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探索新帮扶方式,努力构筑工会维权帮扶的平台。在总结以往送温暖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帮扶中心完善规范、有效运作的新路子,力求在广覆盖、多方位、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发挥困难救助、岗位救助、信访协调、法律援助等帮扶功能的整合作用,针对不同职工,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努力扩大覆盖面,并切实提高帮扶的实效。积极参与劳动仲裁,尽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工帮扶中心有一名工作人员是本地劳动部门仲裁庭的成员,劳动部门仲裁庭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沿阵地,职工帮扶中心绝对保证该同志参加劳动部门仲裁庭的时间,这样就能使维权工…  相似文献   

2.
一位30年前因工受伤的老职工因单位注销,又过了诉讼时效一直无法讨回工伤补偿金。近日,经南京市江宁区上峰法律援助工作站调解,老职工终于拿回了1万元补偿金。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7)
<正>法律援助制度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成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全面工作目标之一,提出"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2007年7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  相似文献   

4.
余蕊娅 《人民论坛》2010,(4):106-107
监狱法律援助是对服刑人员权利维护和保障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于提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促进监管安全和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当从提高社会共识、创新法律援助工作形式、设立援助基金入手,探索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从而切实维护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任保山 《乡音》2011,(7):27
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都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政府要通过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旨在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是一项民心工程,她对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维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公平和正义至关重要.如何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援贫助困维护公正"的作用,为受援群众带来更大的实际、实用和实惠,是每一个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在押服刑人员开展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为维护处于贫弱地位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这不但有利手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也有利于维护监管安全大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与正义。如何正确认识监狱法律援助现存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实施策略,对监狱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有消息说,相关部门将发布通知,限定提前退休的工种和年龄。拟议中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可办理提前退休,但必须持有劳动部门出具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果。而  相似文献   

9.
小保:参保的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要求办理提前退休手续需具备哪些条件?鉴定鉴定同志: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经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的规定进行鉴定,并被鉴定为完全丧失劳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焦政[2010]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律援助工  相似文献   

12.
农村法律援助对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化解基层矛盾隐患、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着需求困境、供给困境、质量困境和保障困境多重发展困境。破解这些困境是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应采取针对性的有力措施补齐短板,推动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迈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4,(4):49-49
正2013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273件,同比增长21.1%,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12520.28万元,"12348"法律援助咨询电话共接待来电、来访52660人次,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4年,我省将实施法律援助工作三大任务,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一是办实事,做大做强法律援助事业。从加强网络建设、引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案件全程监管、争取获得本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宣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点,国务院也出台了《法律援助条例》来予以规范。在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不少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由于法律援助机构的性质不统一,开展法律援助的律师身份各异,待遇千差万别,严重影响着法律援助的发展,也不利于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应当引起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法律援助的发展与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还有待提升,与诉讼、非诉讼纠纷处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和融合还需要完善.如何将法律援助制度融入矛调中心提供的公共法律服务中,提高公共...  相似文献   

16.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 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2004年第2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工最低工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凸显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条例》9月1日起施行。“没有钱,也能打官司”,名正言顺成为公民享有的权利。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至2003年6月,全国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约80余万件,有近97万余人次通过法律援助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它是指国家制定的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并提供无偿法律帮助,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公平、司法公正的一项法律制度。长期以来,法律援助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一项司法救助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然而就是在最近几年间,法律援助这一伸张正义、扶危济  相似文献   

19.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请不起律师打官司时,你是否想到了法律援助?这项让困难群众享受免费法律服务的民心工程,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贫困者提供法律援助是一项公认的国家责任。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起步较晚,在立法、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需要大力推进和完善,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