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几个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是否与古代东方国家的农村公社同一类型?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郭沫若先生说:“中国最早是存在过公社土地所有制的,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土地制度,土地完全由本族人自耕。但后来它就起了变化。一种是夺取异族之田,将原有耕作者降为奴隶;本族自耕者,在有了奴隶可供榨取之后,也会采取奴隶耕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因之就转化成为贵族土地国有制”①。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就不似古代东方国家,“还有以土地共有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的形态;并且在中国这也是原始的形态”②。长期存在于奴隶社会中。因  相似文献   

2.
王瑞英 《求索》2010,(1):227-229
西周时期属于我国早期国家形态,各种机构和制度处于开创时期。对于西周的社会性质历来有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和封建领主社会说等不同的观点。西周铜器铭文显示在土地制度、统治机构、意识形态等不同领域内部都与前代已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后世封建制的许多特征已经萌芽。西周奴隶制社会内部孕育着封建制的因子,西周社会处于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略论东晋南朝的土地国有制武建国东晋南朝是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以往对东晋南朝土地制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其他方面则致力不多。然而,在东晋南朝土地所有制整体结构中,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仍居于重要地位。封建国家掌握有...  相似文献   

4.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土地所有制形态和结构却并未因统一局面的瓦解而发生变异。无论是在北方五代抑或南方诸国,依然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所有制并存。从宏观上看是如此,但具体到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各个方面,却由于史料的匮乏,迄今研究成果仍寥若晨星,有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式,即营田、屯田和官庄,作一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 二十年前,我曾经在一篇讨论商周土地所有制的文章中提出,我国商周时期有过家庭公社的存在。这个观点,我至今未变。但是当时我把甲骨文的“土”(社)字认为就是家庭公社,这却是舍近求远了。其实商周时期的宗族就是父家长家庭,也就是父家长家庭公社。我国商周时期虽然已经进入奴隶社会,但是它们还保存着许多氏族公社的遗制,父家长家庭或父家长家庭公社就是其遗制之一。这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就明确地指出过,在许多国家中家庭公社或农村公社的遗  相似文献   

6.
关于古代壮族社会性质,学术界有经过奴隶制和未经过奴隶制二说。主张经过奴隶制的,在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时间问题上又有不同意见;至于对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结构的看法,则分歧更大,本文拟就此二问题阐明己见。时间限定于宋、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一时期正好是壮族封建领主制社会从形成到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和诗句谈到了古老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体育的历史面貌。西周到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由兴盛到没落时期。这个时期,古代体育初步发展。原始社会那些体育萌芽,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到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在奴隶制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古代体育的初级形态。这  相似文献   

8.
北朝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其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存在形式,一是均田制;二是屯田。对于北朝的均田制,史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然对屯田,则系统研究极少,迄今尚鲜见有专题论述北朝屯田的论著。本文拟就北朝的屯田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9.
社会形态的研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奴隶制社会。早在30年代,学术界就围绕着“中国社会史”,展开了一场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制阶段的大论战。解放以后,虽然不再讨论中国有无奴隶制的问题,但由于对“古典奴隶制”和“东方奴隶制”的理解不同,又在“中国古代史分期”上争论不休。近年来,有人对“五种生产方式” 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未经证实的假说”,特别强调“奴隶与农奴之间往往划不清界线”,主张不必“勉强”区分,  相似文献   

10.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评《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孙洪升自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围绕着封建土地制度展开了热烈的争鸣。1954年,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刊布了他的论文《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首次提出了我国古代土...  相似文献   

11.
1954年,近故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刊布了他的著名论文《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这篇论文,对于我国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树立了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并启动了一个新阶段的展开.在这以前,这项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是一些断代史专家研究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时,对那时的土地制度(如均田制)加以考述.至于通贯的、系统的研究是缺如的.作为社会经济史的基本问题,从所有制形式方面加以系统考察,则更是未之前闻.在这以后,史家们群起探索,竞相讨论商榷.几乎各个朝代和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有人研究,特别是土地国有制最受注意,争论最多.我于1956年在《历史研究》第一期发表了《论我国的“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一文,后于1987年在《中国封建经济史研究》论文集中(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又发表了《再论我国的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一文.现在再提几点看法,名之日三论.  相似文献   

12.
一、古老的宗族奴隶制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国各族人民的祖先在亚洲东部广阔的土地上战天斗地,经历了五十多万年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公元前四十世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确立了父权制,开始了向文明时代的过渡。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经过殷商(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到西周,奴隶制得到充分发展。春秋到战国初期(公元前八世纪——四世纪),奴隶制走向崩溃。我国是古代世界中奴隶制产生最早,经历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瑞英 《求索》2008,(6):215-217
学界一般认为商代妇女地位崇高而西周妇女地位低下,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庸。商代与西周截然不同的妇女价值观是源自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本文通过甲骨文、金文并结合古代文献指出商周文化存在内在的传承性。试图分析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连续性,认为对商朝“牝鸡之晨”现象的借鉴是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国有制经济中的垄断权力结构李含琳关于我国国有制经济的性质问题,已往的理论界定和法律界定都是非常明确的.即我国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属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由国家代表全体公民履行管理职能。这样,公有制就转化成了国家所有制,简称国有制。我认为,对国有制性质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开创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居于夏、商两朝之后,是我国奴隶制社会中比较发达的时期。统治西周王朝的周族,兴起于今陕西省渭水流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周朝成立前后的历史遗迹。但是如果说游历如此悠远的西周宫殿,人们也许会觉得太离奇了,其实,这并不离奇,现在只要来到陕西省岐山县岐山脚下的周原,从历史文化遗存中,就能够领略到当年西周宫室的风貌。“凤鸣岐山”  相似文献   

16.
(一) 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先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学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我国学术界有原始社会说、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混合阶段说、东方特有的阶级社会说、经济形式说诸种,但古代的生产方式为奴隶制社会,这已基本成为定论。我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即私有制和阶级产生阶段的社会形态,它是先于古代的,即奴隶制的社会生产形态而存在的。在这里,马克思大体上提出了五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了肯定奴隶制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奴隶制是同其他任何经济范畴一样的一个经济范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一八四四年,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明确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深入理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2.使学生认识封建制生产关系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 按照传统的理论,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种。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杨百揆认为,这是一种陈旧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在人类历史上,严格说来公有制是不存在的。公有制本身就是一种私有制,而私有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公有制,因为,公有制在体现的时候,总是为一部分人所有,不可能是全人类和全社会所有。我们把自己的几十个人合作经营的集体所有制说成公有制,而把西方社会几千几万人持股的集体所有制说成是私有制;把我国的国有制说成公有制,把西方国有制(如法国等,其国营企业占30%)说成私有制;第三世界的国有制和其它一些所有制则没法叫,这就把一个本质的问题很滑稽地变成了一个国度问题、地理位  相似文献   

19.
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端,公元前八到六世纪,希腊已经大量使用铁器,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也活跃起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内部发生了进一步的阶级分化。由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形成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包括周围乡镇在内的“城邦”,即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国家。在二百多个希腊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各具典型。雅典工商业发达,使用奴隶劳动较多,政治体制是奴隶主民主制;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实行土地和奴隶的国有制,政治体制是奴隶主贵族寡头专政。到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城邦制度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代东方社会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理论●傅兆君古代东方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详细地分析了古代东方的农村公社所有制的特点,而且还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