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4-25
中国海主要指环绕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这些海区位于北太平洋西部,是世界8个著名的台风多发区之一.年平均台风多达27个左右。根据50年资料计算.在一年中热带气旋经过我国海南岛东南方海域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菲律宾群岛东方的海域,而我国沿海各省(市、自治区)中,海南、广西、广东省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最多,沿东海岸向北.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省(市),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依次减少,同时,由沿海向内陆。遭遇热带气旋的次数也是逐渐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王喜年 《中国减灾》1997,7(1):32-36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自然灾害中,通常把发生在海洋上和滨海地区的、由于海洋自然条件产生异常或激烈变化而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它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海洋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海洋自然条件改变所引发的人为海洋灾害或人为海洋自然灾害。本文从台风灾害谈起,重点论及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灾害及其预报与防御对策。1台风风暴潮灾害热带气旋依其强度可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与台风四个等级。在外海,热带气旋灾害主要表现为由它引起的风与浪所造成的灾害;在近岸则表现为风、…  相似文献   

3.
台风活动及影响概述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绕着其中心强烈旋转的热带气旋。中国气象局按其强度进行划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6—7级被称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l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统称为台风。其中,14—15级的称强台风,16级及以上的称超强台风。本文为叙述方便,在不易混淆或无需区分时,将8级风力以上的热带气旋按习惯统称为台风。  相似文献   

4.
1991年孟加拉国气旋性风暴灾害的综合分析薛秋芳,姚学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1991年4月29日夜,北印度洋第2号热带气旋,在异常发展后,袭击了孟加拉国东南部地区,造成13万8千人死亡,100万人无家可归的毁灭性灾害。1991年是“国...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北上台风 1北上台风的定义 北上台风是深入北方的热带气旋,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夏秋季主要灾害之一.北方有的地区甚至将台风列为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如黑龙江省汤原县:"本县由于受台风及河套、渤海等南来低气压影响而多雨,……."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大》2008,(7):47-47
热带气旋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大气涡旋。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全球热带气旋生成最多的地方,我国是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7-27
台风灾害早期警报系统的工作实际上包括台风资料信息迅速收集、传输和交换系统,台风灾害诊断分析、预报、警报业务系统和台风预报及灾害警报的分发及服务系统等三个部分,我国都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频率高、损失大、季节性特征突出、次生灾害连发性显著等特点.主要自然灾害有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冰雹、雷电、冻害、滑坡、泥石流、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流行病和环境污染等.同时,江西省地震活动呈现活跃的态势,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有害生物对局部地区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加重.有的年度发生多种自然灾害.如1995年先后遭受地震、大风、冰雹、干旱、病虫害、洪涝等8次大的灾害.又如2005年、2006年、2008年,全省先后遭受了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病虫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可以显著加强台风活动,并已经导致了更强烈的台风活动。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全球热带气旋在过去30年总体有显著增强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与热带气旋发生发展区域的海温升高趋势相吻合;全球热带海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2):10-15
2013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洪涝、干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均偏重发生。年初云南和四川南部出现2009年入秋以来的4年连旱,汛期南方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北方多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呈现“南早北涝”的灾害格局。四川芦山地震和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损失严重,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次数也较常年偏多,引发洪涝灾害,部分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相似文献   

11.
致灾热带气旋在我国沿岸登陆的频数和再现周期统计分析张裕华,叶家东,范蓓芬(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热带气旋是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天气系统。它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风灾、风暴潮和水灾。它的风灾,在海上危害船舰。对于陆地居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首当其冲的是它登陆的沿海...  相似文献   

12.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1-21
海洋灾害包括许多种类,其引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人类活动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海洋灾害。有些具有原生灾害的性质,如台风、海雾、厄尔尼诺现象等;有的则为次生灾害,如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等,大都是由大风、冷冻、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海洋灾害,主要有赤潮、海水污染等。归纳起来,引发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台风灾害预警及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 《中国减灾》2005,(8):23-23
中国气象局于2004年8月16日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规范台风预警信号,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这些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了台风不同的逼近时间和强度,有效防御和减轻台风引发的灾害。但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和全国暂时没有统一,故福建省连日来发布了绿色、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指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4,(5):52-53
正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所谓及时,就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上报信息。这里的"第一时间",是指采取一切  相似文献   

15.
<正>台风是指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发生的强烈气旋性漩涡,因具有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等特点,是当今全球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登陆台风最多、灾害最重的国家之一,漫长的海岸线使得从华南到东北沿海地区都深受其害。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1949—2019年间,共有513个台风登陆我国,年均7个,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今年我市的降雨情况如何,面临的防汛形势是怎样的?答: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发生强降水过程,受降雨影响,七大江河中珠江、太湖和淮河均发生较大洪水,洪水发生时间非常集中,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同时台风活动频繁,"灿鸿""莲花""浪卡"5天内相继生成,海上三台风共舞,形成三气旋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局面。为此,国家防总启动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第9号台风"灿鸿"登陆浙  相似文献   

17.
<正>热带气旋灾害存在灾前、灾中各种信息不完备且快速动态变化的特点。综合动态风险预警旨在考虑热带气旋的灾害链特性,同时利用各种信息随着时间逐渐完备的特点,对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动态评估,并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为实现热带气旋动态风险预警,需要在部门协调机制、模型模拟研究、业务系统研发、业务队伍培养等领域进行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18-20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沿海大国。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北岸。拥有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个气候区。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曲折多弯,形成众多的优良港口。沿海岛屿6500多个。中国附近海域又是海洋生产力的高值区。所有这些都使中国具有丰富多彩的海洋资源。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6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匮乏。对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时值海洋灾害的多发期。本刊进行特别关注。期望能为抵御海洋灾害贡献微薄的力量。让我们的大海更加蔚蓝。  相似文献   

19.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9-29
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经常出现的一种灾难,其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台风来临时不但有强大的风暴。还夹带暴雨,范围可达1000多平方公里。不过,台风是有规律的.甚至每年的行进路线都差不多,所以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多听天气预报,尽量躲开台风行进路线。然而,也有不少台风是飘忽不定的,来去均无规则,但气象台会在这种台风来临前24小时发布预告。  相似文献   

20.
时事学习     
问: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问:今年我国治理整顿主要抓什么? 答:抓好结构调整,搞活大中型企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问:农村深化改革重点是什么? 答:完善联产承包,壮大集体经济。 问: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答: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问: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关键在于什么? 答: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问:必须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始终把工作的中心。作为全部经济 答:提高经济效益。 问:实现第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