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特别是在MBO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依然不能认同,对国企产权改革的否定。不规范的MBO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并不等于所有的MBO都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完善MBO在中国的国企改革,使其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讨论可能是最吸引眼球的话题。现在社会上对国有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发出了种种质疑的声音,无非是要诉求一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叶裕惠一、资产管理责任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和必要条件在改革产权制度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当前需要的是明晰产权关系,对国有资产重新进行界定和评估;也有的同志认为应当实行产权分离,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也...  相似文献   

4.
认定﹃三合一﹄实行﹃三分开﹄科学明晰国企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管益忻在公有制产权明晰中,涉及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国有即国企产权都是“生产资料性”的产权吗?时下,从经济界、企业界,以至全体国人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公有制改革的重点是要从根本上改...  相似文献   

5.
三、产权在国企改革中的法理定位国企要改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改革的原因,改革思路,改革方案中的核心、关键、突破口如何选择和定位?却仁智有珠。笔者以为,在影响国企改革诸多因素中,产权不清是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两效”不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诸多改革方案中,只有把当前的产权状态改造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状态,国企才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成为完整的企业法人。而且,产权又是国企内部诸多关系(如政企关系,股权关系,经营管理关系,民主管理关系与厂务公开关系等等)的出发点,联结点和最终点以及资权利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企业改革作了明确阐述,这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企业改制导致资产重组、产权变动将是企业审计面临的又一重大任务。如何实施企业产权变动审计,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几点看法:一、关于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它是指企业占有、使用国有资产而需要依法确认所有权的法律行为,其目的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落实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的经营权和经营责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了防止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变动时国有资产流失,首先必须对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进行界定。根据有关规定,目前…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经历了风风雨雨,始终没有取得决定性的突破,重构新的运营模式已刻不容缓.要重构新的模式,理论上的关键是企业法人财产权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操作的关键则是实现所有权约束的市场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国有资产的双层产权经营运营模式,包括实行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离;组建适当数量的直接隶属于国有资产委员会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使国有商业银成为经营价值形态国有资产的主体;为构建新的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国企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转变国家行政机构职能,收缩国有资产的行业范围.  相似文献   

8.
产权转让一种按揭式方法的探讨杨缅昆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是实现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实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重要举措之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主要有国企与国企之间和国企与非国企之间两种类型,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国企之间的产权转让远多于国企与非国企之间的产...  相似文献   

9.
仅靠产权结构多元化是不可能完全保护好国有资产权益的,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国企经济形态市场化,就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人格化的国有产权主体,即必须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上实现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对国有资产要实行分级所有,即要由现行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转化为国有资产实现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所有;二是实行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分开,即成立隶属于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综合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分别代表同级政府行使国有资产委托人的职权;三是实行国有…  相似文献   

10.
国企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一个既对“国家”这个抽象的所有者负责又真正地关心国企生存和发展的具体“老板”——国企的所有权主体机构。如果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设立和塑造一个既严格地对“国家”这个抽象的所有者负责任,又能象私营老板关心自己企业那样关心国企的所有权主体机构,那么,国企所存在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要解决国企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那些实质性的深层次问题),必须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切入点。 一、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国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史上的两次服饰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服骑射”和“易服改制”是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两次著名的服饰文化变革 ,变革的内容始终围绕民族性和时代感这一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两次变革都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这两次变革是民族服饰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也是山西的先民们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县域经济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呢?笔者认为,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结构,在战略层面上有以下着力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资源导向。 把县域所拥有的禀赋资源作为突破口,是发展县域经济常见的着力点。每一县域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特殊资源,如特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或其它传统资源,这些加上一定的资金和劳力投入经过市场配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监狱的行政隔离措施 ,一方面具有预防性作用 ,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护性作用。因而 ,行政隔离的囚犯可分为二类 ,对于捣乱性囚犯 ,发挥预防性作用 ;对于受威胁的囚犯 ,则发挥保护性作用。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后期的囚犯权利运动影响了矫正系统管理捣乱性囚犯的方式 ,实践证明 ,行政隔离是处遇那些需要高度警戒囚犯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措施 ,不论他们对其他囚犯有威胁 ,还是自己处于其他囚犯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惠及47.7万户、204.3万生态移民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文章针对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重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良好的双赢。从而促进生态贵州建设,保障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在当代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已然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网络犯罪的虚拟性、跨区域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犯罪中地域的限制,使管辖成为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中的首要解决问题,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目前,在办案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因管辖不明所带来的繁琐的行政化程序性问题。公安机关往往掌握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主动权,而随着程序的推进,检察院、法院则略显被动。当前检察机关对于网络犯罪的管辖监督存在比较大的缺位,对此,关于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不仅要从管辖制度本身进行针对性完善,更要从监督层面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历奇为本"辅导(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简称ABC)起源于外展运动,20世纪90年代传入香港,2002年初,由香港历奇辅导协会介绍到内地. "历奇为本"辅导是借助简单器械、设施,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程序,让队员处于一个陌生新奇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通过辅导员适当的介入、及时的评价,引导小组或个人解决难题,突破局限,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掘个人潜能、激活团队创造力,将经验整理、升华、转移,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队员成长,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历奇为本辅导主要是有历奇活动、体验式学习、野外训练和小组及个人辅导技巧四大元素组成,并在四大元素的互动下,让队员获得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办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育主权、外方合作准则的资质和水平、收费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8.
"两个证据规定"出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其寄予了厚望。其中,《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虽然主要立足于死刑案件,但对于普通刑事案件同样适用。现阶段,侦查取证工作未能全面贯彻"两个证据规定"的具体要求,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推进侦查取证的规范化,从而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中的词是指孤立存在的词,言语中的词是指进入了语境得以运用的词。语言中的词往往具有多义性,而言语中的词其词义一般是单一的。语言中的词其词义具有抽象性,言语中的词其词义则具有特指性。语言中的词的词义较为稳定,而言语中的词却可以临时具有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判中的法学与法学中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对法律现实的理论认识活动 ,不如说是一个对法律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过程。批判法学彰显了法律认识过程中的审视意味 ,让人们意识到没有批判的法学是封闭和僵死的体系 ,法学只有在批判中才能更新和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 ,一味的批判与普遍的否定也会导致法律虚无主义的复活。因此 ,对批判方法的法学应用需持谨慎而又必须予以正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