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大量的统计资料,审视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分析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由于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各层次间分布不合理(包括从业者.数的分布不合理和.业者素质与从事行业不相称等),制约了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第三产业要提高产出,资金因素固然重要,但劳动力因素更为重要.而劳动力因素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此,只有提高劳动力素质,才能使第三产业实现腾飞.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为配合全省劳动力科技素质而进行的对现代化大型乡镇企业劳动力科技素质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大型乡镇企业职工在科技文化知识,对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适应能力、及企业产品的国际化观念等方面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所处的职位不同,又在科技素质的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要持续发展,提高不同层次劳动者素质是根本途径.我们必须了解劳动力科技素质的现状,才能提出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理论从劳动力市场制度特征及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主张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贫困、歧视及不平等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劳动力市场分割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同时,这一研究也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本文着重介绍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层面,并对全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职业种类、职业人数以及技能要求都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制度和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研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合改革开放后以往人口普查数据和分年度人口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力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40余年来,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开始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储蓄率、投资需求等降低的不利影响。但同时,劳动力结构变化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包括倒逼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劳动工资水平持续提高等。研究认为,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的时期里,应抓住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严峻。同时,我国的技术工人及高技能人才却非常短缺,而且结构不合理,这充分说明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但我国在劳动者技能素质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及技能型人才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通过制度环境的改善,为劳动者整体技能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可以达到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迅速建立劳动力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支撑劳动力市场的几个重要柱石:劳动力成为商品、社会失业的客观存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后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劳动适龄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人才合理流动等等因素,将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形成。在市场经济学理论中,生产力的合理配置是依靠劳动力市场来完成的,而劳动力市场则又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有效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经济,是一个不完备的、缺乏效率的市场经济,它的运作很难使各种资源合理配  相似文献   

8.
学术信息     
论劳动力要素资本化及其重要性/张秋菊 作者在《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仅是商品,而且也是资本。劳动力要素资本化对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从8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要素资本化的重要性:(1)劳动力资本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劳动力资本化是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所在;(3)劳动力资本化是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缺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是技术密集型和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利于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就业水平。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是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吉林省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和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为进一步构建吉林省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构成劳动力的基础,生育政策调整下生育水平变动引发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从而对劳 动力市场尤其是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演变、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 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角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关系。总体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政策实施后前十五年女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影响十分有限,而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劳动力规模 有一定的补充。另外,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发展背景下我国未来劳动力需求主要是质量和结构而非规模。因此, 进一步减弱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vergent performance of the rural economies of China and India after 1950 was a product of the different capabilities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governments to mobilize the labor force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By mobilizing unpaid labor an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rs through mediation by the collectives (before 1984) and local administrations (from 1984 to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ation and compulsory rural labor mobilization in 2006), the Chinese state developed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at a pac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that was far beyond its limited fiscal capacity. Efforts by the Indian state to establish rural organizations with similar mobilization capabilities failed due to the effective opposition of well-entrench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countryside. Unable to mobilize the labor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villagers, the Indian government relied primarily on its limited fiscal resources, which produced a much slower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nd labor force quality. These are the primary reasons why China’s rural economy develope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India’s, which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ivergence of their national economies in the post-1950 era.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 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认真领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 逻辑关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文化自信和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有着重 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总之,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存在逐步递进的逻辑。劳动 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初期,我国城镇中固有的就业矛盾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劳动力将面临就业需求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劳动力市场也将呈现更加弹性化、灵活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职工队伍的分化将更加明显,职工的愿望和要求也将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为此,政府应采取就业优先的政策取向,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实现;工会亦应确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工作方式,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工会组织是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推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当好建设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基石,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应当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以劳动者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为理念,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建立健全共商共决机制,积极促进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排头兵,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劳动美"托起"中国梦"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逻辑。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者基于其劳动实践而实现的美的创造,并通过各种美的劳动形式,彰显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和劳动美的价值。劳动美作为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之一,是以真的劳动和善的劳动作为基础,是真善美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的高度统一。在美的劳动中追求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是劳动实践中各种关系的内在和谐与统一。新时代,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教育、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以"劳动美"筑就"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入世"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加速建立市场导向型的就业机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预期在劳动就业、工资分配以至劳动关系方面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为了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岗位和减少失业,中国工会必须立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政策选择,从宏观全局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应建立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强化维护职能.在劳动就业方面,尤其要注重维护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以来,出现了以物质资本所有权为载体的一元股份制和以物质资本所有权与人力资本所有权为载体的二元股份制.这两种股份制具有各自的特征.只有把劳动力资本化、股份化,并同物质资本以股权为纽带联合统一经营,建立二元股份制,进而表现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占有全部生产力的目标,才能建立起公有制,消灭私有制,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越南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和我国重要邻国,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国家之一。随着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的不断增加,其所面临的劳动用工风险亟须予以关注,主要表现在劳动法律制度频繁变动、外籍劳工配额限制严格、劳资纠纷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等方面,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在越南的推进。为此,在国际层面上,应加强双边或多边劳务合作协议,有效消除劳务贸易壁垒;在国家层面上,应增强劳动风险指引精准性,切实做好风险防范预警;在企业层面上,应遵守当地劳动法律规制,实施企业经营管理属地化,提高企业集体谈判水平,加强用工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劳动素质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竞争力.因此,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融入城市的能力是现实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境外中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企业应熟悉投资环境,坚持合作共 赢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支付劳动报酬;为当地工会正常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同时还要关注中方员工入会、 社会保障问题,消除劳动关系纠纷隐患。境内总部工会通过与境外企业工会的交流,提升外籍员工的向心力凝 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