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1.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价值观构建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日益深入,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不断地对意识形态提出新课题。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演变、利益格局的调整,使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思想观念进入多元碰撞期,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和多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建设的哲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建设的哲学透析胡波价值观建设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实践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理论问题的解决.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质内涵,正是要由哲学反思来把握,不首先说明价值观建设的理论问题,其实践便是盲目的,不得要领的,其结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价值观建设实践中遇到...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并为该社会的经济关系服务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一方面,经济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又是经济的保证,为其提供精神动力。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一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反过来,这种思想道德价值观又强化着新的体制或者催生着新的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共存于社会主义之中.相叉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起着各自不同的推动作用。任何一方软了都不行,否则,社会就会畸型发展。所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价值冲突杨发价值冲突,处当代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的重大实践难题,更是价值哲学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本理论课题。只有对人类社会价值冲突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为当代人们构建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一、价值冲突是人类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政研会2013年重点研究课题 1.开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调查研究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 3.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研究 4.社会舆情定期分析研究 5.当前我国主要社会群体社会心态调查研究 6.社会思想动态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抒望 《民主》2008,(2):11-13
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它将给我们带来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从民间文学入手,揭开仡佬族审美心理形成的奥秘。自然环境.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社会风俗.社会经济,民族压迫和民族融合,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等方面共同影响着仡佬族审美心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干革故鼎新.转换机制之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加强公路部l’1思想道德建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以供商榷。一、加强公路部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公路事业蓬勃发展,到1996年底.我国公路总染程达到118.6万公里.公路运输承担着90.l%的客运量和76.5%的货运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诈用。但是,由于日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要有效地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加大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力度。一、当前教职工入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1.新形势下,教职工的政治价值观呈相对稳定性。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广大教职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据调查显示,96.2%的教职工认为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光明前途,94.7%的教职工认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当代人的社会责任。广大教职工拥护改革开放,希望加快改革的步伐,希望改革能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的待遇。当然,也有少…  相似文献   

10.
赵金亮  焦安勤 《学理论》2009,(15):188-189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渗透、现实物质利益诱导以及转型期社会价值理论的不完善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出社会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人生价值选择多样化的特征。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认真处理好个体与整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并将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统一起来,重塑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总体谋划是关键。谋划不到位,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会偏离正确方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面临着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军队建设、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本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黎丽萍 《学理论》2015,(7):244-245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仅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更应融入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文化育人、制度建设和研究传播,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志愿服务则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3.
胡孝四 《学理论》2009,(27):153-15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价值观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演变,以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为理论依据,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提出如下基本见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与社会互为价值主客体,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国家社会要不断创造条件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及道德潜能,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卓爱平 《学理论》2009,(5):61-62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引领军队前进的精神旗帜。以”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为主要内容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价值观念、价值结构、价值选择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我军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军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引领官兵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强大动力。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抓住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课题,是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
高卫华 《党政论坛》2008,(15):26-28
现代国家建设(State—building)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题,而国家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中心。国家制度建没是一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在内的系统综合性工程,国家制度的有效运转和持久运行有赖于社会的基本共识、民众的普遍信从。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共同理念,凝聚了人民的共同信念,既是国家制度体系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中心.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牯合剂、制度的生命之魂,直接关系到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生命力,对于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面临价值多元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与挑战.党和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制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本现实针对性强的“价值规建设”力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评介苏恒价值观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社去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价值观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拓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增变,对人们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行为取向、行为模式发生重大影响。所以,对怎样认识这些变化,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在舆论、法制、教育宣传等方面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所谓价值观,它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意义的评价,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决定于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科学的价值观就一定是与它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价值观。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辽宁省委党校潘立魁共产党人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取向。搞清精神文明建设与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关系,明确共产党人价值观的作用,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端正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发展,青年价值观余的显著变动愈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有关的研究文章亦陆续见诸报刊。为了使这项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和科学化,今年3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室在京邀集了部分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专门就有关青年价值观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者分别就“什么是青年价值观念的核心”、“青年价值观的评价标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方法”以及“当前在青年价值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本刊拟以这期开始,开辟专栏,陆续发表与会者的发言摘要,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求得更多的同志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