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村是东安县井头圩镇政府驻地,强村富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多种原因,村里经济发展欠佳,集体经济不多,私营经济发展不快,社会治安欠佳,村民文明程度不高,是全镇的后进村之一。1992年,镇党委安排我控任村支书。我与村支部一班人认真反思了过去的工作,找出本地贫穷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只注重富个人,勿视富集体;只偏重富村民的口袋,勿视富村民纷“脑袋”。结果是村不兴民不富。为此,我们提出:兴村富民必须要同时做好两篇富文章,坚持集体个人一起富,0袋“脑袋”一齐富。近3年来,村里先后兴办100亩以上的柑桔…  相似文献   

2.
新闻新读     
《廉政瞭望》2010,(18):8-8
“最廉洁”村支书 在河北省曲阳县北马古庄村,村支书牛明法上任7年仅报销过8元的招待费用,他的廉洁务实在当地传为佳话。牛明法曾郑重向村民宣布:“大家无论对哪一张单据有疑义,都可以随时向会计或我过问.也可以随时查账。”今年1月,牛明法第三次当选村支书。  相似文献   

3.
我叫邓长春,今年42岁,是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裴家村的党支部书记。别看咱年龄不大,可在村书记这个岗位上已经整整干了16年。别看咱黑不溜秋长得不怎么样,可老百姓瞅着还顺眼。有人问我,你当书记这么多年,为啥还是四平八稳的呢?我说,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你能始终把好“民心”这杆秤,老百姓就会拥护你。我把自己当村支书16年的经验总结成三句话: 第一句:打铁先要自身硬, 管人先要管自己 我从走上村支书岗位那天起,就时时告诫自己:想管好人就先管好自己。我刚当村支书时,村里欠外债上百万元,其中光是欠小卖店、饭店的…  相似文献   

4.
胡鑫 《湘潮》2008,(9):31-34
今年夏天,沅江市泗湖山镇泗湖山村农民个个心里乐开了花,因为泗湖山的苦瓜蜚声省会长沙,全村苦瓜总产量达到了60万斤,产值达60余万元,获纯利42万元。泗湖山村支书刘庆云高兴地说:“我们村里的‘苦’瓜变成了‘甜’瓜。下一步的打算是,继续做大苦瓜产业,将种植面积扩展到500亩,实现今年全村人平纯收入8000元的目标。”泗湖山村的苦瓜生产仅是益阳走特色“一村一品”发展道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五年前的大米庄村路不平、水不通、人心不稳,村里秩序混乱,村支书连续几年都是镇里派的干部,是一个“村里干部想起发愁,镇包村干部提起摇头”的落后村。正是在这个时候,党员和群众推选张志国当领头人。听说选他当支部书记,家里人都反对。一些人也私下议论:“咱们这个穷村,谁当书记都一样,还能折腾出啥名堂来?”面对家人的阻拦和别人的议论,张志国不但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干好工作的信心。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组织最需要的时候,就必须站出来。”  相似文献   

6.
“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党支部书记存多的人生座右铭。担任村支书以来,存多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它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咱们村里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7.
2011年末的一天上午,崖口村村委会。村千部快速跑进来,将一张《中山商报》摆在了村支书谭伟钦面前,标题是“南朗519亩地块2-3亿元底价成交”。 谭伟钦低头看文,这个地块正是2008年崖口村被政府征用的1.17万亩土地的一部分。他拿出计算器,啪啪啪算起来,眉毛一扬,“45万一亩呢,我们征地时才多少?不过5万块一亩,一下翻了差不多10倍”。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20日,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徐庄村小杂粮加工车间里,十几位师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在本次村两委换届中新当选的村支书徐成立告诉我们:“村民们信任我,选举我为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我就要发挥做十多年生意有门路的优势,把村里的小杂粮生意做大.让村民们富起来。这几个月,我们新开了徐庄小杂粮专卖店8家,今年的小杂粮生意能做到1500万元。”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方艳华凭着经营纸箱厂和承揽建筑工程已率先致富,近十年作为村支书的他又带领乡亲们让曹吴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纯收入由十年前的1500元增加到今天的6200元,直惹得邻村人羡慕。上任之初的方艳华面临的是村里十几万元的债务和无资源优势、无项目支撑的困难局面。他非常明白,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先从村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抓起。他给村“两委”班子成员定了三条规矩:一要民主理事,二要公正处事,三要清白干事。强调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必须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必须先做到。他先后建立健全了十多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落实了党员的优先知情权、合理建议权、决策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使村里事务和党员干部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民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我当村支书有20年了。1995年,我刚接村书记时,村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环境也脏乱差。一开始想发展经济,可是,看到村里环境现状,我想必须“打扫屋子再请客”,于是我就起了环境立村的想法。当然,两委开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都通过了,一个“五年环境整治计划”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袁义生 《学习导报》2014,(14):23-23
耒阳市新市镇龙市村位于三镇交接的山旮旯里。走进龙市村,只见路边,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半山岭上,一个个养殖场星星点点;村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怡然自乐——或下棋、或读报、或吹拉弹唱,很是热闹。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搭帮有个好支书。“好支书”叫梁育生,2011年7月换届选举时,他是被村里党员“硬抬着”选为书记的,全村31名党员中,他得29票;在今年3月份的换届选举中,他又毫无悬念地以满票当选为村支书。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02,(5)
程书生(潞城市黄牛蹄乡青口村党支部书记):我理解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首先,我自掏腰包20万元,建起了兴清建材厂,又出资10万元,买下了乡里的建材厂。通过创优环境引来了能为村里创收的公路车辆检测点,还新上了三个选矿厂,现在村里共有6个企业,安排劳动力200多人,每人每年挣5000元,使有劳力户几乎都脱了贫致了富。现如今我村电线改装了,街道修平了,学校建新了,贫富差距在缩小,百姓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一股劲儿奔小康。葛翠梅(吉县大田窝村党支部书记):199…  相似文献   

