币。 “那个哲学家多蠢啊!” 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01,(7):12-13
【案例】今年24岁的李平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凭着其良好的外语水平被某外资公司聘为业务员。由于工作关系,李平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一日,李平的一位生意上的朋友王某请他出来吃饭。席间,王某说:“我有位朋友现在评职称需要参加英语考试,他外语基础不好,估计难以应付,想找个人代他去考。小李,你的外语不错,看在我们平日合作愉快的份上,能不能帮这个忙﹖”“行”年轻气盛的李平不假思索就应承下来。“不过,考试要检查身份证,我和你那位朋友长得像不像﹖”“没问题,给我一张你的照片,其余的事包在我身上”几天后,这位朋友…  相似文献   

14.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5.
纪刚:“沈哥聊斋”主持人之一沈玮的不幸逝世,在广大聊友和残疾朋友中引起极大反响。那种悲痛在我眼前幻化成“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远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位修鞋的残疾朋友用街头的公用电话打来长途,话音虽不清晰,但我听清了他说的4个字:我很悲痛。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不仅仅是残疾朋友,在沈玮的追悼会上,一位网友  相似文献   

16.
“朋友侬帮帮忙”成了上海话中的经典句。近日,由“朋友”一歌而出名的歌手臧天朔因涉嫌聚众斗殴罪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已立案受理。  相似文献   

17.
挑战非典     
“非典”肆虐的日子,关于“非典”的话题铺满荧屏和报端,短消息更是响爆手机。一朋友发来这样一则短消息: “据考证,中国最早记录‘非典’的文献为《三国志》,曹操遭偷袭,幸有典韦舍命相护,操哭曰:非典,我命休矣!”看罢一笑,却为在这特殊日子里编送这样幽默而乐观的“段子”的朋友的生存心境而感动。  相似文献   

18.
我对一位朋友说,我要用你MSN上的签名“‘老干妈’炒一切菇”做篇名写文章;另一位朋友马上叫起来:“真的啊,真的啊,我也有名言的。”  相似文献   

19.
早在去年,就听到台湾岛内一些朋友说:如今台湾岛已经是“一岛两国”了。最近又接到岛内一位朋友来信说:“蒋经国逝世后,台湾已被美国和平演变,而形成‘一岛两国’——‘中华民国’与‘台湾共和国’的‘国旗’同时飘扬于台北街头。”接信后,我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虽然事态实际上并不象岛内一些人士和朋友所估  相似文献   

20.
“党服”与“党徽”贝思特十几年前,陪两位公安部门的朋友在汽车站等车。车站上人很多,车来之时,人们蜂拥而上,我也被裹其中,刚刚挤到车门口,回头见两位朋友原地未动,只好又退了出来。“你们怎么不挤?”我纳闷地问。“穿着警服不方便。”朋友答道。从朋友的回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