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监狱工作既是一项事关国家刑事法律实施和法律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刑事司法工作,又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康的特殊社会管理工作。监狱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纵观新中国监狱工作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国监狱治理的模式从人治到法治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曲折历程,经历了领导人思想治监、政策治监、法规治监到依法治监等不同治理阶段,治监理念逐步向法治靠拢。  相似文献   

2.
<正>李贵连《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版)对中国法治的历史轨迹进行了重新诠释。他没有简单用"人治"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形态,这一概括不仅掩盖了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而且也使得中国法治的源头和传统流变变得模糊不清。法治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法律制度、法律思想都有其历史基因和历史脉络。法治理性也是历史理性。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认为,法律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只能是历史存在中的、在历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标志着党的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也标志着党的领导方略和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 ,即从过去的以党治国 ,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各方面发号施令和包揽一切的领导 ,转变为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律来实施领导 ,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府机关和行政领导必须依法行政。为此 ,要求各级行政领导必须具备法治观念这一基本素质。一、法治观念是行政领导的基本素质行政领导的法治观念 ,是各级行政领导在日常的国家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4.
刘春撰文认为,20年来,我国政治观念的变革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辅相成。从具有创新性的角度看政治观念变革的主要内容有:(1)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观从阶级斗争向民主建设、组织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转变;(2)国家的功能观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3)党组织的功能观从无所不能向有所不为转变;(4)社会主义民主观充实了新的内容;(5)法制观从法律虚无主义向法治主义转变;(6)政治决策观从重经验决策向重科学和民主决策转变;(7)政治职能观从指挥命令向提供服务转变;(8)机构改革观从重机构数量的精简转向适应和推…  相似文献   

5.
人权与法治     
“法治”是一个内含非常丰富的概念。首先它指的是与人治根本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从主体看,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或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之分。从治国依据看,是依法而治还是依个人意志而治之别,从治理社会的方式看,是把法作为国家单向控制社会的手段,还是把法看成主要是制约国家的工具。其次法治意味着人民必须守法,政府更必须守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有效防范国家公共权力的专横和滥用。第三,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社会状态。法治最终要表现为一种法律秩序,它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黄硕  张德淼 《求索》2013,(4):180-183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的正确决策,为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建设铺平了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从国家最初的卓有成效的立法建设,到后来实现由法制向法治理念的巧妙转变,再到当前执政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是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过程,昭示出中国在走向现代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不懈努力和美好未来。以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背景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创造了全新的法治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法律思想和法治理论的内涵,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贡献。  相似文献   

7.
工具主义法律观与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不相容的。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大小取决于对工具主义法律观的扬弃程度。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理性主义法律观也难以在中华文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西方技术主义、繁琐主义、极端专业主义的法治体系和法治构造,严重扼杀了生机勃勃的法治精神。中国依法治国的观念基础在于实现从工具主义法律观向治理主义法律观的转变。治理主义法治观首先体现为对法治精神的尊崇,其次更注重法治在不同治理空间中的落实。法治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社区治理中的贯彻与落实存在着不同的实现路径。治理主义法律观关注的是法律能否转化为解决国家治理议题、社会治理议题和社区治理议题的观念资源和制度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的刚性程度在从国家治理向社会治理、社区治理传递的过程中,是逐渐递减的。换言之,法治在不同治理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1)
<正>核心提示:"法制副村长"扮演着法律参谋的角色,免费向基层组织和个人提供意见和建议;"法制副村长"为乡村管理提供法律专业意见,进一步增强了村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村务的能力;○"法制副村长"制度实行三年来,让社会治理开了花、使法治惠民结了果,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9.
柳玉祥 《群众》2014,(11):22-23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着社会矛盾尖锐、民众法治信仰缺乏、治理手段单一等难题,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各项工作,推动党政机关依法办事、公司企业诚信守法、人民群众遇事找法,促进良好治理格局的形成。一、以促进人人信仰法律为重点,大力创新社会普法教育机制近30年的普法工作,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宪法和法律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普法工作要尽快向"努力把法治  相似文献   

10.
王立民 《传承》2011,(2):69-71
一、转型时期与法治建设 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促进了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国家权威的转变,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法制时期.30多年来,中国历经了经济、治理方式和社会的转型.在这些转型期中,法治也在不断建设和发展并逐渐提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法治思维作为法治实现的思想基础和重要条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模式,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深化对法治及其内在价值和规律的认识,实现从日常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治问题,"法治中国"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法治中国"的中心在"中国";"法治中国"的"法治"环节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组成;法治经济、法治政治、法治文化、法治社会、法治生态文明是其构成要素;"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向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转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中国的实现路径。法治中国的话语体系具有统一性、系统性、自觉性、责任性、渐进性、宪法依托性、规范性和开放性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这一治理方针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它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大意义。一.完整准确理解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为了更加准确、完整的理解依法治国,我们必须对以下两个概念进行辩析。(一)法制与法治法制与法治是多年来混淆不清的两个概念,两…  相似文献   

14.
张冲  程亮 《人民论坛》2012,(17):104-105
中国的法治建设正面临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先进文化和传统观念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在一百年前的清朝末年也同样存在。一百年前,当时的中国也进行过一次法律修订运动,即清末修律。从清末修律到今天的法治国家建设,我国的法律制度和国家治理方式正经历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不断革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4,(31):24-25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核心是要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可以从宪法、法治、立法、依法执政等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为此,应当根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强化法治权威和良法善治,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行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在加快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市域社会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社会治理中关键一环,承载了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任,新时代市域治理现代化要以法治化为目标,依靠法治来推动,市域治理法治化关键是要“地方立法科学化、法治政府服务化、普法守法全民化、法律问题科技化”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大》2009,(14):1-1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就乌鲁木齐“7·5”事件和新疆发展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是法治国家,我们用法律来解决我们的事情。这样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8.
论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唐德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并确定其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是党执政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时代发...  相似文献   

19.
“法治”观念在东西方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源自对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利益的关切,西方社会重张“法治”的旗帜,并推动了“法治”的实现和制度化。“法治”的字面意思是法律的统治。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但是在现代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中,对法治的理解往往侧重于其狭义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政府应受法律的治理,遵从法律。法治与人治相对立而存在,法治理念也常常被表述为:“政府由法律而非由人来统治。”但是,如果认真推敲,这一命题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孟子·离娄》有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国家在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都不可能否定人的因素的存在,失去了维系法治理念延续的具体运作者,法治建设最终将沦为完全与实务相剥离的单纯的立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人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顾姝倩 《创造》2015,(10):54-5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培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要求,既是对过去法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是目前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对全社会法治理想的期待.当前法制教育的着力点要从各级领导干部着手,通过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内容上丰富法律知识素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育以及加强法治方式的实践运用几方面来逐步养成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转变,真正做到立法为民,而不是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