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和周竹琴素昧平生,只知道她是一个学校的语文老师。那学校是我家乡一所著名的中学,家乡的莘莘学子都以考上那所中学为荣。那个学校的语文老师除了她,我认识的还有几位。所谓桃李满天下,在与那所学校里生长过的桃李们偶尔相处时,我也总能感觉到他(她)们对自己老师特有的一种崇敬和热爱。"你们高考后就离开了,留下老师还在校园里。我常常会在傍晚或晚自习走到你们待过的高三教学楼前,那里一切依旧。"这是周竹琴在散文《你们走了以  相似文献   

2.
我和警察     
我和警察周大新最早知道世上有警察是在书本上,从小学课本上读到了“警察”这两个字,不明白是指什么,问老师,老师告诉说,警察是指背着枪维护公共安全的人。我家在乡村,乡村那时没有警察,附近的镇上有一个公安特派员,可他不穿警服,所以警察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没有一...  相似文献   

3.
记得走进师范院校的第一节课输导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成都一所曾通中学里,有值都老师,上课时他经常向学生请假跑厕所。为什么?谁也不知道。直到医院通知学校,郭老师膀胱癌已到晚期,大家习明白过采临终前,那老师说:“‘我不敬请假啊大家都忙,我篱下的课,什么时候补啊。”等好的老师!郭老师尽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燃烧到最后一息。是啊,十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我饱尝了干教师的酸甜言或,使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艰辛,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1985ty我大学毕业,从此走上R白,成了一8中学政治教师。当我造对一…  相似文献   

4.
1913年 2月 3日,我出生在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一个贫农家 庭,父亲给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琼香”。我上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因我是家里最小 的孩子,全家人对我非常好,尽管家境贫寒,但仍送我上学读书。   7岁时,我成为本村小学中惟一的女学生。 11岁时,到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海南 公学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办的学校,校长、教育长和许多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在这所学校里, 我接受了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反帝反封建的种子。我当时曾 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中国茶叶之盛》。老师看后非常赞赏,对同学…  相似文献   

5.
“地震!快跑!”四川省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六年级学生文登钰,梦里总是反复喊着这句话。5月12日地震当天,文登钰正在四楼上课,他是全班第2个冲到操场上的侥幸生还者,但亲眼目睹了老师和同学被倒塌的校舍瞬间掩埋的惨景。  相似文献   

6.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3,(20):40-42
“我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在童年,我梦想长出一双手。现在,我觉得我有手,这双手就在我心中,它是一双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手。”这是不久前公开上映的影片《无手老师》里主人公马复兴的一句话。“无手老师”的故事不是虚构的,主人公马复兴的原型就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的马复兴老师。?无手老师”马复兴有手,而且有一双灵巧伟大的手。作为人民教师,他用一笔一划的板书实现了西部乡村孩子的上学梦;作为人大代表,他写下一份又一份建议为百姓排忧解难。无论从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还是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看,马复兴都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责任     
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地震板房学校里,活跃着一批上海来的支教老师,其中一位个子高挑、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中年男老师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他热情、积极、浑身充满激情与活力,他就是向明初中教师张贵和。他是上海支教老师中唯一的一位区人大代表、也是唯一的一位民主党派成员。托尔斯泰说过:“热情的基础就是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我爱写作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课,语文老师捧着我的作文在班上朗读。我很神气的样子,不时观察周围同学的反应,看到大家用一种钦佩的目光看我,我高兴极了。以后,我的作文总是第一个交上去,并且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渐渐地,一有空我就划拉几笔,慢慢地成了一种习惯,从此就与写作分不开了。开始我投搞,在白纸上抄得整整齐齐,没有一处涂抹,然后装进信封,跑到镇上,郑重地放进邮筒。结果却是石沉大海,杳无消息。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上班,没过半年,工厂倒闭,我就飘泊到了北京,这期间一直没有间断写作,书包里带的都是手稿。在车上想,…  相似文献   

9.
夕阳下倾斜的人生──全国铁路系统最大贪污犯采访录这是暑天后的一个平静静的下午,我顶着滚滚热浪走进郑州铁公安处看守在里边一间间狭长的平房里,每一间都关押着杀人、盗窃、强奸、贪污等各种各样的罪犯。从那仿佛凝固了的空气中,我分明感宽到了沉重的罪恶。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10.
温柔的效应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是大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对温柔、敦厚的蔡老师的一段描写,体现出了蔡老师对学生的温柔、宽容和慈爱。我上初中学这篇文章时就曾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样的老师。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温柔、慈爱对于教育的重要。孩子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一1997年3月24日下午4时许,四川省资阳市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治安联防队员睢朝兵,与战友胡祥清、李才军奉命前往中和镇中和水库管理站缉捕杀人犯罪嫌疑人黄绪均。经过一番交锋,黄被堵在一间小屋子里,走投无路之际,突然抽出一把尖刀向堵在门口的李才军刺来。在这...  相似文献   

