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内部行政行为也会给公务员或其他行政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对于这种损害,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中未作明确规定。学术界对此的看法也不一致。现今封建思想和特别权利关系、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与国家赔偿法的受案范围的关系、国情等方面都构不成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的原因。公务员作为国家赔偿法的请求人符合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通过修改完善法律和法律解释等途径,可以确认内部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确认了内部行政行为违法,公务员就可以作为现实的赔偿请求人。  相似文献   

2.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和赔偿立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总原则。我国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采用违法原则为赔偿的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违法原则中的违法有以下三层含义:1.违法是违反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不包括规章;2.违法指的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权违法;3.违法是一个客观标准,指职权行为在客观上违法。在实践中运用违法原则处理国家赔偿应注意两个问题:1.违法原则是确定国家赔偿的关键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2.法定的免责情况,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学习文库     
《民主》2005,(12):44-45
“十一五”的11个关键词,对台政策新思路 两岸关系新形势,台湾地方选举结果显示新民意,31部新法走进公众生活,红头文件违法,国家赔偿,央企资产损失将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赔偿法》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出台之前对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未明确规定国家赔偿。但是《批复》中的解释暗含了过错原则的适用。这实际上使国家赔偿范围有所缩小。文章主张引入"必要条件"来解决这一缩小国家赔偿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行政诉讼法确定行政机关因行政违法而导致的被告地位,到国家赔偿法明确行政机关因侵权损害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这一发展,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即将于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赔偿法,其中有关行政赔偿的许多规定,对于促使行政机关更好地依法行政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人,应该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对此,行政机关应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李斌 《行政与法制》2002,(7):32-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实施以来,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正当运作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界限作用,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以下简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赔偿法中有的原则已经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不利于从根本上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笔者拟对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抚慰性原则的不合理性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山东、辽宁等十余个省份相继出台安全生产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行为,可进行“宽容”执法,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实现对经营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包容审慎监管。2021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首违不罚”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被检察院羁押407天后,属错误逮捕,获国家赔偿1.5万元;然而为何不返还违法扣押的财产今年59岁的吴鑫发没有想到,11年前一场“飞来”的官司整个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从一个经营不错的生意人变成了“上访专业户”。经过长年不断的申诉,司法机关虽然最后确认了当年对他错误的拘捕,吴鑫发也获得了国家赔偿,但吴被扣押的80多万财产却至今没有要回。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相对人不得起诉抽象行政行为 ,但随着抽象行政行为的逐渐增多 ,其他非诉监督机制已难以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以致抽象行政行为违法实施的现象日渐严重 ,法院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势在必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宜将纳入诉讼范围的抽象行政行为界定为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且有必要提高相应的法院管辖级别 ;在国家赔偿方面 ,应体现“国家被动提供救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何静 《行政论坛》2004,(2):53-55
基于《国家赔偿法》的混合法性质,应对现有国家赔偿范围进行扩展,可将立法赔偿、军事赔偿、抽象行政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的劳动权、受教育权等非人身财产权造成的侵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朱智帅 《学理论》2022,(9):79-81
自《监察法》实施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和“纪法融合”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职务犯罪与违法行为得到了有力惩治。但关于职务犯罪与职务违法案件追诉时效制度的建设却仍有阙如。具体表现在《监察法》尚未规定时效,造成“调查—移送起诉—审判”环节衔接不畅。故唯有在监察机关调查处理职务犯罪与违法案件时引入刑事法的“追诉时效”制度,承认追诉时效对职务犯罪与违法案件的“双重适用性”,破解《监察法》适用时效制度在学理与实践中的障碍,方能促进《监察法》的程序更加细化,推动“法法衔接”的顺畅。  相似文献   

12.
在责任追究的逻辑处理上,“明显违法”这一概念帮助《公务员法》的立法者从服从上级与法治原则之间的两难境地中解脱出来。但是,“明显违法”的概念却招致了是否法言法语的众多质疑,也使如何界定“明显违法”成为《公务员法》实施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难题。“明显违法”界定的主体应该是责任追究机关,界定的程序必须是法定程序,界定的标准可以进一步细化,而且需要将宪法列入不能明显违背的“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确立国家和个人为共同赔偿责任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赔偿中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其重要部分,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为唯一赔偿责任主体,同时规定由赔偿义务机关代国家赔偿后,再向有过错的公务人员追偿。在分析这种“国家先赔偿,后追偿”制度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应借鉴民法中的共同责任原则,确立行政赔偿中国家和公务人员为共同赔偿责任主体,变内部追偿为外部共同赔偿,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由陕西咸阳农村姑娘麻旦旦“处女嫖娼案”引发的对《国家赔偿法》缺陷的非议,至今仍未平息。有关法学专家认为,一审判决作为被告的公安机关支付麻旦旦74.66元的赔偿金,赔偿数额如此之低,并非法院判决荒唐,这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十分普遍,凸显了刑事司法赔偿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行政职能和任务的日益深入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作为国家赔偿核心的行政赔偿范围日益具体和细化,并逐步扩大。我国《国家赔偿法》虽对行政赔偿范围进行了规定,但赔偿范围仍然较小。对于实践中存在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等行为,《国家赔偿法》皆未有系统明确的规定。从实践中看,行政不作为作为最严重的行政侵权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因此国家赔偿法将行政不作为明确纳入赔偿范围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行政追偿制度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强化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保护违法公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行政追偿只作了基本的原则规定,缺乏相关的正当程序,这导致行政追偿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法学专家谈《国家赔偿法》四个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家赔偿法学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法学。从世界上发生第一起国家赔偿案件到今天,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国家赔偿制度的普遍建立,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在饱受战争创伤的人民要求和平与民主、呼吁政府切实保障人权的背景下形成的。以《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和实施为标志,新中国才具有了法治意义上的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已实施6年多,暴露出这项新法律制度的不少缺陷。法学专家把它归纳为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8.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主要组成部分,行政赔偿范围则是行政赔偿的核心内容。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确定的行政赔偿范围过窄,未能体现国家对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也不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为顺应国家赔偿制度的世界发展潮流,有必要对我国行政赔偿范围予以拓宽,以推进国家赔偿制度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赔偿中的追偿制度立法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杰 《行政论坛》2000,(6):42-44
在国家赔偿中,国家先行向受害人支付赔偿金,然后再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国家公务人员实施追偿,这是世界各国的通例。在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8条、《行政复议法》第29条、《国家赔偿法》第14条和第24条都对追偿制度作了规定,特别是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更成为实施追偿和建立具体的追偿制度的依据。国家赔偿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5月12日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但是该法所规定的追偿制度极为笼统,又缺乏具体化的措施,致使这一制度至今未能予以实施。鉴于此,本文拟从追偿权的主体、追偿权行使的范围、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国家赔偿法》尚未将精神损害赔偿列入国家赔偿范畴,我国国家侵权不实施精神损害赔偿必然产生不良影响,对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是加强民事权益司法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探索国家侵权实施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标准和赔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