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购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坚持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本文拟以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着力点,对收购资金难以封闭运行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析。一、收购资金难以封闭运行的主要原因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农业发展银行计划管理的主要措施,是防止粮食收储企业发生新的亏损和挤占挪用,及时足额供应粮食收购资金的保证。所谓“封闭运行”,是指农业发展银行将粮食收购资金贷放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之后,资金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一轮粮食调控的主要政策,“托市收购”甫一出台便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这一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反对者”则认为这是“粮改的倒退,是阻碍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有形之手”。至去年底出现新一轮粮油价格上涨,舆论在分析“丰年涨价”原因时也往往“归功于”或“归咎于”托市收购,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还得出农民从本轮涨价中获益不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和改革的中介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一方面贷款支持粮食企业搞好粮食生产和流通,另一方面监督粮食企业在粮食生产和流通中合理运用收购资金,防止粮食企业挤占挪用收购资金。而国家粮食价格机制不合理,粮食企业改革滞后,经营亏损,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粮食陈化等问题致使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日趋下降,贷款本金和利息难以收回,出现收购资金流失,造成了当前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是从论述我国粮食价格政策体系入手,围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前瞻     
《瞭望》2004,(2)
兑现“多予”。对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将在今年得以实现。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方面的投入将增加300亿元左右,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也会大力增加投入。同时,将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全面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直朴资金总额100亿元,约占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40%。  相似文献   

5.
“多元争市”激活了粮食市场,但风险也随之加大。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是当务之急。随着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和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粮食市场逐步形成多元竞争的格局。记者在粮食大省吉林的调查发现,现在农民卖粮可选择的买主多了,可是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加大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粮农往往难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粮农:多了选择增了风险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有3.4万多个,而其他多种所有制粮食企业有10万多个。这一数字比较表明:过去那种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完全改变了。同时,国家也不再对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 记者最近了解到,有些农民和基层干部对农村粮食、供销和电业等服务部门的职工卡农民的不正之风,意见很大。他们呼吁有关领导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并予以纠正。 这些不正之风的表现之一是,有些地方的粮食、棉花收购站(点)收购时不一视同仁,收“人情粮”、“人情棉”现象严重。农民对记者说:“认识收购站一个熟人,一年卖粮要多收入几百块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有些收购人员随意压级压价或提级提价,有熟人,等级低的变成高的;没有熟人,  相似文献   

7.
托市收购加顺价销售,使我国在连续三年丰收之后仍能实现粮价上扬。进入库存较高的2007年,粮食调控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局过去一年我国成功实现粮食“托市”收购,使农民在连续三年粮食增产之后,非但没有陷入“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境地,反而难得地实现了“增产涨价”。更重要的是,政府并没有因保护农民利益而背上沉重的包袱,新机制下以高于市场价收上来的储备粮,在此后的市场运作中成功地实现了顺价销售:从2006年11月起,市场粮价不仅没有因丰产一路走低,反而从去年11月起大幅上扬,至今虽有小幅回落,但价格依然坚挺,农民增收有了可持续而坚实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8.
唐敏 《瞭望》2006,(26)
当前应该注意的是,国家在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上,要避免大起大落“增产两年,减产一年”似乎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成律,其中既有年景的原因, 更与“多收了三五斗”之后一系列购销环节的体制性减产因素相联系。而自200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两年获得粮食丰收,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 8613亿斤已恢复至2005年的9680亿斤。目前夏粮收购仍在紧张继续,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夏粮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比去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三期刊登了《田纪云紧急处理丰收“难题”》,报道吉林省因粮食丰产无法收储向中央“告急”,田纪云副总理专程前往吉林解决这一大难题。现在收到消息,这个难题已基本解决。截至本刊发稿时止,该省收购粮食已达一百三十多亿斤,大部分已经送交国库。农民皆大欢喜。在国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2日.山东省章丘市粮食局局长刘兴一.作为惟一一位县级粮食局长特邀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并作了经验介绍。2004年10月22日,山东省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现场会在章丘召开.省政府号召全省各地学习章丘粮食改革的成功经验。2005年12月.章丘粮食局荣获山东省、济南市粮食系统两级“先进单位”、“标兵单位”五连冠称号。在市直70多个部门年度考核中.粮食局由2001年排名第53位跃居到去年第16  相似文献   

