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肖扬部长在谈到进一步开拓法律服务领域问题时明确提出“开拓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服务的领域,使法律服务工作进入决策层年9助政府部S]运用法律手段实现宏观调控。”这无疑给我们开拓公证业务领域指明了方向。目前,经济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实现宏观调控是经济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因此,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就是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也就为公证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服务领域。一、开拓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服务的公证领域的准备工作要开拓为政府实现宏观调控服务的公证…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加入WT0使中国的宏观调控法面临新的任务。首先,宏观调控立法要有透明度;其次,政府在行使宏观调控权时要有新思路;最后,宏观调控具体法律制度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权配置原则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三正 《现代法学》2006,28(6):101-106
宏观调控权的配置事关宏观调控的效果。要合理配置宏观调控权,就必须确定宏观调控权配置的原则。宏观调控权的配置包括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横向配置指宏观调控权在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纵向配置指宏观调控权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由于宏观调控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重大事务,因此,宏观调控决策权的配置应实行集权原则,由中央国家机关独享;而宏观调控执行权的配置应实行分权原则,由中央政府与地方省级政府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分享。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条件和调控目标,准确地选择和运用调控手段与政策工具十分重要。税收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文先分析了目前在我国税收宏观调控作用的现实意义,然后结合现行税制的欠缺提出对税收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宏观调控权作为国家和政府调节经济的权力,以宏观调控行为和活动的能力、范围、可能性及其中的利益为客体。宏观调控行为和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宏观调控手段,也是宏观调控权配置的客观依据。与此相适应,应将运用财政手段、税收手段、计划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赋予具有代议性的立法机关:将运用货币手段和外汇买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配置给中央政府所属或独立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所享有。当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将委托给国务院的税收立法权收回,并给地方政府配置独立的发行地方政府债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宏观调控法应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效率则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之—。而政府失灵的存在,对宏观调控的效率构成了威胁。为此,文章拟从效率的角度来探讨宏观调控法的产生动因、存在的纰漏及其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有行政、法律、经济三种手段,但在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法律的指导和约束。从理论上讲,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主要包括对以下几种法律制度的运用押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律调控;税收法律调控;金融法律调控。因此政府可以从以下法律层面进行调控押加强相关调控主体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协调;完善有关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确保调控措施得以贯彻施行;完善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法制,真正发挥税法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平稳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在日趋复杂的利益格局下,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应该采取哪些手段,《法人》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教授。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调控困境的宏观调控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煌 《法制与社会》2010,(1):108-109
随着国内房价高企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过高的房价。本文试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采取何种调控手段以解决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宏观调控,反对腐败,两项任务其前提和目的是一致的,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反腐败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保证 腐败现象妨碍甚至破坏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表现在:第一,宏观调控的必要前提是市场经济,正由于市场经济有不足和消极方面,政府才有必要在遵循价值规律和竞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析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转变对于缓解金融危机的意义,阐述了金融危机下政府应当如何转变宏观调控职能,以维护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行为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行为,其法律责任归属于经济法责任,在经济法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我国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与责任特点为立足点,在阐释其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实现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04,(6)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复杂的利益格局和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使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成效也打了折扣,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围绕宏观调控纷争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投资者与中央银行之间,以及各种利益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其机理是通过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调整各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调节企业行为,调节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条件。考察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恰恰在基础因素方面是薄弱环节。 一、微观基础 企业是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因为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措施只有通过市场作用到企业,改变企业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运行,才能达到政府调控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宏观调控的法制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宏观调控的法制化四川轻化工学院法律系教授彭启先高度重现宏观调控的法制化,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探讨宏观调控的法制化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张家骥 《政法论坛》2012,(3):187-191
宏观调控往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特别是影响公民的参与权、诉讼权、知情权、隐私权、信赖利益等基本权益。实践中,由于对宏观调控指导思想的片面化理解、调控的法律程序缺失、公民维护权益意识淡薄、宏观调控法律依据不足等原因,公民权益容易受到不当的损害;对此,应构建责任政府,提高政府对公民权益的关注度,转变政府执法方式,提升公民权利意识,设置政府责任追究机制,并尽快制定宏观调控法,从而实现对公民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而法律程序则可以通过引进外部力量介入宏观调控、借助法律程序的程式性,达到控制监督政府宏观调控权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宏观调控的认同、消除宏观调控实体法滞后性带来的负面效果等诸多目标,进而推进宏观调控的合法、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论宏观调控权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承堂 《时代法学》2008,6(3):27-33
宏观调控权作为宏观调控法学的核心范畴,对其性质的理解关乎整个理论体系的架构。基于当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行为的实证研究,宏观调控权在性质上属于立法权,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理论赋予了宏观调控权特有的制度功能,从而使宏观调控权有可能成为经济法学上特有的基本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钱瑜  肖丹 《中国法律》2008,(6):27-29,88-93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政策的范畴。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是否有影响,目前有两种不同说法:一是[宏观调控无效论];二是[宏观调控影响巨大论]。本文通过对2005年至2008年证券市场的回顾,探索宏观调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际春  肖竹 《中国法学》2006,(4):158-168
对“宏观调控”概念的界定,决定了宏观调控法制建构的差异。宏观调控应当遵循“分权”和“法治”的基本原则。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和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调控权的合理划分,是有效分权的基本条件。宏观调控必须法治化,但是通过具体立法“固定规则”是不可行的,关键是对宏观调控主体适当赋权,由其根据形势和调控目标“相机抉择”或自由裁量,并将其纳入问责体系,凡宏观调控决策或行为超出合理专业判断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人就应在民主和法治的框架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