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二战后,澳大利亚积极参加地区性建设,参与实施《科伦坡计划》,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军事援助等。《科伦坡计划》是亚洲第一个国际性的政府间相互援助计划,在澳大利亚对外援助中占主导作用。《科伦坡计划》性质具有多重性,不仅仅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而且还涉及人道主义等,在援助方式上形式多样,从而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客观性的多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外交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已经成为整体外交的重要支柱之一。伴随着中拉关系取得"跨越式"发展,中国积极布局对拉美公共外交,形式多样、发展迅速的公共外交是中国对拉美外交整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建构主义、软实力和传播学视角下的国家形象研究是现有最主要的公共外交研究理论流派,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蓬勃发展开拓了公共外交研究的新视域。本文尝试从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出发,以该理论中市民社会、阵地战、有机知识分子、认同等最重要的概念为支柱,探索建立一个公共外交研究的新框架。本文结合中国对拉美公共外交的发展,具体分析其场域设定、路径选择、重点对象和总体效果。加强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公共外交的学科建设,而且也对中国总体外交进程和外交政策制定有所裨益,推动中国公共外交尤其是对拉美公共外交取得更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公共外交品牌活动.就发展动因而言,澳大利亚发展公共外交是其中等强国地位尤其是顺应地区战略格局演变的内在要求,是其树立积极正面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以及增进国内社会对世界了解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全球公共外交间激的结果.在发展局限上,澳公共外交的全员参与意识不足,其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战略规划力和执行力都有待提高,传播体系和品牌活动还有许多缺陷和亟待解决的挑战,当然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其国家外交战略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公共外交概念诞生于美国,与生俱来便带有自我中心、单向度、言行不一等美国基督教思维烙印。中国是世俗化文明和社会主义国家,其公共外交超越了"美国性",但面临西式话语霸权,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悖论,典型的有:他者化悖论、异化悖论及实力与形象的悖论。中国人传统上笃信知行合一,现时代应以社会化外交概念超越公共外交的政府—民众二分法及硬—软实力的二元对立,实践中努力让增长的中国实力更具世界性,继而为外部世界所欣然接受、所心悦诚服,最终实现中西方的相互包容。中国梦的提出,为此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塑造了灵魂,提供了中国社会化外交的理念支撑。化中国梦为世界梦,才能克服中国公共外交悖论。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有其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印度洋上的重要航道枢纽;还处在最好的时代,亚洲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正在发展和崛起,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之"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印度的印度洋战略的重要国家。而且,斯里兰卡还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政府不能坚持一贯的国家发展策略——中间道路,美印介入了斯里兰卡政权更替;新政府叫停中国在斯的大项目——科伦坡港口城工程,严重影响了中斯经济合作;同时,斯里兰卡国内经济发展欠好,国家陷入债务泥潭。所以,斯里兰卡要成为印度洋经济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与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经典意义上的公共外交新中国自成立之日就已开始进行且卓有成效。新时期中国公共外交的特色,一是内外并重,因为全球化时代外交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从国内外两个大局看问题;二是追求共赢,中国公共外交的重点是介绍自己,而不是抨击别人,与西方国家总是试图通过公共外交操控别国内政,甚至颠覆别国政权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可通过"搭台唱戏"、"借台唱戏"、"让别人唱我的戏"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7.
国内关于二战时期澳大利亚外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澳大利亚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加入反法西斯国家阵营并担当西南太平洋地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我国关于二战时期的历史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长篇累牍,但由于澳洲地理位置偏僻,国际影响较小,有重要地位的澳大利亚外交却长期以来不为学术界重视。我国最早注意到此问题的是金仲华,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作为传统外交的补充形式,公共外交在塑造国家形象、建立国家间互信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介绍公共外交理论开始,探讨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公共外交的实践,并就中国对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唐翀 《东南亚》2011,(1):28-31
公共外交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资产,对于传播本国外交理念,塑造国家形象,改善本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公共外交也具有局限性,其作用不应该过度被夸大。本文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公共外交为例,分析了我国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公共外交存在"合作"与"竞争"两条战线,其中对美国和日本的公共外交为竞争性公共外交,对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外交属合作性公共外交。从中国公共外交现状看,竞争性公共外交战线处于被动局面,合作性公共外交战线则成效显著。因此,中国的公共外交实施策略必须针对竞争性公共外交对象进行设计:提升公共外交的战略地位,对其增加投入;淡化政府身份,多以非政府形式操作;不纠缠话语信息的是非曲直,以行动服人;与对手建立民间利益共生体。  相似文献   

11.