13.
宋东文 《当代贵州》2012,(35):59-59
接到驻村通知那天,我卷着铺盖到久仰乡东库村安营扎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生活。当时正值农忙季节,面对着语言不通、人员不熟的陌生环境,我硬是“缠”着村支书当“翻译”、做“导游”,看着哪家忙不过来,就见缝插针、帮上一把,整天与群众忙碌在田间地头。住在东库村,我就是东库村人,村里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这段时间以来,我深深感到,要“接地气”,  相似文献   

14.
新民村不大,可在榆树市却很出名。1997年以前出名是因为乱和穷,村里5年时间换了五任村书记,长的干了一年多,短的只干了一个月。村里有“三多”:地痞多、解除劳教的人多、刑满释放的人多。村里歪风邪气盛行,群众多年不交粮款,村里外债高达180万元,人均负债500元,最后竟把村办公室卖掉顶债。1997年后出名是因为稳和富,村子一跃而跨入了市“五好”先进村行列,人心顺了,治安好了,群众富了。使这个村发生变化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村支书,她的名字韩树栗。 1997年6月,32岁的韩树栗任新民村党支部书记。生在新民…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4,(3):52-52
“十唱党的十八大,党的光辉像灯塔。引领人民十三亿,再创业绩世人夸……”在我们大坪村,这样的山歌人人都会唱。村里的女党员还组成了一支山歌队,每逢节假目穿上民族服装在村里演出,成了大坪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着重发展女党员和自编山歌传唱政策,是2005年我当选村支书后,针对村情,带领村“两委”推出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钞票与选票     
钞票是商品流通的媒介,选票则是民主权利的象征;正常情况下,二者本无关联。当钞票与选票或明或暗地缠绞在一起时,局面恐怕就很难让人轻松了。《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珠海市斗门镇某村选举时,一个曾因当过“蛇头”、组织偷渡并被判过刑的人,为当村里的“官”,背地里唆使一些人四下活动,承诺谁投他的票就给100元,后又加码至每张选票200元,终于“买”到大把选票,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村官”。不是说凡蹲过大牢的人就一辈子不能“当官”,但像这样一个据村民反映劳改释放后“在村里也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在村民中影响不好”的角…  相似文献   

17.
一次回老家和一位农民兄弟闲聊。他突然问道:“你们在外面吃一顿饭要花多少钱啊?”我打着埋伏说:“三四百元吧。”“哦,三四亩麦子的钱呢。”我问怎么算呢?他回答:“农民种一亩小麦,赶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刨去种子、化肥、农药、用电等花费,劳动力不说,每亩地也就可以收入100元。这不是一顿饭就要用掉三四亩麦子的钱吗?”我无话可说。我出身农民家庭,亲身体会过农民种田的辛苦和艰难。进城工作后,虽然我的脑袋上已没有了高粱花子,两手的老茧也早已脱落,但我仍固执地以为自己还是“农民”。可是我这个“农民”怎么也不会想到农民兄弟会以小麦来…  相似文献   

18.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河南省内乡县“功勋村支书”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一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功勋村支书”的老干部,在以朴实的言语讲了他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村官”后,毫不掩饰地说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表示要“做一个透明的人,让群众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他的这些话博得了全场热烈  相似文献   

20.
衡洁 《廉政瞭望》2011,(10):23-25
他是“监督员”,常常“放炮”,却被村干部奉为座上宾;他加入了“议事团”,整天忙里忙外做乡邻的思想工作;他是前任村支书,对20年来村里的“廉情”感受最是切身……他们说,村里的事,普通人也有了话语权。文中的点滴记录,正是资阳创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组织、制度、教育、民主、监管基础建设的一个个缩影和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