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抗诉若干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抗诉制度。这是一项新的民事诉讼制度。自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在近10年的司法实践中,检、法两家在民事案件的抗诉及审理上,由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不同,产生了不少问题。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民事抗诉的意义所谓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错误或具备法定条件时要求人民法院再审的行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各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上级检察院可以对下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无论是基层法院的生效裁判,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检察…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审判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之管见朱子龙在民事审判中,为什么要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如何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本文谈点看法.一、适用间接证据定案应具备的条件间接证据,是相对于直接证据而言的,是指不直接地、单独地证明案件事实,必须是与其它证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  相似文献   

3.
民事程序价值之管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伴随着民事审判改革的进行,程序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引起了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实务界在理论界不注意的时候便已经悄悄开始了改革的步伐。基于对实践中所遇到问题之信息的反馈及对实践所需的一种回应,实务界往往能够大胆地冲破种种束缚,作出具有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其出发...  相似文献   

4.
民事证据立法与证据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法学研究》2001,(5):95-107
选择什么样的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证据立法必须回答的问题。证据制度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与民事诉讼相关的现实国情。我国应选择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相结合 ,以自由心证为主 ,以法定证据为辅的证据制度 ,在民事证据法中不仅要规定举证、质证、认证等证据规则 ,而且要设置一些有关证明力的规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陈学权 《证据科学》2007,15(1):45-53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陈学权 《证据科学》2007,15(5):45-53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审判方式改革中的民事证据立法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证据立法是促进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保障司法独立与公正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我国证据立法的模式、当事人举证与法官依职权收集证据、庭前交换证据、举证时限、证人出庭作证、质证和认证、鉴定人和专家证人的问题 ,对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诉讼法学界在关注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的各项成果的同时,对司法实践中经常难以解决的证据问题也展开了多层次的讨论。讨论丰富了证据理论,指导了司法实践,还向人们揭示出我国证据立法的诸多不足及其原因。人们发现,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证据的粗疏规定远不能适应复杂具体的司法实践的需要,于是,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之立法就成为业内人士的热切期盼。在此情势下,最高人民法院总结诉讼实践,大胆吸收诉讼法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1年12月发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细化原来民事证据立法的若干规定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民事证据法律系统的过程中,与立法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必须予以澄清。从证据规则与经验之间的关系着手,应重点研究以下问题:证据法是否能够脱离诉讼法单独存在;独立存在的证据法应当具有什么内容;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根本问题在于形成体现现代证明活动自身特殊性的具体认知理论。裁判事实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关系具有或然性,应寻求适当法律程序与规则,以保障关于案件事实的认识在最大程度上符合或者接近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走出以点带面的偏狭思维,转向一种动态的证据概念,并在证据的真实性上强调当下社会认知条件所能达到的真实或属实。基于狭义证明理论,裁判并非都以查明事实真相为必要条件和最终目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法官的照顾义务和消极的实质真实义务。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应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与时偕行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12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有关证据制度的改革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此次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既是客观反思现行法粗线条式的简约规定的良好时机,也是系统总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证据立法是一个已经启动而必须圆满完成的法制建设工程,但问题是,我国的证据立法模式应当如何择定?是走大陆法的抽象理性之路,还是走英美法的具体理性之路?抑或二者兼而有之,走一条融贯、混合之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证据立法的内容与证据立法的重心选择,关系到诉讼模式的选择与定位,关系到法官自由裁量余地的广与窄。  其实,这个问题即便在有较长单独证据立法历史的英美法系国家,也是始终有争论的。争论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边沁、凯布雷尼为代表的自由证明理论,一是以斯蒂芬、撒耶、威格摩…  相似文献   

15.
纵观我国的民事立法,虽成绩斐然,但由于我们立法经验的不足,所立民事法律、法规大都是零打散敲,缺乏立法规划,加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情况与新问题不断出现,从而暴露了我国民事立法的许多不足。一、没有完整的体系,缺乏应有的合力首先,法律规范的空白较多。作为国家基本法中的一个大法——民法,至今尚未制定出来,代替民法出台的《民法通则》虽有效地解决了民事立法中的许多基本问题,但在好多方面比较原则,应有的  相似文献   

16.
姜朋 《北方法学》2015,(6):16-21
历史地看,法典与法表、刑鼎等一样,都属于早期成文法的表现形式,且其得名与使用的材质关系密切。近代以来,尤其是二战之后,为了因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民事单行法或特别法游离于法典之外几乎成为一种趋势。此时继续保留相当程度上被掏空了的法典的民事法律母法的名义,其意义究竟何在,不无疑问。编纂民法典,对于中国的立法机制和法律适用传统都是一种挑战,新的法典与之前既存的民事单行法的关系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协调其与过往前数十年间基于民事单行法所形成的法律运作体系的关系,如何确保后者不因新法的制定而被割裂、舍弃,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验与规则之间的民事证据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伟  徐继军 《法学》2004,(8):86-95
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民事证据法律系统的过程中 ,与立法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必须予以澄清。作者从证据规则与经验之间的关系着手 ,重点研究了三个问题 :证据法是否能够脱离诉讼法单独存在 ;独立存在的证据法应当具有什么内容 ;如何平衡证据规则与法官自由裁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以后,围绕着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系列诉讼行为,检察机关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监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检察实务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法官庭前释明义务问题、因举证时限导致证据不被采认问题、法官应予调查取证范围的把握问题、新证据的认定问题、证明的标准问题、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对法官自由心证范围的把握问题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监督点的把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民事证据制度之比较齐树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法院据以查明和认定案情的根据,只有准确查明案情,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核实证据.所有证据材料都必须经过法庭辩论,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法院判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春萍 《江西律师》2001,(6):11-13,7
在新一轮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改善和完善民事证据制度成为了焦点,进行证据立法也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司法实务部门和民间的立法准备工作已经展开,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也正在起草民事证据规则,部分民事诉法学者和民法学者已着手草拟民事证据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