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高帽”现象古已有之。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高帽”的花样不断翻新,其种类、款式及妙用日益“进化”,已成为颇为时尚的一道“人文景观”。且不说芸芸众生乐于奉送和领受“高帽”,有时就连鸟兽之类也未能“免俗”。那一则耳熟能详的西方寓言中,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肉,馋涎欲滴,怎奈飞腾无术。于是利用“戴高帽”法加以“智取”:再三喝彩乌鸦的嗓音美妙悦耳。叫声聒噪的乌鸦偏偏缺乏自知之明,一戴高帽便飘飘然,当它准备一展“歌喉”时,嘴里的肉便成了狐狸的美味佳肴,岂不愚哉。世上从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高帽”馈赠。狐…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把发达国家这顶高帽往中国头上扣,而有些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高秋福在《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一文中认为,西方国家给中国戴高帽的目的,是要中国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不相称的国际责任,以此遏制中国发展,我们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认为记者戳了他们的“痛处”,揭了他们的“伤疤”,便恶语伤人,把正确的批评性报道斥之为“乌鸦新闻”。其实,乌鸦是益鸟,只是由于它的叫声粗厉嘶哑,加上一身黑装,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但乌鸦警惕性很高,当它发现有什么动静时,就会发出惊叫声,有“预报”之功能;而迷信者则认为,乌鸦总是口出“丧信”,给人带去的是“凶信恶报”,难怪一些心中有“鬼”的人,把批评性报道诅咒为“乌鸦新闻”。什么叫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当然也包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告、预警等。特别是被一些人污蔑为“乌鸦新闻”的批评性报道,除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外,  相似文献   

4.
关羽关云长,活着的时候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不仅武艺超群,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杀颜良,水淹七军,温酒的功夫便摘了华雄的脑壳,而且忠肝义胆,“夜读《春秋》”、“剐骨疗伤”等美名远扬,死后又屡屡被历代朝廷加封为侯、公、王、帝,老百姓也尊称他为“关老爷”。可传说他在冥府为官时却有个爱戴“高帽”的毛病——  相似文献   

5.
要站得更高     
《学习导报》2014,(1):63-63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昵?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当权者身边总有一些卑鄙的献媚之徒。不同的人,对这些专爱“抬轿子”、“戴高帽”的无耻之徒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便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两个古人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明代李贽撰写的《初潭集》载:“郭弘霸为右台御史,时大夫魏元忠病,僚属省候,弘霸独后入,  相似文献   

7.
何谓精神贿赂?说通俗点就是给别人“烧高香”、“戴高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类。施贿者用“美言”投其所好,有的甚至颠倒黑白。 眼下,经济贿赂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  相似文献   

8.
《党课》2020,(4):66-70
从形式上说,美方将“中东和平新计划”(也称“世纪协议”)冠以“世纪”之称谓,不外乎是强调其分量之重,有自戴高帽之嫌;从内容上看,美方标榜其构想为巴以双方提供“双赢的机会”更是言过其实。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该方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倾向以色列,说是“世纪偏袒”似乎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9.
谣言     
《先锋队》1996,(6)
谣言是躲在阴暗角落里突射的毒箭是狐狸被猎人追赶时施放的臭气谣言是卑鄙者天生的绝技不废吹灰之力只要鼓动如簧巧舌将唾沫星啐向目标然后不厌其烦地重复上一千遍一万遍或者干脆让复印件飞旋成漫天的雪片再洁白的天鹅也会变成乌鸦再荒唐的谣言也会变成真理自古云武将不怕...  相似文献   

10.
精神贿赂     
《天津支部生活》2012,(8):45-45
所谓“精神贿赂”,鲁迅称之为“捧杀”,毛泽东谓其为“糖衣炮弹”,说穿了,便是通过“拍马屁、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阿谀奉承、吹吹拍拍的不正派行为博得领导青睐或是谋取私利多数领导千部在物质贿赂前尚能收住手脚,却难以跨过“精神贿赂”的陷阱、苟子曾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谀馋我者,吾贼也。”别有用心者的吹捧,看似不违法纪,  相似文献   

