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运用和发展《资本论》的有关原理,会牵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这里,仅就以下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一孔之见。关于生产力的内容问题。生产力是由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能使用生产资料实现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构成,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和共同起作用的生产的物质因素与人的因素的总体的能力。在人的劳动这个因素中,马克思是把它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的”。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  相似文献   

2.
浅析生产力中的精神因素□任从辉一、现实生产力的诸要素包括精神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首先,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深深打着精神因素的烙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起来构成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首先在于科学技术自身就是生产力。从现代生产力系统内涵看,它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物要素,也包括科技、教育、管理、信息等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尤其科技渗透结合到实物要素中,便可物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  相似文献   

4.
温丽  杨生银 《共产党人》2004,(23):17-18
从生产力本身的要素来看。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又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生产资料的发展和完善实现的,是通过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积极性的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视野》1985,(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才能研究得清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晓云 《共产党人》2006,(10):18-19
在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这既是全党关注的大事,也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要研究的新课题。狠抓教育,坚持治本私欲是腐败之源。然而,自私并不是人的天性,而是后天形成的。可以说私心人人都有,只有私欲放  相似文献   

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生产资料的性质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公有制为主体,表明劳动者与关键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已经结束,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根本保证和源泉。我国人口多。人均生产力低,生产力水平具有不同层次,城乡地区之间严重不平衡,决定了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必须支持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关注所有制比例及其相互之间的统一和矛盾。当前要着重防止私有化。  相似文献   

9.
《前线》1961,(17)
人,是生产力中带有決定意义的因素,因此,生产必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工厂企业的劳动保护工作,就是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項工作。它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作为人用以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物质力量,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马克思曾把生产力系统中的人的因素称为主体生产力,而把物的因素称为客体生产力。人类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和发展,最基本的就是通过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主客体生产力的双向对象化运动而实现的。强调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揭示了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工具是劳动所创造和使用的,价值是劳动所创造的,所以“劳动过程的最本质的因素就是工人本身”或者  相似文献   

11.
报刊文摘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词解②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提要·第一节生产力一、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它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一种人无法自由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二、生产力的构成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从事社会劳动实践的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另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要素不应包括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靠劳动者来运用和创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劳务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而出现的的新事物,它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开放劳务市场有利于用工需求双方相互选择,加快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速度。劳务市场在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现实结合中起着桥梁作用。建立劳务市场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未进入市场之前,只是潜在的劳动力,进入市场后,方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人的生产能力和劳动能力.可以说,生产力与人是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研究生产力头等重要的就是突出人在生产力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特别是突出劳动者对生产力的影响和支配作用.因为劳动者生产力的发挥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出劳动者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劳动者使用和发挥生产力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总是受劳动者意志的支配,在现实中又直接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关于生产力标准,一般指的是衡量或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尺度.譬如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多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往往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这是它们能够相互结合的原因所在。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矛盾的一面,是指两种分配方式的依据是不同的。按劳分配依据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贡献。可以设想,在劳动者仅仅作为劳动者各自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并且生产和相互交换他们的商品时,他们从其获得的价值成果中,会首先补偿他们在生产中已经耗费掉的生产资料。这种补偿会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技术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次,各个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如果创造出等量的新价值,这个价值就会包含他们的工资加上剩余价值,他们能够分配的也只能是相  相似文献   

16.
我这里所谓的“共产”,义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劳动产品这样一种生产关系;所谓“共富”,义指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劳动者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所谓“共展”,义指每一个人和一切人共同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三者涉及到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现就三者的关系作一辩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它可以体现为共同致富的的原则,可以广泛地吸收社会分流资金,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更好地贯彻劳动者民主管理的要求,能够比较好地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而且,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在自负盈亏,自我约束,适应城乡市场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有着全民所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特点。然而集体所有制经济又不同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它们区别在于,生产资料公有化的范围和程度不同,集体所有制的生产资料还不是全社会的财产,而只是归一部分劳动者所有。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只限于一个集体单位内部,而在不同的各个集体之间,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又存在着不平等,有些集体经济单位占有的生产资料多些好些,另一些集体经济单位占有的生产资料少些差些;这样,在不同生产力水平的集体经济中,在劳动支出相同的情况下,所获劳动产品和劳动收入就会产生差别。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集中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上。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0那末,这五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否包含社会主义公有制?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来说,这五句话中的后三句,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限于篇幅,这里仅仅以消灭剥削的内涵和外延为例给出证明。什么叫消灭剥削?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指,由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全部归劳动者自己所…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07,(6)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未来社会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以自然人联合体的方式组织生产,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劳动者。生产力是选择所有制形式最根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个体经济,是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由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状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总体上的低水平和多层次性;二是生产力布局上的不平衡性。这种生产力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形式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私营经济是在公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