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援藏记事     
张少宝 《求贤》2014,(1):58-58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岁月令人难忘,总有一段经历让人刻骨铭心。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我作为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也是全国老干部工作系统的首位援藏干部,在西藏昌都担任昌都地委老干部局副局长。3年援藏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悟,让我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2.
邹澍宣 《求贤》2013,(11):58-58
2012年3月,我作为第六批天津援藏干部,告别家乡,踏上了昌都这片高原红土地。  相似文献   

3.
《天津支部生活》2014,(6):37-38
为响应中央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员援藏力度的号召,2013年,我市集全市的技术优势组建了天津市技术援藏队伍。作为河东区学科带头人的殷震主动报名,带着“融入昌都、奉献昌都”的理想,肩负着河东区委和人民的重托,从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来到了高寒落后的藏东门户——昌都。一年来,他情系雪域,汗洒昌都,用实际行动向昌都人民展现了天津援藏教师的良好形象,用青春热血书写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4.
雪域天使     
周兴毅 《求贤》2014,(1):59-59
三江流域,巍巍雪山;茶马古道,山水相连。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古老的康巴文化在这里传承,勤劳的藏族同胞在这是生息,浓郁的酥油茶在这里飘香,2013年8月,我作为一名光荣的援藏干部来到了美丽神秘的“藏东明珠”——昌都。  相似文献   

5.
藏路无悔     
李春宁 《求贤》2013,(10):62-62
时间过得飞快,三年的援藏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直到援藏结束我依然是40余名援藏干部口中的小老弟——因为我是一个“80后”。  相似文献   

6.
张霞 《求贤》2014,(7):56-56
2013年6月,当我得知被区委选中成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那一刻起,喜悦之情就始终在心中荡漾。支边援藏是我的梦想,梦想即将实现,怎能不充满喜悦?然而,内心又多了些不舍和惆怅,因为即将离开家人、同事和朋友,阔别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的故乡——天津,远赴西藏的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牵挂和眷恋谁能轻易放下?  相似文献   

7.
建立激励机制、实地看望慰问、关心亲人家属……千名援藏干部的派出地及单位,相继建立了一整套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想方设法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援藏干部排忧解难,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8.
孙占军 《求贤》2014,(11):62-62
2004年6月,我作为天津市第4批援藏干部,从渤海之滨奔赴雪域高原,来到了“大鹏鸟”出生的地方——昌都地区丁青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和环境保护局等工作。虚心学习 调研察风情 为了尽快熟悉掌握全县的实际情况,我在学习政策文件和向县领导班子成员虚心请教的基础上,与县里其他援藏干部一道,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9.
申洪利 《求贤》2014,(10):56-56
治虫如救火 情系种菜人 2013年8月,我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西藏昌都地区丁青县,来到我工作的地方——丁青县农牧局,从事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及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6):F0002-F0002
<正>贯彻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海全面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上海援藏干部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花大力抓好援藏实事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一批(1995.5-1998.5)上海援藏干部在援藏工作中共实施了援藏项目94个。他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了援藏思路:以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先导,为藏族同胞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寻找沪藏两地经济优势的最佳结合点,加速日喀则地区经济发展,努力为地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上海人才与基  相似文献   

11.
王秀文 《求贤》2013,(4):63-63
2004年,因为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毫不犹豫地报名援藏,经过层层筛选,我最终有幸使成为天津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任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教育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1-42
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既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也是锻炼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河东区委高度重视援藏干部选派工作,大胆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工作新路径。2013年在选派第七批援藏干部工作中,区委坚持严格“三项标准”、把好“六道关口”,真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相似文献   

13.
心愿未了     
李勇 《求贤》2014,(12):55-55
“国家正需吾,西行义无顾。卸下春日服,随时上征途。”——当我被河东区区委组织部批准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那一刻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的援藏梦开启了。 体验,感知真生活 在藏期间,我在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担任教导室主任兼数学教学工作,天津援藏教师党支部副书记。克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面对简陋的生活条件,自己只有一个信念:工作上耍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4.
冯玉龙 《奋斗》2005,(10):10-11
援藏干部在西藏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援藏干部队伍建设,服务西藏群众,促进援藏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达州市全面实施援藏干部人才关怀行动,切实为援藏人员提供特殊政策,给予特殊待遇,授予特殊荣誉,为援藏干部人才在藏区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悬壶藏区     
贾振杰 《求贤》2014,(9):60-60
2010年7月1日.我作为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来到美丽而神秘的雪域西藏昌都地区,来到我工作的地方——江达县卫生服务中心。能够为改善藏族同胞的医疗条件、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民族团结、西藏的长治久安和发展建设进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上光荣。  相似文献   

17.
白朗县从最初一座蔬菜大棚都没有,到如今成为西藏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被喻为雪域高原上的"菜都"。这些成果的取得,浸透着山东援藏干部的努力和心血。2010年,济南市第六批援藏干部郭象峥接过了援藏接力棒,担任白朗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固定资  相似文献   

18.
1995年5月中下旬,我与山东省第一批援藏干部赴藏,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十几个日日夜夜。至今回想起来,那激动、艰难、热烈、愉快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一转眼,离开西藏已经5年了,那个曾经的家园,多少次让我魂牵梦绕。2001年5月,作为济南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我们一行7人,肩负着家乡人民的重托,奔赴雪域高原,来到了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一年多以后,中央又给山东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市贯彻落实1994年7月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的工作,已经整整20年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确定上海市作为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省市之一。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市委在1995年5月,从3500余名应征志原者中遴选出49名中青年干部,作为首批援藏干部,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亚东县、拉孜县、定日县以及地区机关,直属单位任职,至今上海已经派出了5批援藏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