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和康克清在闽西汀州喜结良缘,成为革命的终生伴侣,这一段感人的故事,至今在闽西广为流传。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进入闽西,在长岭寨一举歼灭了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占领了汀州城。红四军司令部设在汀州城内的  相似文献   

2.
一、上杭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两次入闽,特别是5月的第二次人闽,三打龙岩城,消灭地方军阀陈国辉后,初步开辟了以龙岩、永定、上杭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此后,由于上杭古田、蛟洋一带党组织、群众基础好,再加上有利的地理条件,中共闽西特委把机关驻地设在苏家坡,这样,  相似文献   

3.
我军正式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军报——《浪花》, 是红四军政治部在闽西创办的。 1929年1月和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第二次进入闽西,并于5月23日、6月3日、6月 19日先后三次攻占龙岩城,消灭了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至此,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  相似文献   

4.
孙伟 《党的文献》2018,(4):54-60
在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岁月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丢失过两次。第一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井冈山的物质条件、东固的斗争经验和赣南、闽西的实际情况,决定红四军主力不打回去,留在赣南闽西发展,由彭德怀率小部分兵力打回。第二次丢失后,毛泽东考虑到形势与之前相比有较大不同,如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日趋形成,赣南、闽西的红色区域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央已经同意红四军在赣南、闽西创建大块革命根据地等因素,决定不派红四军主力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大小五井等地。上井冈山是正确的、合理的,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下井冈山也是必要的、符合历史趋势的。  相似文献   

5.
<正>“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来到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红四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此确定下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建立中央苏维埃政府及地方苏维埃政府,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首次执政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敌军的"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出击赣南。至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毛泽东一直在赣南、闽西征  相似文献   

7.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二度入闽,点燃了闽西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是时,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邓子恢委派共产党人谢光辉从龙岩适中秘密进入地处南靖西北  相似文献   

8.
王仁锋 《党建》2021,(6):43-45
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来到龙岩,成功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先后有10万余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2.6万余人参加长征,其中2.4万余人牺牲在路上,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片红土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对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集中制是革命导师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完全接受了这个原则。但当时党处于幼年时期,各方面缺乏经验,民主集中制原则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向赣西南出击,随后同红五军主力会合,并向闽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这件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如图),系毛边纸毛笔手抄文件。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消灭福建军阀郭凤鸣旅2000余人,解放了闽赣边的重镇长汀县城,建立了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红军在汀州活动半个多月后,于4月1日返  相似文献   

11.
正三明地处闽西和闽西北,解放前分属龙岩、南平等地,同属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实践的重要区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三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1929年3月,红四军进入闽西地区,点燃了三明的革命火种。三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第四军为了击破国民党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向赣南、闽西进军。三月至六月,红四军先后两次入闽,与邓子恢、张鼎丞等领导的闽西地方武装相配合,消灭了闽西主要的反动武装,相继攻克长汀、龙岩、永定,初步奠定了以龙岩、上杭、永定三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领导下,闽西红色区域迅速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工农武装,开始实  相似文献   

13.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而比较巩同的红色区域,后来又与赣西南苏区连结成为中央苏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邓子恢、张鼎丞等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在农村积聚力量,领导著名的闽西暴动,开始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一九二九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不仅在军事上给了闽西土地革命以巨大的推动,巩固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从1928年起,福建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起义,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入福建长汀后,各地群众焕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创建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了闽西、闽南、闽北、闽东和闽中等革命根据地。为纠正克服红四军党内的非无产  相似文献   

15.
初识毛泽东 1929年5月1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再次入闽,跃过汀江,直插闽西腹地。25日,张鼎丞率永定红军游击队主力配合红四军一举解放了张贞总兵站盘踞之永定城。毛泽东在永定城内住下后,立即约见张鼎丞。这是张鼎丞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 当天晚上,张鼎丞与邓子恢等地方主要领导人出席了毛泽东在赖家祠主持召开的红四军前委和永定县委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张鼎丞任主席,阮山任秘书长。 5月27日上午,万人大会在永定城南门坝召开。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张鼎丞等先后在大会上讲了话。毛泽东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建立人民的新政权。张鼎丞用客家话翻译毛泽东的话,并声泪俱下地控诉了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群情激愤,当场烧毁了地主的田契债约,还处决了一名大恶霸。  相似文献   

16.
<正>"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从1929年3月至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的红四军先后3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与闽西地方革命力量相结合,创建了纵横300里的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此后,邓子  相似文献   

17.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相继占领了龙岩和永定。在闽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武装力量。在转战赣南闽西的战斗中.由于谭政表现出较好的政治工作才能,被毛泽东调回军部,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兼政治训练部长。  相似文献   

18.
《如梦令·元旦》入选三明十大城市名片,这是三明“中央苏区”文化的一次升华。同时,也给正在全力打造红色品牌的建宁,又增添了一道光彩。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创作于建宁。请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9月出版)《如梦令·元旦》注释:“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  相似文献   

19.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大柏地》一诗是1933年夏,毛泽东同志重返大柏地时,目睹战迹,回顾当年大柏地战斗的辉煌胜利,即景抒怀,抚今追昔,在马背上急就草成地光辉诗章。 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2月10日上午到达位于瑞金城址30公里的大柏地。这天正是正月初一,瑞雪飘飘,天寒地冻。一到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