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是涉及到国家层面战略设计和资源效率的重大问题。在现实主 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渊源下,公共外交从提出至今多被当作国家追求权力和安全过程中一种直接 或间接的工具。后兴起的建构主义视角给公共外交以全新的概念。新公共外交将国家身份作为界 定国家利益的前提,强调国际社会中的观念互动和共识达成。借鉴多轨外交理论体系,新公共外交 形成了多元行为主体间独特的精神统摄和联动关系。在“实现世界和谐”的核心主张下,新公共外 交超越意识形态冲突而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美国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形象,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公共外交,如调整反恐策略、注重与伊斯兰世界各种势力接触、加强新媒体外交、展开个人魅力外交等。这些政策初期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效果不彰。只要美国不彻底调整其中东政策和反恐政策,其在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公共外交再美妙、再引人入胜,其成效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在中美之间推行平衡外交策略,欲达到三个目标:一是重构澳美同盟,提升自身政治话语权;二是化解双重忧虑,保障本国的经济利益;三是发挥战略主动性,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达尔文港的租借问题集中反映了澳大利亚的策略意图。澳大利亚的国家实力、地缘优势和国际环境等因素,为其推行平衡外交策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中美两大国的关系走向和亚太地区的格局演变也直接影响其平衡外交的效果。此外,澳大利亚还要面对国内舆论压力。在中国周边国家中,澳大利亚的地位和影响既典型又特殊,洞察其外交策略和利益取向,对中国走出周边困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进 《西亚非洲》2012,(4):43-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色列的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谷,甚至在欧、美国家亦是如此。以色列公共外交的失败是其国家形象不佳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公关外交、媒体外交和文化外交3种公共外交形式上。以色列公共外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足、体制不畅、资金缺乏和措施失当等。近两三年来,以色列政府已开始重视加强公共外交,学者们也在政府机制、媒体政策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但需特别指出的是,以色列国家形象下降的根本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公共外交的失败,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和政策错误是核心因素。事实上,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起到了加速(或减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体来看,公共外交的实践要普遍早于公共外交这一概念的出现。这对中印两国来说也是如此。中印公共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公共外交在中印近距离认识对方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真实的印迹。目前,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非常必要,但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中国开展对印公共外交的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对印公共外交政策,将其提升至发展中印关系的国家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一贯重视对东盟公共外交,安倍政府再次上台后,对东盟公共外交在机制、内容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通过高层公共外交强化对东盟公共外交机制,以政府开发援助和对外文化交流为基础丰富了对东盟公共外交内容,以妇女、青年和意见领袖为抓手拓展人脉网络。安倍所采取的系列公共外交举措成效明显,增强了日本在东盟的存在,也优化了其在东盟的舆论环境。面对日本东盟公共外交的迅猛发展,中国应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进一步优化对东盟公共外交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澳大利亚通过一系列重要官方文件,对其能源政策提出了新的期许与调整,为确保能源市场运行、能源供应链稳定确定了新的方向和措施,并将能源安全渗透至国家安全的层面,大有玩转能源外交之势.究其原因,经济危机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冲击、澳大利亚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澳大利亚对能源外交的新定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给中国带来诸多启示,中国既要看到有利于扩大合作的机遇,同时也应该谨慎判断其潜在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公共外交已经进入新阶段。目前,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公共外交初步拥有了多点开花的组织框架,初步打造了多媒体结合的传播平台,也初步培育了一批文化、教育与学术交流等项目上的品牌亮点。从实施方式和形态来看,当前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公共外交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相关的竞争性公共外交估计不足,在常态公共外交方面缺乏规划,危机公共外交方面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为此,中国应从以下方面梳理对拉关国家的公共外交思路:以经贸领域的公共外交为突破口,带动其他领域的公共外交全面提升;以美国为重点媒介,对拉美国家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性公共外交;认真做好常态公共外交规划,精心设计对拉美国家的危机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9.
李文俊 《东南亚》2010,(1):28-32
冷战时期,随着外交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认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东南亚在其外交和安全政策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重要性不断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通过几次政策调整,最终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双边安全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政策,亚太成为澳大利亚外交和安全的新中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作为新媒体领军移动应用程序的微信在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的上线也深刻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体验。作为开展公共外交的新型媒介,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已经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这些国家各方面信息的崭新媒介。其中,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的数量与频率远超其他国家驻华使领馆。本文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微信公众平台为样本,选取其近一年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特点。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新方式,对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公共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