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自由观     
李国景 《学理论》2011,(29):43-44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可以从斯多葛学派的自由观、存在主义的自由观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的对比评述中寻找一些答案。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不自由的感觉,在树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同时,我们需要吸收斯多葛学派和存在主义的自由观中的正确观点作补充。吸收并提取斯多葛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中有益的观点,把它们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对我们的青少年养成正确的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萨特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学家,萨特的所有哲学作品和大部分政治活动都与"自由"紧密相连。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又被西方哲学界称为"自由哲学"。萨特的自由观是建立在黑格尔的自由观和之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学家们关于自由的观点和学说的基础之上,萨特结合自己对存在主义的理解对个人自由作了深入、详尽地论述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比较系统的主观唯心主义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探析的存在主义在二十世纪的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存在主义既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又否定了人性的先天性,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理论,先有人的自由行动,然后才有好恶之分。在萨特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以自由观为核心,阐释了人的绝对自由,同时也会受到责任的束缚,可以说责任观是自由观的必然。论述的重点是萨特的绝对自由、绝对责任及其二者的内在联系,个体在绝对自由行动时必然承担由此带来的绝对责任,反之,萨特所强调的绝对自由也要受到绝对责任的限制。通过论述,从中挖掘了绝对自由和绝对责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萨特提出他的存在主义自由观以后,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不断变化,它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便逐渐瓦解,它本身也遭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评.为了回答人们的各种批评,发展和完善他的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于一九四五年作了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讲演,并于一九四六年正式发表.在这篇文章中,萨特简明扼要地阐发了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自由观,表现出了修正错误和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但是由于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存在主义基本前提,所以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自由观仍然带有得失相兼的二重烙印.  相似文献   

5.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自由概念作了详尽的阐述。“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自由观的理论前提。在萨特那里,“自由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正因为如此,在萨特看来,自由于人是一种重负,它只会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很显然,萨特的自由观是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卢洪涛 《理论导刊》2006,(12):106-108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其自由哲学的核心是伦理自由观,即自由伦理学。萨特自由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是“行动、选择、责任”,以及由这三个环节构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和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有其逻辑的合理性、历史的进步性和时代的积极意义,也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浅议萨特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哲学的中心思想 ,就是探索人和世界的关系 ,或意识和外部存在的关系。因此 ,自由是他反复弹奏的主旋律。本文阐述了萨特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即自由的前提、含义、界限、要求及后果 ,揭示出萨特自由观建立的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并在此基础上对萨特的自由观作出评价 ,最后指出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本质仍然是非理性主义的 ,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陈泽云 《学理论》2009,(27):106-107
人的自由问题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问题。萨特的自由观是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之上的,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具有自主选择性且与责任紧密联系。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由观,因而注定是孤独的。不融于世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站在新世纪的水平线上,我们更应该全面而理性地看待萨特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8)
《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是萨特对存在主义所受到的诘难做出的回驳。文章以回应指责为出发点,围绕着"‘存在’对所有人负责""责任的焦虑"等重要观点,深刻论述了存在主义的真实含义。本文立足原文文献,发掘萨特的绝对自由观,从选择的多样性和选择的境遇性、选择的绝对性和选择的不可能性探讨出绝对自由和绝对选择的关系,并从而得出自由选择并不是绝对责任的思考,也指出了社会责任和他人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4)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价值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理念在秉承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也是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结合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念。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分析其当代价值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理念的支撑点,并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观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萍 《学理论》2010,(10):62-63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对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自由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自由观的局限性,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深入理解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军学 《理论导刊》2007,3(10):72-74
自由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的范畴,但人们在自由问题的认识上却歧见迭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成为我们重新认识自由主义思想的有力武器。自觉意识是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实践是保证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而时间则是自由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马克思这一科学的自由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对待自由观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崔昕昕 《学理论》2023,(4):37-41
萨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存在主义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萨特从存在、想象和自由入手研究美学诸问题。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想象的世界中。因此,离开人的存在,美也就随之消失。在萨特看来,想象将对象设定为虚无的能力,使其成为美存在的基础。人通过想象,创造出完满的美的世界。想象是连接自由和审美的桥梁,美以自由为基础,审美活动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一种介入式美学,其思想不单是一种理论,更旨在为人生提供一种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佘晔 《学理论》2014,(4):48-49
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学视角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内涵、以"实践性"为根本特征的科学的人道主义自由观。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背景下,认真解读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人学意蕴,有助于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更积极地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国梦"的达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9)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是科学的自由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并且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有了批判地继承与进一步的发展,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观是邓小平自由观的基本立场,社会主义自由是其自由观的核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中央应该科学地运用邓小平思想理论中的自由观,更好地为经济、政治服务,推动社会主义自由与民主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7)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对存在主义的含义、特点以及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自由存在等核心观点作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尽管萨特的强调自由的存在主义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大突破了神学的束缚,也的确使人们看到了自由幸福生活的曙光。但是,不得不指出其存在主义是存在缺陷的,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作用而最终走向了一种非理性主义、主观主义的哲学,成为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相交织的难以兑现的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7.
陈诗乐 《学理论》2012,(26):205-206
萨特的自由选择观主要包括:人是自由的,人的选择是自由的,人的自由选择要承担责任。"学生选择自由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选择自由与责任"关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萨特的自由选择观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让"自由"的新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要高扬教师主体性,明确教育者的自由与责任;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复兴的产生并繁荣于古希腊时期的中庸理念,体现在它的自由观、个人观、公正观、国家观等思想当中,并且有着其理论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这种现象也对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由问题是现代政治思想聚焦和界分的最主要议题之一。面对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的强势话语和社会主义自由观话语权的弱势现状,我们亟待建构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创制了社会主义自由观及其经典话语体系,它遭遇了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各种"话语权挑战"。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自由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获得新确认和新阐释。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根据,提炼和概括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自由元素和自由精神,批判自由主义自由观,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中国古代尤其是近现代自由思想,这是建构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观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立足点、着力点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5)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庄子整个人生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庄子逍遥思想中的"自由观""人格观"和"相对观"等观点对我们现代人实现个人独立和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摆脱追名逐利的精神升华和营造万物在对立中和谐发展的社会价值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