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依然是国际分工的主导。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导致数字贸易变革动态化和常态化,数字贸易成为调整全球价值链价值创造过程的动力。数字贸易改变了全球价值创造模式,重塑了全球价值链贸易主体,影响了全球价值链收益分配格局,延伸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为微型跨国公司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全球数字化分工提供了机遇。中国企业要把握全球价值链发展趋势,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分层次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更高水平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2.
数字贸易规则不仅是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焦点议题,也是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抓手。未来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将呈现大国主导、区域割据等特征。当前中国的数字贸易治理仍然面临着贸易壁垒较高、制度建设滞后于实践等问题。中国通过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正主动融入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应正确处理安全与开放、对接性开放与主动性开放、产业开放与数据开放这三对关系。针对接受难度较大的条款,对外要释放明确的政策预期,对内要夯实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性安排;针对接受难度较小的条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在先行先试和复制推广中明确开放的范围与程度,形成和输出数字贸易治理的“中式模板”,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西方各国纷纷布局数字时代的产业重组、技术标准设定和法律法规的兼容,特别是美国与欧盟试图通过成立具有跨大西洋性质的贸易与技术委员会来抢先设定国际数字规则,进而以共同价值观来排挤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参与和数字秩序构建。鉴于此,中国应立足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布局、强化供应链安全;构建合作网络,形成产业联盟、扩散中国技术标准;推进贸易对话,参与规则制定、反对西方价值观输出,分化西方技术孤立,警惕美国与欧盟利用新的贸易和技术规则建立数字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4.
锐词     
《群众》2017,(10)
<正>数字丝绸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及的概念,随后被各界高度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由一个个驿站连接,而"数字丝绸之路"将由若干个"数字中枢"(E-Hub)组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切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让中小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买卖、自由参与国际贸易分工。这就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帮助沿线国家跨越"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5.
社情民意     
正主动参与区块链技术创新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全球贸易中有90%的货物由海运业承运。目前已有行业巨头联手应用区块链技术来创建全球性的防篡改系统,从而实现数字化贸易流程和端到端的出货跟踪,消除摩擦包括昂贵的点对点通信,并于近期共同推出了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运跨境供应链方案。据世界贸易组织测算,消除国际供应链内的障碍可以提升全球GDP 5%,全球总贸易额15%。中国在全球集装箱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如  相似文献   

6.
新词     
<正>数字丝绸之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提及的概念,随后被各界高度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由一个个驿站连接,而"数字丝绸之路"将由若干个"数字中枢"(E-Hub)组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切全球贸易的基础设施,让中小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买卖、自由参与国际贸易分工。这就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帮助沿线国家跨越  相似文献   

7.
浙江是全国数字经济先行省份,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三年多来,数字贸易、移动支付、数字治理等传统优势"软实力"走向全球,数字科创、标志性产业链、超算中心、新基建等面向未来的"硬实力"加快夯实,助力创新强国、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开放强省等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应当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经信领域率...  相似文献   

8.
张志超 《群众》2022,(4):35-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指出,我国将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这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江苏产业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有责任有条件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支撑、引领示范作用。南京作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是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全国首个“软件名城”,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化的一种新形式,数字全球化由数字技术推动,以数字平台和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促进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的跨境流动,改变了国家经贸、企业经营、政府管理以及个人发展的方式。蓬勃发展的数字贸易,激增的跨境数据流动,知识密集化、区域化、短链化的全球价值链,双向流动的数字人才,加速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发展的数字政府,构成数字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未来,数字全球化将呈现数字贸易竞争"一超多强"、数据交易更加安全可信、算力基础设施支撑性增强、"无接触式"服务模式成为新常态、数字政务更加开放多元、国际合作趋向联盟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1.贸易21世纪初期,电子贸易和网络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全球从事贸易工作的人员将达到4亿,中国也将达到3600万人。从事贸易业务的人员可以分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北京观察》2020,(9):4-5
北京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3”政策体系9月5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召开"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市政协主席吉林出席并致辞。吉林指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发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王辉耀 《北京观察》2022,(10):24-25
<正>北京“两区”更加突出科技、服务、数字这三大属性。在探索与国际规则对接方面更加需要强调“两区”赋能首都的发展及其面向全国的示范意义。《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设定了全球领先的数字贸易规则,在数字经济、国企改革、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利等领域提出了较高的贸易标准。上述领域应当成为北京“两区”努力对标的方向,同时也为“两区”建设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任 《湖湘论坛》2023,(5):11-22
在中美巴贸易三角债的背景下,中国向巴西提供美元贷款以帮助其偿还美国债务,并与之达成协议,使得中巴双边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此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中的流通范围,有望通过贸易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然而,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受到基础设施不足、资本管制和美元霸权等因素的制约,难以突破现有格局。数字人民币因其独特的优势,可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并创新本国金融体系。关注数字人民币在技术实施、政策推广方面的困难及其自身存在的风险的同时,需要及时把握贸易三角债带来的机遇,加强和优化数字人民币的场景应用,逐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数字贸易深刻影响国际分工分配格局,对各国构筑数字时代国际竞合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讨论我国推动数字贸易发展的现实原因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国内政策法规和国际规则谈判对我国数字贸易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与之相关的技术、产业、市场、治理、规则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挑战。研究认为,应加快制定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聚焦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产业发展、国内国际数字市场建设贯通、面向开放环境的数字治理体系建设、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谈判四个方面,形成系统性的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在很多行业都扮演着原材料和产成品中心枢纽的作用,是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从中国的贸易数据和其发展变化中是可以窥视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及其动向.2021年4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一季度进出口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全球经济复苏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孔琳 《前沿》2013,(16):95-96
当代全球价值链解构的日益深化,直接影响了全球生产体系的构成和国际分工的形式,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也在世界贸易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而且范围迅速扩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直接切人来考察当今的贸易模式和贸易关系,以期更清晰地描绘当代全球贸易图景。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国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初步统计分析的数字,由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2007年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  相似文献   

18.
徐圆  张为付 《群众》2022,(4):23-24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其与服务经济的牵手,让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对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扩大开放、保障民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全球经济活动由线下转到线上,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从我省现代服务业的实际出发,发挥自身基础优势,以数字化转型作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线,多措并举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1.贸易 21世纪初期,电子贸易和网络贸易将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全球从事贸易工作的人员将达到4亿,中国也将达到3600万人。  相似文献   

20.
崔晨 《北京观察》2021,(8):10-11
7月28日,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本次会议为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议政.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辞中提出:"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这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又是给北京市的改革创新、促进服务贸易不断升级赋予了新使命.北京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