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廖桂洲 《广东党史》2001,(5):53-53,56
广东省北江公学(以下简称“北江公学”)是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区党委“培养革命干部,接管城市政权”的指示精神,由中共北江地委创办的一所革命干部学校。  相似文献   

2.
组建大队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向中外宣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动员令.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5万多名干部随军南下,其中包括从太行区和太岳区抽调干部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简称长江支队),随中原野战军(二野)南下到京沪杭,接管新区.  相似文献   

3.
1946年夏,中共热辽地委根据新开辟地区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建立党校,分期分批培训地方干部,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迎接土改和整党建政任务。党校校长由中共热辽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魏奇兼任,原辽西军政干校副校长潘纯任副校长,周敬尧任政治部主任。校址设在中共热辽地委机关所在地——敖汉旗敖吉榆树林子村。  相似文献   

4.
一 1949年2月,太行、太岳两个军区抽调了8000多名干部,组成"长江支队",随军南下.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摧枯拉朽,节节进展.9月19日,我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六团解放了长泰县城.参加接管长泰的南下工作队员是来自太行区五地委的汲县、辉县、林县、淇县、汤阴和漳南等县的干部,由董清晨和我带队,从泉州经安溪,受到安溪中心县委和中共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的热情接待.而后,我们取道同安、罐口、角尾,越朝天岭,于9月23日抵达长泰县城.第二天,留守部队负责人第九十二师政治部民运科长马鸣珮介绍了当前形势.经过紧张的筹备,长泰县人民政府于9月25日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北江公学(以下简称“北江公学”)是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区党委“培养革命干部,接管城市政权” 的指示精神,由中共北江地委创办的一所革命干部学校。 为了培养大量的革命干部,以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早在1948年9月就强调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战争的第3年内,必须准备3万至4万下级、中级和高级干部。以便第4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50…  相似文献   

6.
正南下邵阳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要求各个解放区抽调5万干部到新解放区。随着形势的发展,冀东区党委决定:冀东区脱产干部半数留冀东,半数下江南,共计抽调新老干部3410人组成南下干部总队,随军南下。我出生于1933年6月。1948年,15岁的我在河北省立唐山中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九年夏,我解放大军长驱入闽,解放了闽北大片土地,旋即兵分三路直捣省会福州,福建全省解放指日可待.此时,坚持战斗在敌人后方的闽南游击武装和革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斗争,度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岁月,已经胜利在望了.为了配合解放大军迅速解放闽南,顺利接管城市,恢复生产秩序,一九四九年八月,遵照闽南地委的指示,中共漳、泉、厦临时工委决定,在漳州组织"龙溪人民解放同盟",作为党的外  相似文献   

8.
1950年4月间,我带着龙溪地委组织部的介绍信,怀着困惑不安的心情,到专署公安处(现漳州市公安局旧址)报到,接见我的是处长雷绍典.雷时任地委委员、社会部长、漳州军管会公安部长兼公安处长.干部都习惯称他雷部长.谈话开始后,我直率地问他:"为什么不让我回诏安呢,是怕我干不好,还是有其他的什么问题?"雷部长是一位领导艺术高超,人情练达通透,处事既讲原则又具灵活性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1949年8月,我随南下干部服务团来到了福建.由于之前我曾参加过徐州<新徐日报>的接管和上海文管会新闻出版部的后勤工作,因此这次南下,我依旧被编入与印刷有关的部门--<福建日报>印刷厂(它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日报>在福建的印刷厂),具体负责机印车间的恢复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南征入八闽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炮声中,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召,制定了向全国进军的计划.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输送大批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中共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大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迅速接管新解放区的广大城市和乡村,开展新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的福州解放前夕,我在家乡闽侯县螺洲参加了由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为迎接解放而开展的宣传和民运工作。福州解放后,党的工作重点转入筹建新政权工作,缺乏干部是当时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创办学校,培养一批知识青年参加新政权建设。消息传来,我高兴极了,立马向当时的工作单位福马民运队领导提出上学的申请。1949年冬,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正式开学,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张鼎丞亲自兼任校长。经组织上批准,我  相似文献   

12.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报《福建日报》现在的报头是毛泽东题写的。毛泽东为《福建日报》题写报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49年5月,毛泽东、中央军委电示解放大军提前入闽。随后,党中央决定张鼎丞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为了福建解放后省委机关报能及时出版,张鼎丞请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同调配成立《福建日报》领导班子,决定杨西光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福建日报》首任社长,何若人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并从南下服务团里挑选了30多位同志组成南下新闻中队(包括福建日报社、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华书店)。7月10日,队伍从上海出发,几天后在浙江省江山县建立了福建日报社党支部。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福建日报社工作人员从8  相似文献   

13.
1949年新政权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基层干部匮乏的难题,这在新解放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为化解此问题,中共广为建立了各级干部培训学校,公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本文以苏南公学(1949~1953)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了该校学员的来源构成、入学时的心态,校方对其进行思想更新的方式与效果以及学员毕业后的工作去向等方面的内容,从中映射出中共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组织政策。  相似文献   

14.
出师前奏一九四九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取得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后,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革命形势,党中央决定从太行、太岳两个解放区抽调三千多名地方干部随军渡江南下,到新解放区工作。山西霍县县委接到岳北地委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说起我和小平同志的相识,要追溯到1949年解放前,当时我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担任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秘书处负责人,地下党报《上海人民报》总编辑。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中共中央决定:时任华东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张鼎丞同志率十兵团南下解放福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福建解放后需要大量干部,因我是福建人,张鼎丞决定调我回福建工作,而我对上海又熟悉,给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上海知识青年随军南下服务团招生办主任。  相似文献   

16.
1947年,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加强对闽南武装斗争的领导,闽南地委书记卢叨从闽粤赣边区党委带回一批军事领导干部到云霄县乌山水晶坪。8月1日,在葱仔寮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根据工作需要,以便与区党委保持联络,闽南地委副书记陈文平从边区党委带回一部电台,随行的有十几人。1948年7、8月间,边区党委派李志忠、刘迈(刘洁珍)、邱宗信、林明法、冯根华等5人到闽南地委机关  相似文献   

17.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八闽首府回到了人民怀抱.8月20日晚,张鼎丞与曾镜冰、石英率第一批省级干部200多人进驻福州.随后,我带领南下服务团的一批骨干也从南平乘船抵达福州.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主席张鼎丞,副主席叶飞、方毅.同一天,福州市军管会也宣布成立,韦国清为主任.  相似文献   

18.
1949年8月,我随南下干部服务团来到了福建。由于之前我曾参加过徐州《新徐日报》的接管和上海文管会新闻出版部的后勤工作,因此这次南下,我依旧被编入与印刷有关的部门——《福建日报》印刷厂(它的前身是国民党《中央日报》在福建的印刷厂),具体负责机印车间的恢复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9.
忆接管晋江     
福州解放后,南下干部除二、三两个地委的干部分配在建瓯、南平两个地区外,其余4个地委的干部随同省委经南平乘船顺闽江赴福州.  相似文献   

20.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这个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为了适应新解放区的工作,党中央决定从华北等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参与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恢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