11.
耿耿 《党史博览》2005,(6):35-39
1966年冬天,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席卷了全国各地。当时的文艺界寒流阵阵,百花凋零。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被诬蔑成“大毒草”,受到了批判。众多著名的文艺工作者因描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戴高帽、游街。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二团却出人  相似文献   

12.
《廉政瞭望》2013,(18):63-63
“四其御史” 武则天当政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武则天为了培植亲附势力,破格任命大批官吏.钻营之徒乘机表忠献媚.以求升迁。宁陵县丞郭弘霸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政权。郭弘霸在朝见武则天时便自告奋勇请求前去讨伐徐敬业,声称要捉住徐敬业:“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便授予他左台监察御史,时人称他为“四其御史”。可笑的是,这位御史没有吃到徐敬业的肉,却尝到了上司魏元忠的粪便。魏元忠当时任御史大夫,偶感风寒。 为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6):78-78
段子: 乌鸦嘴 乌鸦妈妈生病了,小乌鸦看着病床上妈妈憔悴的模样,心疼得大哭:“妈妈,你快点好起来,千万不要离开我。”妈妈感动地说:“乖孩子,你如果不是乌鸦嘴该多好。”没几日,乌鸦妈妈死了。  相似文献   

14.
改变自己     
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鸽子问乌鸦:“你要飞到哪里去?为什么要离开这里?”乌鸦说:“其实我不想离开这里,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所以我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劝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个人数说国王的罪过。这个人说:“大王非常暴虐,治理政事没有道理。”国王听说了这话,非常恼怒。竟不仔细追究是谁说了这话,就相信旁边佞人的谗言,捉了这位贤臣,并从他的脊背上取下了一百两肉来。后来,有人证明这个人并没有说国王有罪过的话。国王很后悔,便又从其他地方索取了一千两肉来为这位贤臣补脊背。一天晚上,被剥肉的贤臣呻吟不止,非常痛苦。国王听见了问道:“你为什么还会痛苦?取了你百两肉,以十倍的量又补给了你,你还不感到满足?为什么还会痛苦呢?”旁边的人回答说:“大王如果割了我的头,我就是再得到…  相似文献   

16.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还有“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有拍马尼、抬轿子、吹喇叭、戴高帽等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太守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等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璋钓鱼,半响不见鱼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解缙连忙躬身上前赋诗一…  相似文献   

17.
贿赂是一种腐蚀剂,它能使一些抵抗力差的人腐败变质。贿赂除了金钱器物,再一种便是“精神贿赂”。常见的精神贿赂大致有拍马屁、抬轿子、吹喇。、戴高帽等几种形式。它常常能起到物质贿赂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史记》载:北海太守为政有方.带来百业兴旺,汉武帝闻知,传旨问政。行前文书问大宁如何策应,太守把想好的”知人善任”、“赏罚严明”讲了一遍。文书摇头说:“使不得,你只能说北海的一切成就统归于皇上的英明就行了。”太守照此行事,武帝很高兴,便加官进爵。明代朱元津钓鱼,半晌不见血儿上钩,十分烦恼,文人解培连忙躬…  相似文献   

18.
乌鸦的委屈     
快乐大叔 《党课》2006,(6):38-39
不用说,乌鸦的名声不好,人们都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对乌鸦的反感具体来自什么时代.已无法考证,不过,这反感显然是错的。因为动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乌鸦是鸟类中习性最接近我们人类的。  相似文献   

19.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人被狐狸所媚,倒在深山老林之中,奄奄待毙,被一猎人救之。二人在万分感激猎人之际,对狐狸恨之入骨,大骂狐狸狡诈可恶,请求猎人捕杀之。猎人曰:“鱼吞钩,贪食故也;猩猩刺血,嗜酒故也;尔二人被媚,则乃贪色之故也,只应自恨,何需恨狐!” 猎人的话富有哲理,切中要害,发人深思。进山之人,  相似文献   

20.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社会保障,便没有社会安定,进而便没有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下面,谈谈我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认识。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保障在英文中表述为“Social Se-curity”,按其字面意思也可直译为“社会安全”。由此可见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