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现实问题。因此,开展对人权理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这里想以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为指导,试图正面回答几个有关人权的理论问题。 (一)人权与人的本质关系问题 人权是人的一个方面,而人的本质是人的核心,人权应该从人的本质那里获得自己存在的根据。卢梭把自由、平等看成人的本质时,是把人权和人的本质混为一谈了。马克思认为一般说来,人的本质就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劳动的能力,而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离不开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因此,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劳动能力,人权的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劳动能力之中。婴儿呱呱坠地还只是具有成为人的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关系及需要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认识人的本质是人发展的前提、主体需要和终极目标,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实践人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变革社会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建设先进文化,促进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沿》最近发表了陈芬博士的文章《论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陈芬在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似乎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别人和动物;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只能区别此群人和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别人与人。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问题既是哲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在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我们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观点,必须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二是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中国当前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时代背景,在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实际发展脉络的梳理中明晰社会管理的规律与本质,在对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阐述中找寻理论依据,进一步在这两者结合的基础之上总结经验,突破传统“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治思维模式,提出社会管理的国家——社会——吟人的网络模式以及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问题历来是哲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基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同的。朴素辩证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思辨思维方式等由于思维方式的束缚,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揭示人的本质,惟独马克思独辟蹊径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确立了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经历了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费尔巴哈的人本思维方式以及自己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抽象到具体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得出以下新认识:一是处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人具有单个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抽象性与现实性的多面性特点;二是人的本质也是包括一切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在内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总和;三是由人的先在性、自然性、单个性构成的人的非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本文试图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人的本质特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探索人的发展问题的重要维度和切入点。人的本质及现实规定性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发展必然要通过社会性的形式与手段来实现。立足于社会关系维度理解人的发展问题,是人自我理解的深化、是理性的自我反思,更是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要想真正推动人的发展,必须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理性对待虚拟社会关系,把促进人的发展同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制度的创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作为群体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从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出发,来理解人的价值为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类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学说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对人的本质揭示及人的解放的诉求是马克思学说主线,对“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揭示,是一个正反合的发展过程,而人的本质的内在矛盾、冲突则是马克思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分为三个阶段,从对人的本质的肯定到对人的本质的异化批判再到现实的人的本质的揭示。  相似文献   

12.
人是马克思一直研究的中心课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实践原则确立的,从法哲学到以抽象劳动为核心,形成"自由自觉的劳动",再到深入劳动过程的内部,从社会关系中寻找人的现实本质,最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出发形成"现实的个人"。正是在这一现代性批判的蜕变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其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变革,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一要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的观念;二要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三结合”;三要积极探索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状态之中,人同样也是如此。人的方方面面都在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理念是因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所呈现的生态危机应运而生,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新思考。这一理念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要求人类实现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方式、社会政治实践活动方式和科学文化实践活动方式的转向,将主体内在尺度与客体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生态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赢,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以客观的自然为基础,以人类学取代神学,指出上帝就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拥有“理性、意志、情感”三种能力。而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线索,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阐述了“人的本质”:即人是劳动实践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具体历史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对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事实上,马克思的论述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而是揭示了人所表现出的善恶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之质,区别于人的属性和人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的劳动实践。这一重要的界定显示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接近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界定不仅避免了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而且指明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因而与"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不相矛盾的。并且,马克思还指出了人类解放的目标即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确证。  相似文献   

20.
关于性的伦理本质,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即把人理解为一种有性别特征的生物,性的冲动是人的天性的根本部分,性的关系是反映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尺度。可以说,这些都是关于性的内在伦理本质的揭示。现在,我们拟在此基础上,变换一个角度,直接去探索性伦理的特征,或者说,去揭示性的伦理本质的内在形式——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