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张耕 《现代法学》2008,30(1):28-34
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受到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获益最多的发达国家质疑。只有合乎理性和正当性的社会制度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并易被人们遵从和执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接受正义价值观的审视。正义具有流变性和恒定性,分配正义和社会正义观从不同的角度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中契约观念的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军 《法商研究》2007,24(2):83-90
知识产权关系从观念角度考察可视为不同主体之间达成的契约。封建特权制度下的知识产权关系表现为封建统治者与新产品引进者或出版商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狭隘和封闭的属性;近代以来的知识产权关系表现为社会与精神成果创造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呈现出平等和正义的特点。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知识产权契约观念不断演进的过程。当代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在一些领域的缺位和错位、知识产权权利和义务关系在一些方面的失衡与契约平等、契约正义的精神相悖。因此,重塑当代知识产权契约观念十分必要。而广泛的立法参与机制、动态的权利限制机制及有效的权利异议机制则是实现知识产权制度重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TRIPS协议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全球化。但产生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TRIPS协议下,主权国家根据国情采取适当的知识产权政策显得十分困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健康、教育等人类基本需求方面的问题。导致人们反思知识产权理论的合法性。因此有必要从正义论着手重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产权制度将在保护知识创新者利益的基础上.承认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应该允许主权国家为实现TRIPS协议下的发展目标而采取适当的政策和立法.而建立传统资源的积极性权利是承认传统社团对知识创新的贡献作用.同样符合知识产权正义论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费安玲 《知识产权》2008,18(3):3-10
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认识,应当构建在清晰梳理知识产权行使行为与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之关系的基础上.它们两者之间虽有联系,但决然不能简单等同,因为超越知识产权权利范围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是滥用行为,知识产权垄断行使行为是否构成滥用需要依其是否具有正当性而做出判断,知识产权不当行使行为与滥用行为有着本质不同.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需要制度理性的思考.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理念主要有二:一是在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解决知识产权的利益冲突.我们需要对利益冲突与法律正义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也需要在利益实现与秩序安全之间寻找衡平点;二是在私权基础上关注知识产权的社会功能.现代社会不仅需要高扬私权保护的旗帜,同时亦需要更多地关注权利的社会功能,尤其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与知识产权社会功能的强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并非要建构一个新的知识产权权利体系,而是试图回归理性,在法哲学层面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提供论证,并结合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知识产权的扩张性本质及其规制原则,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知识产权滥用现象及国际形势提供较为原则的解决思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在对抽象物赋予法律权利的虚拟构架之上,自身就存在着权利滥用的倾向,进而发生异化的趋势。尽管其具有强烈的扩张性,但正义理念不会让它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6.
TRIPs协议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全球化,但产生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TRIPs协议下,主权国家根据国情采取适当的知识产权政策显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健康、教育等人类基本需求方面的问题,导致人们反思知识产权理论的合法性.从正义论角度重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产权制度将在保护知识创新者利益的基础上,承认知识产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扬 《法学研究》2006,28(2):3-16
财产权劳动理论会产生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危险,导致知识产权界定的困难和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具有创权和限权的双重功效;知识产权制度的创设是一个以自由为起点、以社会整体效率为连接点、以社会正义为依归的完整链条;知识产权司法应当坚持整体性观念。虽然在知识产权特别法之外存在适用传统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可能性,但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所禁止的只是某种行为样态,保护的只是某种利益或优势,这种保护并不意味着原告享有某种特定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8.
论作为高层次伦理规范的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旺生 《法学论坛》2003,18(4):29-38
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憧憬所讴歌的景状 ,从柏拉图到罗尔斯 ,西方学人叙说了数不清的关于正义的见解 ,既贡献了种种经典性论说 ,也使正义成为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正义实际上不是虚玄的事物 ,它也像法和道德一样 ,是为社会生活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规范 ,不过不是普通的规范 ,而是高层次伦理规范。正义对主体的精神和行为都予以调整。正义不取文本形式 ,不是明文记载的制度 ,而是以观念化的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心灵、社会舆论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之中。正义是人们无法捧读的 ,但它却像时间一样 ,时刻就在我们身边。正义是伦理规范体系中规格和境界最高的规范 ,它以一系列美德或善为其基本内容。正义要求个人具备公平、公正、公道、正直、合理的美德 ,要求国家和社会体现自由、平等、安全这一类善 ,而法如果与正义结合便成为良法。正义的强制力比法更深刻 ,它以理性为强制力量 ,不以国家强力和法定程序保障其实现。正义的触角或统辖范围远远大于法的范围 ,它是关涉领域最广、时空跨度最大、尤具普适性的社会规范。在迄今衍生的形形色色正义理论中 ,亚里士多德和罗尔斯的学说 ,影响尤为深远。正义具有绝对和相对两重性 ,是绝对和相对的统合 ;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性 ,是主观和客观的统合。正义是以具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的观念:类型化及法律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继明 《法学研究》2005,(3):110-125
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财产日益重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知识产权也是传统财产权的延续,但我们今天不仅面临着知识产权类型化困难问题,而且在自然权利、他人利益和社会正义之间存在着利益平衡的法律难题。因此更加需要强调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和观念,在司法过程中通过传统民事法律制度实现知识产权立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知识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颇有争议,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就国内学者就知识产权基本特征的阐述做了简要概括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法律的经济分析结果表明 ,植根于经济生活中的法律不仅应具备维系社会正义的职能 ,还应负担起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社会财富增加的使命。质言之 ,正义与效益构成了当代法律的双重价值目标。本文试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知识产权制度的创设、结构和效益等问题 ,以揭示这一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 ,从而为我们认识、评价知识产权的功能提供新的思维方式。一、产权界定与知识产权的制度选择财产法的经济目标在于最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出 ,即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产权的界定 ,产权描述的是一个人对某一资源可…  相似文献   

