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设施从总体上看,属于公共产品.但是,不同类别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比重,不同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对不同类别基础设施及其某种基础设施属性的认定,以及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对具体某种基础设施属性的调整,却呈现纷繁多变的复杂情况.由此导致外国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及产权结构、经营模式和政府管理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刍议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经济活动都是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行使某种权力,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而运作的过程。对于经济主体而言,就是运用其经济权力、承担经济风险、谋取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运用国家政权对社会经济进行控制、调节、分配,并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经济发展史就是权力经济与经济权力交织运行的经济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这两者的结构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形式、结果也不同。本文仅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德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宪审查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定程序对法律文件以及某种行为的舍宪性进行审查的活动。我国属于立法机关审查模式,德国属于专门机关审查模式。两国违宪审查模式的理论渊源不同,其次,两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审查的范围和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4.
犯罪形态是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表现形式 ,任何犯罪现象都呈现出一定的犯罪形态。罪态问题既涉及某种犯罪形态的认定问题 ,又涉及该种犯罪形态内部若干具体犯罪形态的界限划分问题。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信用卡诈骗罪也呈现着不同的犯罪形态 ,主要有未完成形态、罪数形态、共犯形态和错误形态。  相似文献   

5.
一、刑事诉讼中止的概念所谓刑事诉讼中止,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一项法律制度。刑事诉讼中止与刑事诉讼终止不同。刑事诉讼终止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发生某种特殊情况,使刑事诉讼程序不可能继续进行或无必要进行,...  相似文献   

6.
心理障碍一般指心理疾病的某种症状或轻微的心理异常与改变。近些年的调查表明,处于转轨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为数不少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心理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大学生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言中大量动物词均被赋予了某种比喻和象征意义,但由于文化的内容、传统、心理的差异,它们之间同中有异、也异中存同。本文透过以下几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喻体相同且喻意相似、喻体相同但喻意不同、喻体不同而喻意相似及喻体喻意的空缺,旨在帮助我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正>"身份"是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分层时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美国社会学家帕金在研究"身份制度"时采用非常尖锐的词汇——"社会屏蔽"。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屏蔽"下,各种不同身份之间有明显差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拥有不同的社会权力,并且具有不同的机会结构。个人一旦获得某种社会  相似文献   

9.
合同是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为建立、变更、消灭某种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传统上,将合同分为“民事合同”和“经济合同”。所谓民事合同,就是指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为建立、变更、消灭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协议;而经济合同,则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订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多年来,有关这两类合同的分离或合并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并为学者们在讨论民法和经济法各自的调整对象时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条:“经  相似文献   

10.
雇凶杀人犯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雇凶杀人犯罪是指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以钱财、利益等为条件,雇请他人谋杀与行为人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人的一种犯罪行为。雇主的心理动因主要源于自我保护和借刀杀人的需要,雇凶的心理动因主要源于强烈的侥幸心理和贪图钱财或某种利益的欲望。对雇凶杀人犯罪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雇凶杀人犯罪具有犯罪行为的预谋性、暴力性和内隐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一种社会选择,是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依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和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由自觉的抉择。道德的选择以道德的自主性为前提条件,道德的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在道德选择中对道德的自觉意识、自主抉择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培根的机械唯物论哲学中,存在多方面的辩证法因素。他不仅提出物质守恒的原则,认为存在某种充满物质的极微的无重之物——元精,还提出有重之分子可以转化为无重之元精的观点。培根对物质运动形式所做分类中的有些形式,如:相契、出轨、跨界和王权等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某种对立、偶然、中介和层次控制的辩证法或复杂性思想。他所提出的人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的"四种假相"说更是明确看到了人的认识发生的多级中介的复杂性情景。  相似文献   

13.
不法动机往往使法律行为具有某种社会不妥当性,对不法动机规制的德国模式更适合我国立法现状.对不法动机的判断,可以从不法动机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对不法动机规制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14.
史伯与赫拉克里特都是古代的哲学圣贤,他们把世界的本原都归结为某种物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在他们的哲学观点中同时也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两位先哲虽然生活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但相似的社会经济基础使他们提出的哲学观点具有可比性。本文对比了他们的哲学观点所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论国际法上共同开发的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开发是国际法承认的概念 ,但学术界却对此有不同的定义。作者认为应从法律和功能性两种角度对共同开发进行狭义定义 ,即它是指主权国家基于协议 ,就跨越彼此间边界线或位于争议区的共同矿藏 ,以某种合作形式进行勘探或开发的活动。共同开发具有任择性、国家主体性、客体共享性、功能性和临时性 5大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化心态是指特定人群或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长期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心理反应和处置方法。而特定人群的某种特定心态,又是与其所处社会的民族文化模式、历史文化传统、个人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程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入手,探讨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由某种情况而产生的结果”这个义项上,“以致”与“以至”这对同音同义词在现代汉语使用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感情色彩的不同。“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多指好的中性的结果,这是词义本身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语言区别规律的必然要求。语义侧重点的不同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任何理想都有理想模式和理想形态两个维度.在以往的理想研究和教育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理想模式维度,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理想形态维度.理想形态是理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某种理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具体形态.理想形态的转换是转型社会的客观要求.转型社会出现的理想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不是理想本身的式微,而是理想模式或形态的转换.现阶段的理想教育,应该立足理想形态转换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和科学诠释,基础是对异域文化的接触,本文以欧洲商团中国之行的经历为基础,总结了人们认知异域文化的基本过程,通过不同媒介获取对该文化的最初认识,借由某种目标亲自接触该文化,最终形成对该文化的认知。借助社会学家提出的异域文化认知模型,提出认知异域文化从而完成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文体是作品在主题提炼、材料使用、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表现上的某种特点或某些特点综合起来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格调风貌。文体不同,其表现风格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正确区分文体差异,对制作公安文书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