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特定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前提。因此,考察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分析知识经济给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实施带来的种种效应,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70年代以来。西方未来学研究提出了种种关于未来社会的描...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知识经济,走知识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类需要发展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于这个基本矛盾,工业社会只能通过控制人的行为和保护自然来加以缓和,但不能得到解决。控制人们损害生态环境、滥用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不道德的行为,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但保护自然资源不能改变资源的有限性,不能使有限的再生资源转化为无限的再生资源,有效地解决资源的枯竭问题。再者,限制人的行为也不能制止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化、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而不断地提高,旧的需求满足了,新的需求又接踵而来。如果以限制、抑制人的需求来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限制、抑制人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牺牲人的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在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信息泛滥导致人的选择能力下降 ,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导致人的存在方式的单一 ,数字化影响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建。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 ,目前不可能给出详尽的应对方略 ,只能在观念、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贾乐芳 《唯实》2002,(9):18-23
知识经济在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信息泛滥导致人的选择能力下降,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导致人的存在方式的单一,数字化影响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建.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目前不可能给出详尽的应对方略,只能在观念、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乐芳 《唯实》2002,1(8):18-23
知识经济在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开辟道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信息泛滥导致人的选择能力下降,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导致人的存在方式的单一,数字化影响人的存在方式的重建.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目前不可能给出详尽的应对方略,只能在观念、制度和实践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阐述了知识农业的兴起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积极影响.文章指明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上的又一次深化,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自勤 《学习论坛》2000,(12):43-44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它不同于不可再生的诸如石油、淡水、森林、煤炭等自然资源。知识经济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对现代图书馆发展中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和网络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引进灵活的运行机制 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是封闭式的,重藏轻用,坐等读者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具有特定的人员、固定的规章制度、稳定的组织机构以及固定的管理方法,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相对稳定的传统经济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远远跟不上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知识不断…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消灭和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知识经济与生产资料公有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消灭阶级的有效途径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可靠保证。因此,知识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标志着人类生态伦理观念的一大进步,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只有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性发展是系统发展观,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横向关系和现在与未来的纵向关系的统一性的系统的发展。在根本上,它是以人类的实践方式为核心,并相应地具有自然历史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发展观。但至今我们还没有自觉地把可持续性发展当作...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将替代工业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一些学者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经济系统将面临一次新的国际分工。在这次新的国际分工中,知识经济国家将进一步摆脱物质生产的拖累,而成为向全球经济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非知识经济国家,将成为利用这些知  相似文献   

15.
16.
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对时下比较盛行的小腐败颇有微词,强烈呼吁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治理"小腐败现象".所谓"小腐败",就是平常所说的行业不正之风,是指一些行业的办事人员,只要手中有点权,就想方设法捞点好处.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后来的重要补充是"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新的发展观提出来后,成为一种全球认同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全面发展是关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综合命题,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树立新的发展观,促进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 邓小平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笔者认为,其基本理论要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出发点。经济建设始终居于中心地位,改革开放是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政治保证。显然,基本路线内在关系结构,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和发展战略学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掀起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运动。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出版的《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