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戒烟,只为你     
第一次见到晓宁,是在一个久别的朋友家喝酒的时候。朋友的家在市郊结合部,一座很破旧的四合院。我们喝酒时划拳,声音震天价响。正喝得高兴,冷不防身后一声吼:“你们能不能小声点儿,吵得人什么事也做不了!”我回头,见是一个穿着颜色模糊的牛仔裤和蓬松的大衬衫的脸上沾着油彩的女孩,女孩的模样倒挺俊俏,只是零乱的头发和斜叼在嘴上的烟卷使她显得有些颓废或者叫玩世不恭。朋友摆摆手示意我们静下来。女孩走后,我问:“她是谁?”朋友说:“房客。”我说:“她看上去倒像是主人。你似乎挺怕她。”朋友解嘲地笑笑:“你领教几次就知道了,厉害着呢!她是画画的。”  相似文献   

2.
一支由30名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股市大户组成的探险队于2001年9月从广州出发,暂别“大户室”,走出去融入大自然。他们经历八个昼夜与世隔绝、风餐露宿的征程,穿越新疆罗布泊核心区,挑战人类极限。有趣的是,这30名“股坛大鳄”还在穿越罗布泊的途中运用现代高科技设备和通讯手段,实现在荒漠中监察实时股市行情及进行卫星电话委托炒股,创下一项“股市大户沙漠炒股”的纪录。  相似文献   

3.
2001年在12月21日,是一个25岁女孩的节日,她浸泡了血和泪的新书《亲吻阳光》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她叫绛雪,一个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伴发严重肾脏损害的女孩。她说,在这个都市的星空中,有那么多温暖的星星,一同守护着她这颗生命的流星。  相似文献   

4.
4年前,我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散文,不久编辑部转来一个叫周黎明的女孩的来信,她说她很喜欢那篇散文,也很爱好文学,愿我们能成为最好的朋友。黎明是江苏泰州人,她中学刚毕业便去了新疆独山子和支边到那里的奶奶爷爷及舅舅生活在一起。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我自然很高兴,更何况自己又处在多梦的季节,能够认识一位同样爱好文学的同龄女孩,我也很乐意。从此,千里之外我有了一个最知心的朋友。宁静的生活从此多了一份牵挂。在照片上,我认识了黎明的芳容,她美丽端庄,文静贤淑,不太长的秀发搭在肩上,显得异常的质朴与清纯。迢迢千里,没有太多的故事,然而,心情却装在信封里,渐渐的,我们的心跨越时空越走越近,后来,我们都有了电话,两颗年轻的心常常在午夜的热线中撞击出爱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晓红 《农村青年》2011,(12):14-16
2011年8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育才双语幼儿园出事了:一个3岁女孩被老师遗忘在封闭的校车里。8月江南,酷热难当,没人知道这个名叫朱颜的女孩在蒸笼一般的校车内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小时,她抑或喊着老师,抑或喊着妈妈,可没人发现她。由于高温缺氧,她最终被活活闷死听闻噩耗,朱颜的母亲陈庆红当场晕倒……  相似文献   

6.
怀着爱情,我同他上路了 1978年4月,我出生在重庆一个乡村家庭里。 1997年8月,我从重庆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到重庆下游长江边的一座城市同表姐开了一家花店。我是一个外表温柔内心却很狂热的女孩,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为自己的青春撒一次野。  相似文献   

7.
走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碎石路上,天空高远,大地轻盈,一位叫做苏梦雯的女孩心事单纯,她边走边唱,明亮的眸子东张西望,空气中飘动着她青草一样润泽的歌声:“我独自一人着急回家,亲爱的人在盼着我呢“。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更多的可能是机缘,这位具有葡萄牙血统的中国女孩,在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时,推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第一首单曲《着急回家》,而这首歌的个中情怀。和漂泊在外400余年终于在世纪交接的前夕回到  相似文献   

8.
陈墨 《农村青年》2009,(6):31-34
刚上初三,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家散了,她从快乐天使变成忧郁女孩,心中唯一的梦也被一场突来的大地震给击碎了,她两次被截肢,失去了双腿,陷入了绝望,网友们称她为“最悲惨的女孩”。然而,一场爱心接力,一场大爱的滋润,终于浇开了生命之花——2009年3月1日,这位“悲惨的女孩”重新“站”了起来,走进了校园,重新拾起她的大学梦想!而且重新拥有了温馨的家,那个忧郁女孩变成了阳光少女。  相似文献   

9.
孤旅也风情     
女孩砂砂,以做平面广告设计为生,工作不坐班,属于那种忙起来恨不得一天24小时连轴转,闲时又有大把时间可供任意享用的自由打工族。去年9月,在做完一个大case,从广告公司领得一笔丰厚酬劳后,她背上大行囊,孤身一人上路,开始了神往已久的西域之旅。从甘肃、新疆到青海、西藏,再到川西、滇北,砂砂艰辛而快乐地游走着,走在阳光下的尘埃中,走在暴风雨后的泥泞里,走在乡野村落一小块一小块橘黄色的灯火边,走在城市满街破碎迷离的霓虹间,走过荒原、石窟、雪山、废墟……一路风尘,百味兼收。归来后的砂砂明显变黑变瘦了,那张藏蓝…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13日,一条全新的心理咨询热线9619555,在江西省南昌市开通了。电话这头,一个女孩用温润、甜美的嗓音轻轻地说:“你好,苏华阳光热线。”那声音,似一缕缕清新的阳光照进你的心田。女孩名叫苏华,是一个高位截瘫的美丽的女孩。她15岁生病致残,6年未出家门,有10万字精美文字从心间流淌笔端。她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以阳光心情,还给社会一片阳光。  相似文献   

