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生态环境考察的基础上,在创立、发展和深化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以唯物辩证法为本,对前人理论的批判创新。恩格斯站在历史全局视域向人们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揭示了人类劳动与自然界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之解。恩格斯生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以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核为基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的绿色之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世界生态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3.
解读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中国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国家意志,这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协调各种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工业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为代价,必须让位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文明,因而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赵蓓 《学理论》2014,(33):23-24
武陵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区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对武陵山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武陵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11)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战略和重要内容之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应运而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渊源、思想内涵及深刻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新理念,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廉洁的政治体系作保障,廉政建设也需要生态文明发展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与廉政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契合。实现生态文明发展与廉政建设契合的合理路径,首先需要构建以廉政建设为保证的生态文明发展环境,其次是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explores moral stances in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The article first identifies three moral orientat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world views) that have become common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second section uses Friedrich Nietzsche's praise and criticism of three types of “useful history” to clarify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each moral orientation.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thoughts about the relevance of Nietzsche's notion of “free spirits” to morally inspired scholarship about movements.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国范围内出现的雾霾、洪涝灾害以及频频发生的地震、自然资源的捉襟见肘,不得不让我们停下脚步,审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带来的伤痛。生态补偿制度的早日确定是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优途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列为五位一体的地位,而如今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贯彻执行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用生态文明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小贤 《理论导刊》2005,(10):25-27
工业文明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呈现出贪欲无限、消费无度、缺乏理性、远离自然、精神空虚等诸多弊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克服物质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缺陷,用生态文明引导健康环保的新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姬君彩 《学理论》2020,(11):19-21
系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传统文化和谐基因与其文化精髓,对当前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诉求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离不开对政治的关注与讨论。因为政治关系到整个国家权力的运行,关系到人类生活的福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关注人的生存权利为底线,注重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政治体系的运行中关注权力的正当运行与资源的公平分配,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历史成就,然而,伴随而来的环境破坏不得不给人民敲响了环保意识的警钟。事实上,生态环境问题要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国民经济刚刚步入正轨,国家工业化也是刚刚起步,环境污染问题只在局部地区出现而未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敏感地察觉到此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植树造林、水利建设、控制人口、开垦荒地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言论。这些言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给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0)
在时代要求呼唤下,人民的需求呈现多样性特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及美好生态文明的需求。为此,我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为解决生态文明问题,在生态保护、治理和防护方面提出来一系列新理念、新方法,深刻地回应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为什么要建设、发展什么样的以及怎样更好地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体情况产生的顺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探究,对于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e PRC and Taiwan are competing to gain diplomatic recognition from Pacific Islands states, a number of which recognise Taiwan and serve as a barrier to its international isolation. Since much of Oceania is in Australia’s sphere of influence, this struggle has often involved Canberr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nsifying conflict–with conclusions about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ic situations of the countries in Oceania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switch recognition, the dilemmas that the issue poses for Australia and its alliance with the US, and the game theory of these auctions of diplomatic recognition. The rental of recognition is analysed as a “sovereignty business” in which some Pacific Islands states engage—similar to the 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s which are prevalent in the region. Anthony van Fossen is Senior Lecturer in Social Sciences in the School of Arts, Media and Culture and member of the Griffith Asia Institute at Griffith University. He has written extensively about the Pacific Island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its offshore financial centres and ‘sovereignty businesses’. His most recent book is South Pacific Futures: Oceania Toward 2050 (Brisbane: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2005),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xpert views of the future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为 《学理论》2014,(4):25-28
绿野是生态承载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环境,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文明格局的深层次发展。解读了绿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剖析了绿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构架组成,对社会主义绿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详细勾勒了社会主义绿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更是"产村相融"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和载体.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结合的有机整体",两种生产"孕育了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由工业文明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米袋子、肉盘子、菜篮子"的总量供给和结构性保障.但化肥化、农药化、机械化的农业工业化生产方式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和乡村生态环境危机.审视现代农业产业具有的"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性,从"两种生产"过程解构生态文明与现代农业的耦合机理,构建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框架-制度机制-综合效应"的技术路径,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促进三次产业整体绿色转型无疑具有样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涵丰富,从逻辑维度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回归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借鉴和吸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实践与国内外环境现状的现实结合;从内涵维度看,两山论、生命共同体论、生态文明兴衰论是支撑起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