12.
何雁 《今日海南》2014,(11):22-22
正成立个邻里互助小组,是韦老师最近在忙碌的事情。韦老师,大名韦毓秀。平时爱打点太极拳,退休之后每天在小区里义务领着大妈们跳健身操,于是小区里的人都叫他"老师",人缘甚好。韦老师的老伴前两年病逝了,唯一的儿子在深圳工作,倒也几次三番地要接他到深圳一起住,但韦老师就是不肯,嫌那个城市太大太陌生,怎么都没有跟自己熟悉的街坊邻居在一起舒坦。但10月28日的一则新闻,却扰乱了韦老师的神经。新闻里,浙江一对空巢老夫妇在家中接连去世,唯一的孩子三周后回家才发现。这一天晚上,这则远在浙江的新闻,在健身队伍里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每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1,(30):35-35
跟14岁的儿子一直冷战,因为两周前我打了他,还没收了他的手机。 原因是他上课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被老师抓住。事后两天从家里偷出妈妈的手机继续在听课的时候“作案”被没收。老师将我们夫妇都请进了办公室,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今年都不让他再用手机了。我俩找儿子谈话,他拒绝交流,哼歌、吃零食。没过一周他竟然找老师,  相似文献   

14.
身居海外不忘母校关世显一九九二年八月十日,我因事赴许昌,下午返家后,老伴告诉我:昨天来几位客人,其中一位女的从台湾来,说是你的同学。这不,给你留了一张字条。只见上写:“世显:郭学廉于五十二年之后,万里间关,来访故人,无缘一晤。我将在开封停留一周,联络...  相似文献   

15.
闲画成立中     
ChengLizhong'sTraditionalChinesePainting立中擅画山水;尤其擅画大气磅礴的山水,我正是通过那些跃然纸上而又尽显钟灵翰秀的湖光山色一,读识了立中君。立中曾师从双流的焕章老先生,兴许如此;在立中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我时有捕捉到焕老之丹青神韵的感觉,立中不仅秉承了老师墨痕里的飘逸,而且也秉承了老师人品的笃重。记得前不久,一位香港友人托我在四川找一位画家画“梦”。我将那位友人的梦中意境告诉了立中,未料几天后,立中便交了一帧四尺宣纸与我,漫不经心地笑着对我说:“这也是梦中画的”。我将信将疑的展开画纸,刹时…  相似文献   

16.
月圆今宵     
月圆今宵周仲贵河北省大厂县的初秋是迷人的。这座镶嵌在京津两大都市的褶皱间的回民小城,完全摆脱了拥挤和喧嚣,给鞍马劳顿的旅人带来难得的小憩。从千里外的广西上林县来执行任务,明天就要踏上归途的县公安局干警魏珉,正在端详着手里的一件连衣裙出神,这是他在北京...  相似文献   

17.
猫日历联系中美老人心张彦在四川省都江堰附近的农村里,住着我的业已102岁的姑妈邹辛士。她是一个国画家,也是个退休女教师,每天早晨都要翻阅她那本印刷精致的猫台历。一年365天,一天一个姿态各异的新猫。对于这个酷爱猫的老人,这是她爱不释手的宝贝,用五倍放...  相似文献   

18.
只要大家伙一看见我这人,准保你们心里立马一咯噔:“哎呀,好惨啊!”接着,你们难免会担忧:这个叫姚平的人可怎么活呀?手没了,脸也毁了……所以,我恳请小禾老师这回千万要破例用全家福代替我的单人照,我想借此告诉大家:姚平现在生活得还行!——因为,只要我一想到诗,一想到这令人怦然心动的精灵,嗬,管荷包里有钱没钱、管桌上有肉没肉,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在氤氲……诗是我的精神鸦片,没错,她让我几乎彻底忘掉了我的现实不幸。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一名14岁中学生凯钦在家自缢身亡。原因很简单:因为淘气,他向老师身后甩钢笔水。遗书说:“我只甩了这一次,但老师不信。我委屈,只有拿死来证明……我大了,有自尊了,她让我失去了人格……”原来,一周前,语文老师被连续甩了4次钢笔水,凯钦承认只有一次,事  相似文献   

20.
我一生中最崇敬的沈嵩生老师离开我已经二百多天了,这二百多天里,他的影子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只要一闭眼,就觉得他那清癯的面容和那高雅亲切的微笑正在面前,可睁开时就倏忽不见,直到现在我甚至也不敢相信他真的走了。我甚至还在想象着,如果哪一天去小西天他家里仍然可以看到他的。我常常不解,按中国人的相术,沈老师应该长寿的,他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瘦高的身材,不是常有人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