11.
最近,记者在安徽省马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铁厂采访时,工人们自豪地告诉记者,自1981年以来,这个厂坚定不移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摘掉了“文革重灾户”、“亏损大户”、“管理混乱户”三顶帽子,卸下了职工中打架斗殴多、赌博偷盗多、违章违纪多三个沉重的包袱,使企业一跃成为马钢公司、马鞍山市两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的先进企业和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12.
张迁 《瞭望》2004,(21)
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研究决定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是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以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这是中央政府以市场机制保障农民增收的新努力。 此次全面推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推行粮食流通市场化,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二是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3.
粮油收购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编辑同志;最近,我们通过对山西H县粮食收购贷款的专项调查,发现目前粮油收购贷款的使用和管理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是收购贷款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截止去年末,H县粮食系统共欠农业发展银行粮食收购贷款695...  相似文献   

14.
种地纳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已是农民的共同意识,习已为然。但近几年来,粮食定购却成为农村工作的“老大难”。每逢收购季节,党政、粮食及有关部门,则要全力以赴,组织队伍,千方百计地投入收购粮食工作。尽管定购指标不断降低,收购措施不断加强,但定购任务仍难完成。定购任务不能园满完成,则不能满足城镇等对粮食的需求,从而将影响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但强购农民的粮食,不仅会严重损伤他们的感情,而且会紧张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农村干部  相似文献   

15.
崔颖  廖雪 《瞭望》1988,(37)
近些时候,农副产品收购中,“大战”迭起。这里“战火”未熄,那里烽烟又起,此起彼落,接连不断。 对于“大战”,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大战”不仅未能禁止,而且愈演愈烈。粮食、生猪、油菜籽、山芋干、黄红麻、兔毛、蚕茧、薄荷油、棉花、烟叶等,几乎所有农副产品,在收购中都发生过“大战”。 “大战”为什么屡禁不止?透过这些“大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自从一九八二年以来,省政府系统共成立各类临时机构竟达一百二十三个之多!计“领导小组”八十八个、“委员会”三十二个、“指挥部”三个。其中有三十个机构占用了编制二百六十一人。这还不包括临时成立的名目繁多的“办公室”。估计其他省、市、自治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唐敏 《瞭望》2006,(24)
今年夏粮收购正在紧张有序进行。目前全国小麦收购已超过全部的60%,来自农业部的资料显示,尽管今年气候异常,但夏粮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小麦优质率将首次超过50%,预计将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对于逆势丰收的原因,农业部长杜青林将之归结为五点: 一是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央增加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特别是首次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首次出台了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政策。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因数额巨大、难以监控、危害甚重而被称为“笼外虎”,如何驯服它一直是各级政府甚为关注又倍感棘手的问题。安徽省安庆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实施以“票款分离”为核心的币本级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并辅以环环相扣几个具体步骤,为解决这一难题做了成功的探索,近年来,安庆市的预算外资金像全国多数地巾一样,数额巨大且增长迅速。1997年,安庆市市本级预算外资金收入3.4亿元,支出31亿元,收、支规模均与预算内可用财力相当,而其年49%的收入增长幅度则是预算内资金所远远不及的,且约有27%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未纳入财政专…  相似文献   

19.
陈先发  王圣志  姜刚 《瞭望》2020,(17):42-44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安徽省一串串崭新的数据,标注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里程:九成多的农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近五成承包耕地流转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双双突破10万个,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创近5年新高……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安徽各地采访了解到,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主线.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8,(3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今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从夏粮上市以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等几项重要改革措施出台,受到广泛好评和各界支持,目前,此项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一些国有粮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