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捕诉分离制度存在弊端,捕诉合一制度是检察机关进行内部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实行捕诉合一制度可能带来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在实践中推行的侦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是刑事诉讼“互相配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捕权上提改革开展后,给该机制的运作带来诸如办案时间紧张、不捕率上升等问题.检察机关应积极应对捕权上提,整合控诉犯罪资源、采取措施,完善侦捕诉一体化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市捕歼战斗,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特殊战斗。正确认识城市的特点及其对捕歼战斗行动的影响,对于正确组织战斗,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夺取战斗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捕歼战斗的特点和警力、火力使用及战术运用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城市特点及其对捕歼战斗行动的影响 1、人口稠密,流动量大,便于捕歼对象劫持群众当人质而不利于我识别。当捕歼对象混入人群之中,活动于繁华热  相似文献   

4.
临检拿捕规则是一系列复杂且模糊的海战规则,传统和现代海战法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公约或法律文件对其进行规范,但几乎所有海战法规则都涉及了这个问题的某个或多个方面。以法律编纂的历史发展为主线,全面分析和归纳临检拿捕规则在海战法各公约及文献中的表述及主要内容,可以为海军人员进行海上军事行动提供参考和指南,并为我军海上临检拿捕行动实践演练和临检拿捕条例的制定提供更多国际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捕诉工作协调监督机制反映了检察机关内部侦查监督部门与公诉部门的一种分工协调关系。加强捕诉协调监督机制建设是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捕诉衔接,促进捕诉协调,形成捕诉互补办案机制,是提高刑事办案质量及诉讼效率、发挥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方面整体效能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我国逮捕适用控制体系中的一项新措施,旨在解决捕后继续羁押必要性的问题而不是当初逮捕羁押必要性的问题.对该项制度应当从审查主体、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审查方式及审查后的处理等诸方面进行科学构建;从未来发展方向看,应当将该制度从监督性审查改革为司法性审查.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构建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监督的完整体系,即除保留原有的侦查机关在捕后变更强制措施须通知检察机关的内容外,还增加了检察机关有权进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规定,前者为被动型监督,后者为主动型监督。但法律关于前述两种监督方式的规定仍存在不足和缺陷,使得检察机关的监督陷入困境,因此在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的同时,还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监督机制,以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捕诉合一"的精神下,检察机关的批捕与公诉关系进入了再调整的新阶段。相比捕诉分离,捕诉合一会带来提前介入强化、控辩协商前移、公诉自行逮捕的机遇,也会引发讯问实效降低、未决羁押增多、辩护难度增大的挑战。捕诉合一属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和内部职能的调整,应当遵循法治规律,抓住内在的机遇、直面存在的挑战、化解潜在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错捕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定错捕的标准是什么?对此有六种不同观点。但都有不足之处。认定错捕的标准应与对错捕进行赔偿的条件一致。  相似文献   

10.
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的争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设置了捕后羁押必要性的继续审查机制,由于该规定过于宏观,产生了各种争议。捕后羁押必要性应由检察院审查,而且侦监部门是合适的审查部门;审查方式上应当采用书面审查加个别讯问的方式为妥;在机制完善方面需要明确检察机关对于捕后羁押继续审查的法律监督强制权、被告人的救济权以及被害人的异议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