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双重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并把它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为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们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取向与社会公正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立足于从全局上改善民生并将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奠定经济技术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发展观、民生观和社会公正观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和与时代接轨;强调坚持改革方向,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学文化正全方位地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人类生活、制度和精神等各个层面。文章认为,科学文化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条件,科学文化的进步已经成为影响决策者的思维程序和方法,科学文化也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了人本身的素质,是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贡献的文化形态,具有激发思维创新、推动观念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社会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选点。科学发展是社会整体发展,社会和谐是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底线,分配公平是改善民生的实物底线。  相似文献   

5.
科学和迷信、文明与愚昧的斗争,一直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人类社会文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由于当时人对自然现象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因而误以为某些现实的动物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于是就把它们崇拜为“神”。今日之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航天技术、核能利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等,科技的创造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但是,在人们为科学的魅力所折服、享受科学所带来的丰硕果实的同时,一些占卜…  相似文献   

6.
特征之六:节约型社会是实行科学决策,做到建设与需要相适应的社会,而不是盲目决策,大搞重复建设的社会 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离不开建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搞建设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如何搞建设有个科学决策、科学安排的问题。决策、安排科学,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决策、安排失误,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什么才是科学的决策与科学的安排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供给,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安排的根本原则和依据就是适应市场的需要,保障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做到建设与需要相适应,相协调,相平衡。  相似文献   

7.
进步的道德意识取代落后、腐朽的道德意识,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道德意识的进步、发展树立了新的丰碑。进步的道德意识内容丰富,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和价值,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但是,把它作为资源来进行认识和研究,目前尚未见报导。从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进步的道德意识,对于人们增强进步的道德意识观念、科学开发和利用进步的道德意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科学,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进步的道德意识是存在的 进步的道德意识是人类整体意识的组成部份。自从人类社会产生起,进步的道德意识就产生了,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 1.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进步道德意识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道德意识也不例外。由于人们生活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条件、经济、政治地位、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素质高低的不同,从而使人类分化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社会。之所以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就是这个道理。在多样  相似文献   

8.
安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双重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并把它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为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们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志萍 《新长征》2009,(4):14-15
税收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家将在财税政策上进一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将更多财力投入到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到税务部门,就是要围绕做好“公平、公正、公开、公共”这篇大文章,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切实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1,(3):60-63
关键词:民生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很大进步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陆学艺认为,这一概括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这反映了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改善民生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丁云霞 《唯实》2010,(3):90-91
民生档案是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的产物,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档案工作关注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要健全民生档案,改进民生档案服务,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机制,使民生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科学发展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着力点,改善民生则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处理好发展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现代化,需要关注科学价值。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指在认识世界中积累创新并得以检验的知识体系,是改造世界的指南。揭示规律是科学生命之基础,科学力量却决定于社会接受程度和社会实践效果。我们应当关心科学知识繁荣,更要致力于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目的是追求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文化含量和物化水平。一科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科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历史活动。在农业社会,科学与技术分立,科学影响表现为对生产提供直接手段,如天文学之于农业季节、力学服务于制造手工工具、几何学用于丈量田亩等。产…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者卢梭,在其《论科学与艺术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一文中曾指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可能带来伦理道德的沦丧。同样,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可能对伦理道德产生巨大的冲击。虽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但社会政治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云南省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8.
李明伟 《唯实》2004,(11):88-90
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发展和进步 ,都是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的产物。 2 1世纪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能综合出人类更新、更高的科技成果 ,带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华民族的科学思维方式将随着现代科技创新的进程 ,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观,肯定了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通过直接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科学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通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为解放人类自身提供物质、精神条件,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深刻反思滥用科学导致的危害,又必须充分认识科学的社会发展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障民生是执政之基,兴国之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若离开科学发展,民生问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我们要把推动科学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激发广大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