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晓甜  李锋 《当代广西》2008,(13):44-44
在天等县都康中心小学,这些有着“留守儿童”特殊名字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这个学校因此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12,(7):47-48,45
陈至立出席庆“六一”慰问外来务工子女演出。“儿童戏剧进校园,健康成长更快乐——庆‘六一’慰问外来务工子女演出”活动5月27日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活动,并启动了象征“关爱留守儿童,儿童戏剧走进乡村学校”百县千校工程拉开序幕的水晶球。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10,(7):F0002-F0002
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是国内首个针对儿童安全健康而设立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紧紧围绕“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宗旨,通过开展“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等大型公益活动搭建公益平台,创建品牌优势,唤起和动员社会各界奉献爱心。10年来,“安康计划”凝聚各界爱心力量,共筹集善款4亿多元,在安全、教育、医疗等领域内为千万儿童谋福祉,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盐城市盐都区,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的镇,劳务输出是部分农民生存致富求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其中绝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使他们的孩子成了感受不到正常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9,(6):36-38
为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改善民生和关爱困难儿童群体的部署,切实解决特困儿童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与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辽宁省妇联、辽宁省关工委联合开展了“共享蓝天·共筑和谐”辽宁省特困儿童关爱行动(以下简称特困儿童关爱行动)。特困儿童关爱行动的主题是关爱特困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总结“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儿童早期教育,不无裨益。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探。 一、以预为先 及时而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们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从多方面阐明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预为先”,“及时而教”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 《青年探索》2012,(6):I0002-I0002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以热情的歌声陪伴社区居民喜迎新春;在偏远的山区农村。以快乐的舞蹈驱走留守儿童的孤独;在老人院冷清的院子里,以悠扬的民乐舒展一道道深锁的皱纹……歌声与微笑。随着“快乐大舞台”的“行走”足迹,像温暖的春风,抚慰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也吹开了广州群众文化的万紫千红。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2,(12):41-42
中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0周年纪念活动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延东出席纪念活动并致辞。她强调,要切实履责,依法保护儿童权益,大力发展儿童事业.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此次纪念活动以“缩小差距、促进儿童平等发展”为主题,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联合国有关代表以及中国儿童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6月1日,在江西省遂川县雩田镇横岭村“童伴之家”,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正在开展“护童成长”迎“六一”主题活动,志愿者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快乐游戏,分享节日蛋糕,为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江西省遂川县自2020年7月,被列为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的“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区)以来,强化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构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新体系,儿童工作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如今,不论是学校、还是乡镇,随处可见“护童成长”队伍和活动,他们用精准的关爱,精细的服务呵护儿童,让爱不“留守”。  相似文献   

10.
黄振义 《当代广西》2004,(17):40-40
“我希望在这里能结识更多的好朋友,希望不要发生拐卖的事件。”“我希望儿童都能够快乐地生活,希望全世界能听到我们儿童的心声。”“我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更多的防拐知识回去,告诉我们村里的小孩。”……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分身有术,在下午五点后,同时到城市里的各家各户走走瞧瞧,绝对可以看到,一个个呆坐于电视机前的儿童,他们仿佛被施展了魔法,面对千奇百怪的电视画面,时而眉开眼笑,时而手舞足蹈,时而目瞪口呆……在课外书籍、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四种传媒中,儿童与电视的“经常”接触频率最高。许多家长可能已经感觉到,儿童对电视的专注痴迷损害了视力,占用了学习时间。其实,更令人值得担忧的是,电视在带给儿童快乐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4,(8):44-46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的一天,省政协机关人声鼎沸,孩子们的呼喊声、成年人的加油声此伏彼起,省政协机关“快乐六一”——“爱心妈妈”亲子趣味运动会正在欢快进行。在爱心妈妈的陪同下,流动儿童和机关干部职工子女们一起进行飞镖、门球、套圈、夹乒乓球、定点投篮、抱球接力赛和猜谜等各项活动,留下了一张张快乐温馨的“全家福”……  相似文献   

13.
退休后是我旅游生活的开始,为了开阔眼界就到世界各地游览。一开始大多到发达国家游览,看看那里人们的生活如何?我喜欢孩子,也想看看孩子们生活得怎样?当然那些国家大多数的孩子是快乐的,生活得无忧无虑。即便是去年我到尼泊尔旅游,那里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也曾发生过宫廷政变,但是,国家没有受到战争的损害,那里的人民信奉释迦牟尼的话:“凡事快乐就好。”所以在那里,无论是首都还是乡村,看到的儿童都是快乐的,尤其是他们那具有民族特点的大眼睛,晶莹透亮就是一扇心灵之窗,可以直窥那快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何敏锋 《中国民政》2012,(6):65-F0003
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在童年,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在“六一”,“六一”最快乐的事情是在爸妈的陪伴下共同度过。  相似文献   

15.
快乐是一种心境、一种体验。金钱、地位与快乐有一些关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快乐要靠自己去营造,去体验。作为教师,更应如此。据笔者数十年积累的心得,快乐应从如下几方面去营造和获取。学好辩证法获得快乐。古代“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人们,世事变化不定,不应因一时遇到不开心事和厄运就闷闷不乐;也不能被大好事和得意之事而冲昏头脑、忘乎所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9,(9):100-107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表现孩童的绘画.取名为“婴戏图“.它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种。画面上的儿童活泼可爱、憨态可掬,或玩耍,或嬉戏,神态逼真.千姿百态.妙趣横生.象征着多子多福.生活美满。  相似文献   

17.
感受亲情     
贾国昌 《现代领导》2003,(11):43-43
寻求快乐,这应该是所有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生活需要快乐,人生需要快乐。但是,“快乐”两字写起来容易,要得到,却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是老生常谈,在古今中外的读书故事中,“学无止境”的大事小情,人们大多耳熟能详。 “学无止境”在早些时候被认为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学习的快乐中死亡,使读书人凭添了几分神圣、几多潇洒。阿基米德老人面对即将刺破心脏的尖刀还在聚精会神地倾心演绎学术问题,这将水远成为“学无止境”的人类绝唱。如果说在古代“活到老、学到老”主要体现个人的品德和兴趣,那么到了当今社会,“学无止境”将更多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有人把当今的人才竞争比喻为“从摇篮…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14,(3):16-16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自驾车蜂拥而至.让海南“痛并快乐着”。“痛”,是大量的自驾车给海南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和环境压力,“快乐”,是大量的游客给海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证明来海南观光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  相似文献   

20.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这样一户人家,丈夫在乡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妻子、女儿在城里救助失学儿童。他们彼此鼓励着,支持着。他们相信:付出就是幸福,给予就是快乐。他们对受助人说:“因为你快乐,我们才快乐!”他们为受助者创造了良好的求学环境;帮助全村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踏上小康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