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发展对法律有影响深远,但是也有许多限制。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法律的深化,集中体现在科技法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和发展上。科学技术发展又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促进生态法的诞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权保护对冲突法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发强 《时代法学》2004,2(6):106-114
人权保护思想对现代欧美国家冲突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现代侵权领域各种法律适用理论在追求案件处理结果公正的目标背后,隐含着人权保护的价值诉求;欧洲以法德等国为代表,在不改变“以规则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发挥宪法的直接效力作用,将人权精神体现到冲突规范的变化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中。人权保护成为现代冲突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在进行新的冲突法立法时,也应考虑体现人权保护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以人权促进发展:工具性人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向和  袁立 《河北法学》2011,29(5):46-55
人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议题,而长久以来人权与发展在两条互不搭界的轨道上运行,人权与发展的结合能为人类增添更多福祉。人权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为了扩展人权,这是目的性人权论。而人权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且人权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而"以人权促进发展"的工具性人权,是人权最终得以保障的最佳路径。工具性人权有着深厚的法理底蕴、现实基础和规范支撑,人权演进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工具性人权的发展史,从古代到现代、从美国到中国的实践经验无不表明人权对发展的重大作用,世界人权宪章等国际规范性文件无不论证着工具性人权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与人权国际保护都是当代国际法的热点问题,全球性、长期性与政治性是二者的共同特征。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是多层次的,而它对人权国际保护的影响涉及国家安全、人道主义问题、发展权、健康权以及国际关系的调整等各个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应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发展权,并加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科学技术对宪法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现代科学技术对宪法学的影响韩大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从多方面牵动着国家关系的利益目标,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学研究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宪法学的发展看,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推动了宪法学理论、体系,方法的发展,扩大了宪法学与社会现实的内在联系性。而另一个...  相似文献   

6.
[修订日期]2007.12.29[施行日期]2008.7.1[文(令)号]主席令第82号[类别]行政法.科学技术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第四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五章科学技术人员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的服务和行政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按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四条 本市科学技术进步的重点是发展高新技术,使高新技术产业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进步过程实质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科学技术革命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飞跃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管是始于18世纪70年代以煤焦炼铁和纺织机器的发明为基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始于19世纪4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利用、铁路网的建设和近代炼钢技术形成为基础的第  相似文献   

9.
一、科技投入总体水平 《科学技术进步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民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具体比例,由国务院予与规定。”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关于科技投入总方针、总目标的表述和规定,它表明国家对科技投入非常重视,集中地体现了国家意志。 1.科技投入和科技投入总体水平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融合和友好往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权保护引起了国际法和国内法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人权保护体制日趋完整,公民个人在国际环境下更加独立享受身体权、政治、社会、文化等权利。国际刑事程序权力的行使过程很容易伴随着侵犯人权的可能,作为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的引渡,尊重引渡双方国家主权,保护人权是国际司法协助的基本和前提。本文认为应了解我国国际法体系中人权保护体系,发现理论与实践中的不足,完善法律体系与法律实践,紧跟联合国人权保护的步伐,进一步促进人权保护与国际刑法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学者主张,十七大报告中所描述的"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成了新的人权体系,应在将来修宪时写入宪法.这一建议的政治正确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一个事实--"保障人权"进入中国公共政治话语体系虽然已有时日,但相关的宪政设计仍需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阿计 《政府法制》2009,(3):23-23
近日有学者主张,十七大报告中所描述的“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成了新的人权体系,应在将来修宪时写入宪法。这一建议的政治正确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一个事实——“保障人权”进入中国公共政治话语体系虽然已有时日,但相关的宪政设计仍需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科学技术进步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和新《科技进步法》的颁布实施,有地方立法权的各级人大加快了地方科技进步条例立法步伐。结合有关立法调研和修订起草工作,深入探讨现有科技进步条例存在的不足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立法水平、实现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15.
薛现林 《河北法学》2004,22(1):68-72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其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影响了刑事证据制度的变迁;扩大了刑事证据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非自然物进入证据之列;对于收集、固定和保全刑事证据,既提供了新的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刑事证据的采信规则也产生了影响。从科技的角度研究刑事证据,可以为我国建立完善刑事证据规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强国,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现实任务,如何使全国上下共同关心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取决于立法机关把科学技术摆在何等重要的地位,以及在立法当中如何确定对科技事业的保护和促进制度。本文试图对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结构及内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的宪法立法进入新阶段,保障人权的宪法立法新发展带动了我国刑罚制度的进步.从刑罚实现过程的纵向进行考察,我国刑罚制度在制刑、量刑和行刑三方面都在贯彻宪法强化保障人权的要求;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二元界分的横向来看,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刑罚的许多条款均贯彻了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刑罚制度的进步.未来我国刑罚制度将朝着刑罚轻缓化、刑罚人道化、行刑社会化和程序正当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成铭 《时代法学》2005,3(1):86-92
欧洲理事会采取集体办法促进和保护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对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区域性人权保护办法是在区域层面上施行《世界人权宣言》的有效途径 ;国际人权机构应通过改革不断提高人权的可司法性 ;主权国家应在采取集体办法保护区域人权方面积极行使主权权利 ;人权国际保护内在地要求增强个人的权利主体意识 ;国际人权保护机构应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随着欧洲理事会的人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 ,它在人权国际保护中的“领跑者”的形象和影响将得以继续显现。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新科技的不断产生和应用,给知识产权法原本平静的结构带来了冲击,并提出了新的需求。此种趋势使得本来就十分薄弱的知识产权价值体系显得更加举步维艰。以鼓励创造为核心的价值选择,在功能上已不能完全引导现有知识产权立法。要走出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伦理和制度冲击,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增强知识产权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力。新的价值体系应当以利益的合理分配为主要目标,并为知识产权立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上升.本文从人权的发展及国际人权保障谈起,进而将眼光凝聚在我国,试着论述我国在人权保障的上取得的进展,以及不足;并试对部分国外舆论对我国人权保障的无端指责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