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作战,5个月后大部分被马家军歼灭,这支部队史称西路军。由于种种原因,西路军的历史真相长期被掩盖,西路军指战员受到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西路军的历史逐步走出"禁区",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为广大的西路军指战员正了名,给出了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2.
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后期的执行委员会主席,人们很难将这位德国人同红军西路军联系起来,但随着<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的出版发行,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工农红军为寻求苏联军事物资援助而组建西路军、西路军西进途中不让其到达新疆、向中共中央出谋划策营救西路军、为到达新疆后的西路军余部寻找发展机会等问题上,都和季米特洛夫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02,(8)
长期以来,在涉及西路军问题的有关书刊中,均把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说成是执行张国焘的逃跑主义路线,把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遭遇的惨败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最后破产。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的《陈云年谱》中的有关记载看,陈云对西路军长期背着“张国焘路线”的黑锅,心情十分沉重。为了把西路军问题搞清楚,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帽子,陈云和李先念等老同志20世纪80年代初期做了很多工作,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1983年初,李先念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陈云的建议写成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  相似文献   

4.
1936年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奉命深入河西走廊的红军西路军遭到国民党西北势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的围追“兜剿”。西路军广大干部战士坚决执行中央命令,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5.
营救西路军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奉中央命令,由四方面军的2万多人组成“西路军”,由靖远县虎豹口强渡黄河经永登向河西进发。“西路军”进入河西后,先后在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遇到了蒋、马军队的围剿,在倪家营子、高台、南柳沟等地恶战后遭到惨重损失,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一部分人被俘,也有少数战士失散,流落在河西、青海一带。党中央对流落在甘肃、青海的西路军战士极为重视,决定由周恩来主持开展营救工作。“西安事变”后,正在西安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周恩来根…  相似文献   

6.
1937年4月29日,西路军失败后,率领西路军左支队经历了四十九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征程,李先念等人顺利抵达进入新疆的关口———星星峡,开始了在新疆的学习生活。初抵星星峡盛世才于1933年当上新疆边防督办后,独揽军政大权,打出亲苏、反帝的旗号,意欲与国民政府中央抗衡,在新疆闹独立。193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盛世才对此表示赞同。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在苏联政府斡旋下,盛世才同意从苏联运送一批武器和物资经新疆支援红军。1937年4月,盛世才同意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由陈云、滕代远作为中共派驻新疆的第一任代表。星…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2009,(6):66-68
西路军失败了。但如何对西路军评价,如何正确对待西路军的将士,一直是李先念和陈云的心病。  相似文献   

8.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2009年3月经中共张掖市委批复。更为现名。该馆以红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驻甘肃代表谢觉哉和红军联络处处长彭加伦的委托。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主任的公开身份,用重开福音堂医院为掩护,在张掖开展营救红西路军流落失散将士。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并营救红军300多名,最终被国民党新二军驻张掖三百旅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园内。  相似文献   

9.
江怀 《广东党史》2004,(6):15-18
西路军被打散1936年10月28日,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共2.18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甘肃省靖远县河包口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西路军最后惨败了。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五军计21800余人组成西路军,挺进甘新.由于多种原因,到次年3月基本失败,余部改为3个支队打游击.1937年4月底,由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以下简称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甘交界的星星峡.其后,西路军余部由陈云接应抵达迪化(现乌鲁木齐),在新疆接受训练并分批回到延安.在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驻训新疆及后来澄清历史真相中,陈云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10):44-44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九军、五军以及总部直属部队共计21800余人,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组成西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的带领下,开始了悲壮的西征。红军西路军占古浪,过凉州,据永昌,抵山丹,战高台、临泽,历经70余次血战,屡创顽敌,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兵败祁连。西路军左支队经过1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从安西东南大公岔山口走出祁连山,到达肃北石包城,由此进入安西,在安西发生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而抵达新疆。  相似文献   

12.
宋凤英 《党史天地》2007,(12):27-3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昌浩是红军中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宣告成立后,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总政委。此后一直到1937年3月14日的石窝会议后离开了西路军为止,陈昌浩一直是这支兵强马壮的主力红军的总政委。  相似文献   

13.
在红军西路军征战史上,有一支女兵队伍引人注目,她们就是红军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长征中,她们爬雪山过草地,经历过无数次战斗;三大主力会师后,她们又渡过黄河,随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  相似文献   

14.
西路军的惨败是红军历史上的重大挫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发生在1936年10月一1937年3月的历史几乎被尘封。70多年来难见天日。听说李先念主席健在时。有人创作了关于西路军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请他审阅,他都一一谢绝了,不是他不愿意看,而是他不堪回首那场前所未有的恶战、血战、苦战的惨烈与悲壮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纪念馆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1937年2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获悉西路军危急,决定成立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委的援西军,增援西路军。1937年3月初,援西军开进镇原时,西路军业已失败,遂驻扎镇原等地区,营救和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开展抗日准备和群众工作。1937年8月,援西军奉命开往陕西三原改编抗日。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文作者、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安永香,长期从事红西路军历史研究,被党史学界誉为"红西路军历史的活字典"。文中,她回忆了30多年前采访西路军老战士刘德胜的情景,讲述了老战士刘德胜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建立地下党组织,历尽艰险营救被关押的西路军干部的故事,展现了西路军将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37年3月,西路军经过4个月的孤军奋战,浴血河西走廊.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歼敌2万余人后,终因寡不敌众,处境艰难而归于失败.之后,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报告,其余的部队分成三个支队,在由李卓然、李先念等组成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转入祁连山区打游击.三个游击支队中只有李先念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历尽艰险,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几场恶战,最终于4月底抵达星星峡,为革命保存了400余人的火种.本文记述的就是西路军失败后,李先念率左支队所经历的40余天转战跋涉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9.
蓝式千 《湘潮》2005,(10):4-7
1936年,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发。经过近半年的浴血奋战,仅有400多人的左支队于1937年5月进入新疆保存下来。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西路军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路军问题才慢慢接近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得到了澄清。陈云不仅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并将这批幸存下来的干部培养和训练成为我党特种军事技术干部,而且在新时期为西路军问题的澄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陈云说:“你们是革命的种子,将来可以发展到几千人,几万、几十万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1936年10月,…  相似文献   

20.
秦生 《当代贵州》2011,(17):65-65
本书在充分引用翔实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展现了红西路军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演进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最后结局,分析总结红西路军失败的原因,回答了各界长期争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