11.
披上洁白的婚纱,和心爱的人手牵手踏上红地毯,这是每个女孩都憧憬的婚礼。登封市23岁的何瑞鸽也不例外。但是,一场车祸击碎了一对即将结婚的恋人的幸福。她“瘫痪”了。为给她治病,男友和她家花了20多万元,她的男友还瞒着她在郑州闹市“卖身救女友”。2008年1月16日,他和她在郑州举行了“病房里的婚礼”。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初,从陕北土窑洞走出的“民歌女王”王二妮迎来了丰收年,就在她主演的西部爱情电影《哭恋》在全国上映不久,女孩又成功登陆央视春晚,与阿宝合唱的《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在舞台上大放异彩!鲜为人知的是,凭借嘹亮嗓音“打天下”的二妮,如今不仅成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独唱歌手,还是陕西省政协委员。从灰姑娘到大明星,她经历了一场怎样的人生蜕变?这位草根女孩又是如何“从政”的?  相似文献   

13.
从一个农村女孩到纺织女工,从纺织女工成长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2017年,她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20年,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所获省市奖项更是无数。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但她仍坚守在生产一线,用奋斗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4.
陷进爱里     
夜晚12点多钟,女孩拨通了我的电话。电话线那头是她的哭泣声。我知道又是一个身处困境的受伤女孩。我的心理咨询电话从1994年开办以来,8年的时间,在半夜打来电话咨询的女孩子,没有一个不哭的。这个女孩子失恋了,她才20岁,但她伤心欲绝。她是大二的时候认识那个男人的。男人是生意场上的,比她大10岁。男人对她千般呵护,她说简直是掉进了甜蜜窝窝里了。学习没了心思,干脆退学,在男人的翅膀下过起了贵族生活。真是世事难料,仿佛是一夜之间,男人就变了心,要与一位并不比她漂亮的女人结婚。并且远走高飞了。这女孩一下子像一堵坍塌的墙,废墟般没了生命。她说,一直以来,她的世界只有他,和外界没有任何牵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样生活。她说眼泪都流干了,现在除了爱他,自己是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次处于秘密状态下的残酷采访。街上春节喜庆的灯笼高高挂起,可这个家里却充满着一种压抑和悲伤的氛围,还差10多天就要满21岁的女儿吴芳拉扯着妈妈不停地问:“妈妈,我患的是肺结核病,可花了那么多钱,吃了那么多药,怎么一直不见好转啊?“这个就读于重庆师专外语系的花季女孩,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早已由恶性骨肉瘤扩散到肺部成为晚期肺癌,一颗生命的流星将要划过苍穹。亲亲女儿,我们不能告诉你的病情1979年2月23日出生在重庆市忠县城的女孩吴芳,从小深受  相似文献   

16.
吕善终 《农村青年》2011,(10):16-17
2011年3月28日,清溪镇不少人为一个女孩送行。地道的湖北特产整整塞了一麻袋。带着伤心和眷念。女孩三步一回头地走了。她难以忘记清溪镇,这里给过她爱。也给过她恨;她在这里懂得了人生。学会了自尊和坚强。  相似文献   

17.
小眼睛、大颧骨、塌鼻梁、大嘴巴、厚嘴唇,脸上还有雀斑,这些与美无关的外貌特征竟是吕燕从一个普通的中国乡村女孩变为世界名模的全部本钱!有人说她美得令人惊艳,也有人说她丑得“登峰造极”。可就是这个“丑女”却成了时装界的宠儿,集千般“优点”于一身,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美丽观念,在全球模特儿梦想成名的巴黎打工打出了名堂。2000年11月,吕燕在2000年获得了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亚军,这是中国模特迄今在世界上获得的最高荣誉。18岁从家乡江西来到北京,19岁只身闯落法国巴黎,20岁成为世界级模特。  相似文献   

18.
6年我挣100万     
第一次见到赵雪时,她正在西宁市一家大商场展台上摆自己的化妆品样品。见记者来采访,正蹲着的她马上直起腰,把如瀑黑发很自然地往后一甩。真让人难以置信,眼前这位柔美的女孩,会是在南方历经磨难,6年挣下百万资产的堂堂“赵总”!一1992年8月,阳光分外火辣。那天,比赵雪大两岁的姐姐和她同时收到西安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是,全家人在欣喜之后马上又陷入了沉默,因为仅两人的学费就要上万元!  相似文献   

19.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个叫做徐静蕾的女孩,带着一份似乎与生俱来的自由自在的美,一如她的名字般沉静地绽放于这个时代。其实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从《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开始,资讯时代的人们开始大量接收并接受了这个女孩的图文信息。  相似文献   

20.
德军 《农村青年》2010,(9):56-58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在温总理面前说真话而引发了全国“讨薪风暴”,她也因此而一夜成名。她就是重庆市云阳县人熊德明。成名之后的熊德明远赴城里打工,然而却并不如意,最后她决定创业,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百余个项目……那么,几年过去了,“什么都不懂”的熊德明的创业经历了哪些曲折?她能成功吗?她的创业之路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