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乔的文章说,现在不少文章在谈到解放以后我党所犯的一些“左”倾错误时,已悄悄地把“错误”二字换成“失误”二字了。比如谈到大跃进,谈到庐山会议反彭黄张周,甚至说到文革,都要说:这是“失误”。有篇文章,还在题目上明确标明,“文化大革命”是“失误”。 文章说,错误就是错误,“左”倾错误就是“左”倾错误,“错误”两字是不能易为“失误”两字的。这是因为,其一,“左”倾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现在不少文章在谈到解放以后我党所犯的一些“左”倾错误时,悄悄地把“错误”二字换成“失误”二字。比如谈到大跃进,谈到庐山会议反彭黄张周,甚至说到“文革”,都要说:“失误”。有篇文章,还在题目上明确标明,“文化大革命”是“失误”。我党在解放以后所犯的一系列“左”倾错误,究竟是应当径直称为“错误”,还是应当换个说法,称为“失误”呢?我认为,错误就是错误,“左”倾错误就是“左”倾错误,“错误”二字是不能易为“失误”二字的。这是因为,其一,“左”倾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和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决非是只造成一般不良后果的所谓“差错”或曰“失误”所能比拟的。其二,从造成不同后果的原因来说,“左”  相似文献   

3.
谈到"尊严"二字,我的眼前便会浮现跪地祈求者的眼睛,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一幕幕挥之不去的镜头;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耳际便会响起许多上访者、求助者对我说过的话;谈到“尊严”二字,我的脑海更会出现自己与许多记者同仁在采访报道中经历过的太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4.
克蓝 《今日海南》2011,(8):28-28
在7月27日开幕的中共海南省委2011年度理论研讨会上,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动员讲话中,谈到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承担风险的问题时所说的一句话发人深思:"你不做事,耽误了一方的发展,才是最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语用失误问题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以往对语用失误的研究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归因错误:(1)将语用失误的责任完全归因于表达者或受话者一方的表达方式或理解能力;(2)归因于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规则和语用规范的迁移。文章通过对这些归因错误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语用失误的本质,思考其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仇官,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态。《清史稿》中就有记载,在18世纪末的四川、湖北,因政府在各种社会政策方面的失误,导致老百姓"益仇官"。"益"者,更加也。有"益"字,说明仇官的社会心态早已存在;加上"益"字,不过更形严重而已。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写史者说:"乱机四伏矣"。  相似文献   

7.
章欣 《中国民政》2013,(10):58-58
记:一个县级民政局,七项国家级荣誉,您是如何统筹多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呢?滕: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县级基层民政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邹平县民政局能拥有七项国家级荣誉,绝非偶然结果.我从事民政工作以来,主要从"五个引领"上推动工作发展:一是目标引领.设立长远规划,制定"创新工作全国典型、多项工作全省领先、整体工作全市第一、综合考核全县先进"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每年都在不断地提升难度,由"努力实现"到"提升实现"到"更高层次上实现"再到"更宽视野、更高层次上实现".这样既保持邹平民政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也是一个逐年调高目标、自我加压奋进的历程.二是思想引领.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标指向的不同,可将群体性事件分为"基于利益表达的群体性事件"、"基于不满宣泄的群体性事件"和"基于价值追求的群体性事件".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已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向:(一)在实施主体上,从"特定群体"到"不特定多数人";(二)在发生地域上,从"村落乡镇"到"城市社区";(三)在诉求目标上,从"利益表达"到"不满宣泄"; (四)在动力机制上,从"压迫-反应"到"不满-刺激-攻击";(五)在策略技术上,从"依法抗争"到"暴力抗争".  相似文献   

9.
在三联商社济南家电商场四楼格力空调"中华第一店"里,有两个硕大的圆饰,上面各书一字,分外醒目,一个字是"悟",另一个字是"品"。山东格力电器市场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秀峰说,这两个字是他做了十年格力事业的最大收获。他说,企业做到现在,自己开始真正悟到了一些东西,也品出了个中的滋味:要想成为一个“丰满”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失误的性质和根源,从中吸取基本的经验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是我国学术理论界的一项重大课题。党的十五大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深刻的科学论断.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说,这是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方面所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理论突破。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是超越阶段…  相似文献   

11.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这句话对于追求和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家来说尤其合适。由于科学家往往是在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是向人类的未知领域发起挑战,是要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他们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切地告诉他们要寻找的答案是什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方法指导他们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因此,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犯错误或有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庄根森 《人大研究》2013,(12):39-39
近日,有人以监督法没有明确限定质询案在"会议期间"提出,而主张在"闭会期间"可以提质询案。笔者认为,该主张是对监督法进行片面的、错误的解读,是违宪的,必须予以纠正。质询案在"开会期间""会议期间"提出,这是现行宪法和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宪法第七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相似文献   

13.
吕燕梅 《传承》2011,(1):24-24
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在非公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容县充分发挥容县经济开发区作为自治区非公党建示范点的作用,打造工业"廉洁园区".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生对选择题望而生畏,题答了,是对是错自己还闹不清。分析原因,主要的是没有准确、完整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是“战术”上的种种失着。这里指出常见的几种错误,以求警戒,防患于未然。一、一字之差。人们常说熟能生巧,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因为熟,有时会“大意失荆州”。例如这道选择题:“巧妇能为无米之炊是:(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调查试验表明,53%的学生选错答案。他们一见“巧妇”,就以为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能”字当作“难”字。一字之差,意思全反。这种错误,往往是由于不认真审题造成,仗着“熟”,不是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就是认头不认尾,主观臆断。因此,不管是熟题还是生题,都得逐字过目,执意推敲。这样,诸如“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当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识决定于物质”当作“意识决定物质”之类的错误才能杜绝。二、含义搞错。我们知道,选择题的题干  相似文献   

15.
试析错误的难免性与可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错误的难免性与可免性刘士义马克思主义者承认错误是难于避免的。正如列宁指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列宁全集》第四卷第192页)但这绝不是为错误辩解,也不是因犯错误而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更不是说在犯不犯错误的问题上象“宿命论”所...  相似文献   

16.
杨小梅 《前沿》2011,(6):164-167
对于赫鲁晓夫政权突然倒台的原因,长期以来,西方舆论认为是传统的"权力斗争"的结果。但事实上导致他下台的真正原因,是他执政以来执行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这些错误集中体现在:经济政策的失误、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机,使他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裁减军队和减少军事预算,使赫鲁晓夫失掉了军届人士的支持;另外,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没能从根本上反对个人迷信,使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所做的一切,最终成为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决策失误”面面观──司马妍,郑建成决策,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联着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者决策失误而造成程度不等损失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又大都以"犯有官僚主义错误"的托辞而既往不咎,...  相似文献   

18.
湖泊,特别是跨区域湖泊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之"优"和"忧".笔者以梁子湖为例,论述了跨区域湖泊统筹管理未见明显成效的基本原因:管理理念的"非全域化",管理权力的"碎片化",管理行为的"偏差化",提出了武汉城市圈跨区域湖泊的管理创新思路及体制和机制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很多的中层管理干部都很努力,加班是经常的事情,说做到“爱厂如家”一点都不过分,可总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得不到下属的拥护。更不要说是获得职位上的提升了。如果你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层干部,就应该避免以下五个错误: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常读错、写错、说错、算错、做错。由于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刻板式教学的影响,人们难于把“错误”看作是可以接受的信息,甚至惟恐避之不及。其实,只要我们学习和运用新课程理念,就不难看出“错误”背后的风景,认识“错误”本身的价值。一、善待学生出的“错误”“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客观的,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新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