12.
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汉东 《法商研究》2006,23(5):6-15
知识产权制度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功能在于维护知识权利的正义秩序和实现知识进步的效益目标。近代英国和现代美国是知识产权政策的有效运作者。发展中国家须在国际贸易体制的框架内,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作出知识产权制度的选择安排。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百年史,是一部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决策的政策发展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政策目标引导下,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必须调整、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法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对正义之分以及其相互关系也是法学界历来所探究的热点问题。程序定义与实体正义具有必然因果联系。也就是说,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是维护并验证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本文认为不管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何者为先,法律建立的目标是为了达致整个社会的正义,那么为了达到社会正义有时应牺牲个体正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当前各种关于正义的规范理论都借用了程序正义的正义界定功能。这一正义界定功能有别于程序正义这一广义概念所具有的其他功能。文章通过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的正义理论例示了对正义界定功能的运用。文章的主旨认为,惟有对公平三个要素进行补充论证,对正义界定功能的运用才具有说服力。而从这一点着眼,各种正义理论常常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5.
法定赔偿在著作权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在我国理论上给予总结论述者不多且并不深入,本文旨在从法理学角度来探讨该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功能,以期有助于我国法治完善。一、法定赔偿制度之价值选择任何一种法律制度必须具备合理的法律价值。知识产权制度所要促进的法律价值是正义与效率,1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赔偿制度也是如此。我国《著作权法》第1条  相似文献   

16.
张德芬 《法学评论》2007,25(4):55-61
知识产权法以和谐为其终极价值,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由其自身特征所决定的。目前知识产权法未将和谐作为终极价值,对和谐的追求仅局限在正义和效益范围内,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应当明确将和谐作为知识产权法的终极价值,确立知识产权适度保护和利益分享原则,增强知识产权法的可操作性,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执法人员良好的知识产权法的价值修养,提高民众对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的普遍认同意识,以保证和谐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社会法浅谈     
社会法作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追求实质意义的公平的独特属性,核心是弱势群体享有的体现社会正义的社会权利。我国社会法以劳动法、社会保障法为核心,是目前最需要加强的法律部门。社会法是社会建设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在社会法的立法和执法中,政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愈加提升,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也随之愈演愈烈.知识产权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其犯罪现状具有显著特点.而我国目前刑事司法体系在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呈现诸多困境.因此,亟需明晰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诸种困境,其目的在于探求实现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路径,即通过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抑或修订刑法等方式加以实现,旨在实现刑法的正义性、安定性与舍目的性,进而实现法律正义与法律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也被称为水平效力、私人效力、基本权利在私法或私人法律关系中的效力等。第三人效力是指,基本权利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对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产生影响。实践中,公私二元划分是第三人效力探讨的基础;基本权利客观法属性是第三人效力的规范范畴;基本权利人类图像与自由权的多重面向是第三人效力的价值范畴;基本权利保护义务是第三人效力的义务范畴;基本权利取向解释是第三人效力的方法范畴。第三人效力具有体系正义、规范正义和个案正义的诉求,本质上是涵盖不同范畴的结构性效力。提出第三人效力的目的在于国家通过干预社会和消解社会不公正,为私人主体创造秩序和自由。  相似文献   

20.
李秀娜 《河北法学》2012,30(11):124-1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剽窃、未经授权的改编和其他类似行为、冒犯性使用、来源声明虚假或隐瞒来源四种方式.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制度具有现实需要,符合正义和秩序的需要.借鉴国际立法情况和我国实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在加强行政保护的同时,重视创建知识产权体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泉、表达和利益,调动民间积极性,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