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     
《中国残疾人》2012,(6):20-21
正法国:无四肢的残疾人欲畅游五大洲近日,一位意志坚强的法国英雄感动世界,这位名叫克鲁瓦宗的重度残障人士,在他26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中,被迫截去四肢。而正是他完成壮举,成为"泳连五大洲"的世界第一人。克鲁瓦宗5月从法国出发,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下水,途经太平洋泅渡到印度尼西亚的沿海村落,跨越了连接大洋洲和亚洲的海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2,(2):18-18
法国男子菲利普·克鲁瓦宗是一位失去四肢的残疾人,他去年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成为世界上完成这一惊人壮举的首位无四肢残疾人。2012年,菲利普将迎来新的挑战:游泳连接五大洲。  相似文献   

3.
环球     
正法国:无四肢残疾人计划游过五大洲法国男子菲利普·克鲁瓦宗是一位失去四肢的残疾人,他去年成功横渡了英吉利海峡,成为世界上完成这一惊人壮举的首位无四肢残疾人。2012年,菲利普将迎来新的挑战:游泳连接五大洲。1994年,26岁的菲利普在一次上屋顶调整电视天线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中,昏迷长达数月,被迫截去四肢……也许正是因为菲利普觉得他的命是从地狱里捡回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3,(2):20-20
2013年1月1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男子菲利普·克鲁瓦宗在名为"nemo 33"世界最深的游泳池内,潜水33米,打破了残疾人潜水世界纪录。现年44岁的菲利普·克鲁瓦宗是一位失去四肢的残疾人。但就是这样一位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1902年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一个中上阶层家庭。他的父母都有犹太血统,但在他出生前已改宗路德教。当时的维也纳是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加之犹太家庭对教育的重视,使他在书香气中长成。他的父亲是律师,对古典学和哲学颇有兴趣,还乐于与他讨论社会及政治议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的展厅里游荡,你总能为这个法国老头作品里的幽默和机智所折服,那是镜头所捕捉的一个庞杂而妙趣横生的世界,是“老马克”(年轻的中国摄影师们喜欢这么称呼他)的世界,也是大多时我们身处其间却又视而不见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由于钱三强在神秘的原子世界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在法国科技界的声誉不断提高。1947年,他被提升为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当年.在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中,得到这样学术职位的,只有钱三强一人,当鲜花和荣誉接踵而至时,远离祖国的钱三强和何泽慧却更加想念自己的故土。他们决定要回去,要回到祖国去。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7,(11):79-85
摄影,能为过去,现在,留下人类文明和价值的永久证据,和未来的希望。 我们不但生活在影像氛围中,也活在照片的记忆里。如果依据182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舍福·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以8小时曝光时间成功地将他窗外的风景拍摄成世界上第一张能永久保存的相片算起,那么摄影术的发明距今已有181年历史了。摄影术的发明不但展开了人类视觉文明的新页,  相似文献   

9.
Luc 《创造》2008,(9):87-87
世界上的事情总有巧合,或者说,食品安全永远是全球化问题。法国这两天也出现了一宗污染召回案,同样是奶粉,同样是婴儿奶粉,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处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晋夫 《今日山西》2002,(4):14-16
贝贺唐·木尼耶(BertandMeunier)法国摄影家。贝贺唐·木尼耶并未尝试描绘世界,而宁肯浸没其中,穿透它,体验它,然后把他的体验转化为图片,那是个让人们感到好奇的世界。他构图精巧但并不刻意设计。他坚持承认自身的感觉、情绪和受伤的感受力。他所反映的影像的质感,忧伤的情绪,跳动的画面,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就象一个旅行者面对不断变化的情景时的情绪,这些影像尽管可以触到,但却不把世界简化为单一的真理,而是令人们看到了复杂性和各种细节,并试图解释摄影本身所不能传达的东西。丹尼斯·达萨(DenisDarzacq)法国摄…  相似文献   

11.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12.
晁珊珊 《小康》2013,(9):86-89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在《为什么写作》中这样提问:"我们为什么写作?"他的回答是:"为了与世界的严肃性——人性、正义等相遇。"而当你真正走进了玛格南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摄影更接近萨特的答案。60年前,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匈牙利人和一个波兰人。共同经历了硝烟弥漫的二战后,走到一起,于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初,昆明杨月季园艺 有限责任公司接到一份客户的特殊传 真,为迎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订购该 公司生产的玫瑰鲜切花。一个月后,希 拉克访华期间,在成都、北京、上海三 地其下榻酒店的客房里,都有产自云南 的玫瑰陪伴着他。其中有一种为“法国 文化年”献礼的被命名为“中法”的 玫瑰,是法国玫昂国际公司(Meilland International)培育的品种。玫昂公司 是一家世界著名的花卉育种公司,授权 杨月季公司生产世界最新品种的玫瑰 花。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见到阿兰先生是在《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先生的办公室里。身着土黄色休闲裤,灰色马夹的他,有着欧洲人典型的深邃的双眼和高挺的鼻梁,尤其是那一抹“恩格斯”式的大胡子,使他看上去象一位英俊而潇洒的艺术家。阿兰·朱利安先生是法国的一位著名摄影工作者。因受其舅舅马克·吕布(法国著名摄影家)的影响,从小便对摄影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把摄影事业当作是自己的生命,辛勤耕耘。他曾作过世界许多著名杂志的图片编辑,也曾为举办各种类型摄影展览而奔波于美国、法国之间。这次,他接受《人民摄影报》…  相似文献   

15.
高婵 《前沿》2013,(18):64-65
列斐伏尔是一位和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他提出了享誉世界的现代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并指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它已经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已然沦为异化的工具,人们已经被这个社会中的统治阶层所塑造的意识形态所操作本文通过对“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这个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他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研究列斐伏尔消费社会的理论对于探讨消费社会的各种优劣,树立一种合理的消费思想,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有着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期以来。世界政坛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成功的政治领袖们不约而同地抛弃了宏伟的施政计划,而专注于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曾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刚就任时曾有一套极具野心的计划:要让“社会主义的梦想”在法国实现。然而,不到五个月,他就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在此之后,他的政策只有两个:继续执政,以及提名自己的支持者担任政府和企业要职。  相似文献   

17.
法国媒体报道,有法国网民呼吁罢买中国产品。个别网民的表达,肯定是法国社会的一部分,但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法国人的意见,需要科学的统计,不能随便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说火车遍布法国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点也不过分;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连法国人的厨房都有火车开进,而是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不管居家还是旅行,法国人都离不开火车,坐火车去上学,坐火车去买一条丝巾或者去喝一杯咖啡,对于法国人来说,不过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的法国华侨华人世界中,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他是旅法华侨的先驱——黄嘉略。他不仅是早期华侨华人融入法国社会的先驱,还是架设中法文化桥梁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月-11月,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杨思全博士赴法国参加了为期9个月的空间信息技术培训不,他接触了许多浪漫的法国人,也看到了浪漫的法国人如何谨慎小心地应对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