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3.
在有的人习惯于夸张造势的形象工程时,更多的人把诚信当成做人、处事、办好企业的立身之本京城中关村电子市场连日来讨论诚信经营措施,大家把诚信的回归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一大批老字号,他们把"以  相似文献   

4.
<正>诚信,既是一个古老的文明概念,又是一个现代的文明范畴;既带有浓郁的东方文明底色,又具有鲜亮的西方文明意蕴。中国儒家经典强调,"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西方政治学理论则指出:文明与秩序是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自觉构建,而决定"个人、团队、家庭、组织、国家"等文明秩序的"共同力量就是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明确将"诚信"作为"个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3)
诚是周敦颐《通书》中的核心观念。从天道层面讲,诚是天道本质、圣人本有。从人道层面讲,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天道之赋予人而成为人道之德性。周子认为,只要一日而决,果敢决断于外,坚守深藏于内,就能贯通天道与人道。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观念分天道与人道进行阐发和论证,贯通了天道和人道,使天道落实到了人道的心性本体之上,同时也使人道有了天道这一本体论的依归。周子以诚为中心建立了他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决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重中之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反者道之动”有助于我们为决策问题找到一条理性之途。在“反者道之动”与“决策”的联系与操作化问题上,把两种相反的意见推向极端并进行尽可能的扩大,表面上是极端非理性的,但是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充分的辩论和评估,却是获取辩证理性从而得到科学决策的理性之途。“反者道之动”方法在复杂性科学背景下应当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成语中,我最喜欢的是“敬业 乐群”这一句。这话出于《礼记·学记》, 属于圣经贤传。朱熹注此句道:“敬业 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 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我以为朱熹的注 解前两字陈义太浅,未中肯綮,后两字的“乐”简直是注错了的。“乐”,应是《论语》“乐山”、“乐水”的“乐”字之义,朱注音义都不对头,正义应该是将自己的精神融合在对象之中。 但这回想讲的是我更为叹赏的“敬业”。“敬业”不单是朱熹所解释的“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而已,更是说明对致力的事业应持有虔敬的情操,一种诚惶、诚恐、唯恐亵渎它的心情。除了别的条件以外,是否怀有这种庄严的感情,是艺术家成败高低之所由分,也是真正的艺术家和不够格的艺术家之所由分。  相似文献   

8.
不设防     
马德 《党政论坛》2013,(8):14-14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光明坦荡,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何这样的不设防者?我的毛笔宇写得很差,仍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自撰箴言乃是“大道无术”四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5,(9)
<正>"慎独"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辞海》将其解释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最早出自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郑玄把它注释为"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君子慎其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  相似文献   

10.
刘斌 《民主》2011,(11):43-44
20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深情地赞美南京城:“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  相似文献   

11.
<正>左宗棠语粹"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定。此则学术之不讲也。""戡乱之道,在修军政,尤在饬吏事。军政者,弭乱之已形;吏事者,弭乱之未发也。用人之道,重才具,尤重心术。才具者,正事所由济也;心术者,习尚所由成也。"  相似文献   

12.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航)自1992年组建以来,就将“创建一种文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几年来,海航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加快了企业发展的步伐,成为中国骨干航空公司之一。海航文化的主要内涵包括: 企业宗旨:追求事业成功,为达到“至诚、至善、至精、至美”而努力奋斗。至诚:对人对事以诚相待,反映出员工一流的作风,以“诚”成就万德,实际上也是为人之道,做人做事的风格;至善:好的出发点和正确的做…  相似文献   

13.
舒芜 《瞭望》1992,(11)
杨万里《诚斋诗话》云:“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庚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二云:“何逊诗:‘薄云岩际  相似文献   

14.
“道”的原初含义之一是“道路”,道路又可以引申为行走的意思,所谓“道,行之而成”。道又有言说之意,并体现为真理。与之相联系,道的追寻内在地包含言和行、知和行的关系。无论是言说,抑或真理,都有如何具体落实和践行的问题。道所内含的如上含义,同时也规定了理想人格的存在方式: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总是内在地指向知和行、言和行的统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这是中国文化所反复强调的,这种观念同时也是“为道”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识人、察人,这既是现代社会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也是封建社会历代王朝不断研究的问题,庄子在《列御寇》一篇中,提出了九条现人之术,对于今天知人、识人、选贤任能仍有借鉴之处。一、远使之而观其忠。忠者诚也。过去,常有山高皇帝远之说,离领导遥远,自然缺少监督。如果人在边远的地方,又能自觉地忠实地执行上级的政令,这样的人就是值得信赖的人。二、近使之而观其敬。敬者恭也。含有谨慎之意。庄子的意思是: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员,与领导接近,常常会因熟而丧失约束。如果因为与领导相熟而忘乎所以,那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
南宋著名诗人杨诚斋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开创的"诚斋体"在南宋诗坛独树一帜;而且在诗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影响深远。他对诗歌功能的认识见解独到。其"诗通于道、至于善"、书写人之"至情"的诗歌功能论,既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又推崇诗歌的抒情功能;既强调诗人道德心性的修养,又强调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自古谓千金易得,人才难求。识别并求得自己所希冀的人才,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群书治要》一书的得人之道可以概括为以善感人、以礼敬人、以富安人、以公待人、以诚动人、以德教人、以道成人等七个方面。这为我们在得人方面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方法和原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朱熹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朱熹的廉政思想首先体现在"诚"这一哲学本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仁民爱物救灾活民、刚直不阿严惩贪官、公私分明廉洁自律、宣明教化敦风化俗这四个方面。他关于存心、持敬、格物三个方面的修养之道也涵括廉政思想生成和强化的基本方式。朱熹的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主要有:要始终保持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心,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始终保持修身进德改过迁善的自我革命之心。  相似文献   

19.
也谈分配不公樊俊杰这是一个沸沸扬扬的话题,也是近年来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不公可谓与经济发展齐飞,同生活水平共长,时至今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拍手称快者有之,淡然处之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痛心疾首者亦有之。尽管人们对分配...  相似文献   

20.
杨席宇 《学理论》2014,(23):48-49
老子之"道"内涵丰富,内含规律性,形而上之"道"造就万物,形而下之"道"为"德",循"自然"法则,行"无为"之治,关照社会,关注黎民百姓,此乃"道"之理想之真谛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